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壺敲缺的成語故事
拼音tuò hú qiāo quē
基本解釋見“唾壺擊缺”。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豪爽》:“以如意打唾壺,壺口盡缺。”
暫未找到成語唾壺敲缺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唾壺敲缺)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壺千金 | 《鹖冠子 學問》:“中河失船,一壺千金。貴賤無常,時物使然。” |
不可缺少 | 毛澤東《論持久戰》:“所有這些,造成了和造成著為中國最后勝利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條件。” |
東完西缺 | |
東敲西逼 | 蔡東藩《后漢通俗演義》第二回:“百姓又最怕輸糧,地方官刑驅勢迫,東敲西逼。” |
中河失舟,一壺千金 | 《遏冠子·學問》:“中河失船,一壺千金,貴賤無常,時使物然。” |
中流一壺 | 《鹖冠子 學問》:“中河失船,一壺千金。” |
中流失舟,一壺千金 | 《鹖冠子 學問》:“中河失船,一壺千金,貴賤無常,時物使然。” |
書缺有間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五帝本紀》:“《書》缺有間矣,其軼乃時時見于他說。” |
書缺簡脫 | 東漢·班固《漢書·楚元王傳》:“禮壞樂崩,書缺簡脫,朕甚閔焉。” |
交詈聚唾 | 明·沈德符《野獲編·禮部·朝班》:“時蔡虛臺為儀郎,當主議,稍以極事折之,為豺繡交詈聚唾,因調停為常朝大朝之說,總之無成規也。” |
以錐餐壺 | 《荀子 勸學》:“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 |
仰面唾天 | |
優差美缺 | |
保殘守缺 | 《漢書 劉歆傳》:“信口說而背傳記,是末師而非往古……猶欲保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無從善服義之公心,或懷妒嫉,不考情實,雷同相從,隨聲是非,抑此三學。” |
兔缺烏沉 | 唐·羅鄴《冬日寄獻庾員外》:“卻思紫陌觥籌地,兔缺烏沉欲半年。” |
冰壺玉尺 | 《元史·黃溍傳》:“君子稱其清風高節,如冰壺玉尺,纖塵弗污。” |
冰壺玉衡 | 唐·杜甫《寄裴施州詩》:“金鐘大鏞在東序,冰壺玉衡懸清秋。” |
冰壺秋月 | 宋 蘇軾《贈潘谷》詩:“布衫漆黑手如龜,未害冰壺貯秋月。” |
擊玉敲金 | 明·楊慎《洞天玄記》第一折:“兄弟也,不知師傅所言,句句斬釘截鐵,言言擊玉敲金。” |
擊碎唾壺 | 《晉書 王敦傳》:“以如意打唾壺為節,壺邊盡缺。” |
勒索敲詐 | 徐朔方《<牡丹亭>校注·前言》:“當時捐稅重重,而且還派了許多宦官為專使到全國各地去開礦,勒索敲詐,胡作非為。” |
千金一壺 | 清·錢謙益《太子太保吏部尚書王公墓志銘》:“以千金一壺之身,當大廈一木之任。” |
半夜敲門不吃驚 |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日間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半夜敲門心不驚 |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日間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反復推敲 | 《詩話總龜》:“賈島初赴舉,在京師,一日,于驢上得句云:‘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又欲著‘推’字,煉之未定。” |
向天而唾 | |
咳唾成珠 | 莊周《莊子 秋水》:“子不見夫唾者乎?噴則大者如珠,小者如霧。” |
咳珠唾玉 | 林學衡《新猛近稍習詞章》詩:“儷白妃青從檢點,咳珠唾玉定紛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