遺篇墜款的成語故事
拼音yí piān zhuì kuǎn
基本解釋指散佚的詩文篇章和書畫款識。
出處宋·張淏《云谷雜記·藏金石刻》:“前代遺篇墜款,因得概見于方冊間,此尤可貴也?!?/p>
暫未找到成語遺篇墜款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遺篇墜款)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算無遺策 | 《晉書 桓玄傳》:“自謂經略指授,算無遺策?!?/td> |
遺形藏志 | 漢·嚴遵《道德指歸論·上德不德》:“遺形藏志,與道相得?!?/td> |
野沒遺賢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0卷:“那爺爺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個朝無幸位,野沒遺賢?!?/td> |
路無拾遺 | 《孔子家語·相魯》:“孔子初仕為中都宰,中都魯邑制為養生送死之節,長幼異食、如禮年五十異食也強弱異任、任謂力作之事各從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別涂、路無拾遺、器不雕偽,……” |
款學寡聞 | 莊周《莊子 達生》:“今休,款啟寡聞之民也?!?/td> |
口墜天花 | 據《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品》載,佛祖說法,感動天神,“六欲諸天及天子眾,以天福力雨種種華:優缽羅華,波頭摩華……于虛空中繽紛亂墜”,“天華亂墜滿虛空,眾香普熏于大會”。華,同“花”。 |
遺世絕俗 | 宋·蘇軾《前赤壁賦》:“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td>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今之君子,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 |
空話連篇 |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黨八股的第一條罪狀是:空話連篇,言之無物?!?/td> |
暴露無遺 | 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二章:“只要在這里發現敵人主力,那敵人一切詭計就暴露無遺?!?/td> |
連篇累牘 | 《隋書 李諤傳》:“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云之狀?!?/td> |
廢話連篇 | 毛澤東《<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按語》:“有時廢話連篇,有時又盡量簡古,好象他們是立志要讓讀者受苦似的?!?/td> |
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 | 西漢·戴圣《禮記·檀弓下》:“今之君子,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td> |
鬼話連篇 | 蔡東藩《前漢演義》第四回:“鬼話連篇,捏造出許多洞府,許多法術。” |
遺物忘形 | 宋·秦觀《心說》:“目無外視,耳無外聽,遺物忘形,在我而已。” |
長篇大論 | 元 朱士凱《錄鬼簿序》:“樂府小曲,大篇長什,傳之于人,每不遺藁,故未以有就編焉?!?/td> |
學無所遺 |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斯七子者,于學無所遺,于辭無所假。” |
遺臭萬年 | 《宋史 林勛等傳贊》:“若乃程珌之竊取富貴,梁本大李知孝甘為史歐遠鷹犬,遺臭萬年者也?!?/td> |
易于拾遺 | 晉·陸機《五等諸侯論》:“新都襲漢,易于拾遺也?!?/td> |
搖搖欲墜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4回:“眾視之,見其色昏暗,搖搖欲墜?!?/td> |
播惡遺臭 | 宋·陸九淵《與黃循中書》:“其在高位者,適足以播惡遺臭,貽君子監戒而已?!?/td> |
天花亂墜 | 《法華經 序品》:“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贊嘆,為諸菩薩說大乘經……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td> |
弦外遺音 | 西漢·戴圣《禮記·樂記》:“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嘆,有遺音聲矣。” |
楚弓遺影 | 《晉書·樂廣傳》:“嘗有親客,久闊不復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賜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于時河南聽事壁上有角,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
流風遺俗 | 宋·陸九淵《白鹿洞書院論語講義》:“雖更衰亂,先王之典刑猶存,流風遺俗,未盡混然也?!?/td> |
千篇一律 | 明 王世貞《藝苑卮言》:“千篇一律,詩道未成,慎勿輕看,最能易人心手?!?/td> |
蕩然無遺 | 唐·白居易《議碑碣詞賦》:“著誠去偽,小疵小弊,蕩然無遺矣?!?/td> |
累牘連篇 | 《宋史 選舉志二》:“寸晷之下,惟務貪多,累牘連篇,何由精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