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丹圣藥的成語故事
拼音líng dān shèng yào
基本解釋非常靈驗、能起死回生的奇藥。比喻幻想中的某種能解決一切問題的有效方法。
出處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還有不少的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書本上的某些個別字句看作現成的靈丹圣藥,似乎只要得到了它,就可以不費氣力地包醫百病。”
暫未找到成語靈丹圣藥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靈丹圣藥)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寸丹心 | 宋 楊萬里《誠齋集 卷十二 新除廣東常平之節感恩書懷》詩:“向來百煉今繞指,一寸丹心白日明。” |
苦口之藥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孫奮傳》:“夫良藥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達者能受之。” |
藥石無效 | 漢·枚乘《七發》:“今太子之病,可無藥石針刺灸療而已。” |
超凡入圣 | 宋 朱熹《朱子全書》第八卷:“就此理會得透,自可超凡入圣。” |
腦瓜不靈 | |
丹書鐵契 | 《漢書·高帝紀下》:“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 |
齊天大圣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0卷:“一個是通天大圣,一個是彌天大圣,一個是齊天大圣。” |
苦口良藥 | 《孔子家語·六本》:“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
靈丹妙藥 | 元 無名氏《玩江亭》第二折:“靈丹妙藥都不用,吃的是生姜大蒜辣憨蔥。” |
無可救藥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為之謀主以害楚國,不可救療。” |
丹書鐵券 | 《后漢書 祭遵傳》:“丹書鐵券,傳于無窮。 |
靈機一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卷:“俄延了半響,忽然靈機一動,心中悟將過來。” |
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10回:“俗話說的,‘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太太們不虧了鳳丫頭,那些人還幫著嗎?” |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
內圣外王 | 先秦 莊周《莊子 天下》:“是故內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 |
靈蛇之珠 | 《淮南子·說覽冥訓》:“譬如惰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貧。” |
活靈活現 | 郁達夫《皋亭山》:“凡此種種,以及香灰療病,娘娘托夢等最近的奇跡,他們都說得活靈活現。” |
圣經賢傳 | 唐韓愈《答殷侍御書》:“圣經賢傳,屏而不省,要妙之義,無自而尋。” |
換湯不換藥 | 馬南邨《燕山夜話 文章長短不拘》:“把一大篇改成幾小篇,表面看去,文章似乎很短,但在實際上不過是為短而短,內容仍舊換湯不換藥。” |
藥到病除 |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藥到病除,效如桴鼓。” |
在天之靈 | 宋 朱弁《曲洧舊聞》第八卷:“陛下雖欲用之,如其在天之靈何?” |
心有靈犀一點通 | 唐 李商隱《無題》詩:“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
顏丹鬢綠 | 清·龔自珍《能令公少年行》:“酌我五石云母鐘,我能令公顏丹鬢綠而與年少爭光風。” |
心靈手巧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棲真》:“香姐心靈手巧,一捻針線,就是不同的。” |
對癥下藥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41卷:“克己復禮,便是捉得病根,對證下藥。” |
生靈涂地 | 宋 邵伯溫《聞見前錄》:“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生靈涂地。”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宋·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消息靈通 |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就是屯子里消息靈通、心眼挺多的韓家大院的韓老六,也不太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