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未決的成語故事
拼音yóu yù wèi jué
基本解釋猶豫:遲疑。拿不定主意,不能做出決斷。
出處《舊唐書·裴寂傳》:“高祖將先定京師,議者恐通為后患,猶豫未決?!?/p>
暫未找到成語猶豫未決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猶豫未決)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遲疑不決 | 《隋書 段文振傳》:“遲疑不決,非上策也。” |
懸而未決 | 孫中山《救國之急務》:“已將一切問題決定,惟有如何處置國會一層,懸而未決。” |
余波未平 | |
防患于未然 | 《周易 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稑犯娂?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
乳臭未干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0卷:“雖有兩個外甥,不是姐姐親生,并且乳臭未干,誰人來稽查得他?” |
困獸猶斗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得臣猶在,憂未歇也。困獸猶斗,況國相乎!” |
記憶猶新 | 宋 劉克莊《后村全集跋章南舉千藁》:“多識其士,友去之數十年,猶記憶如新相知;今屈指故友存者十無一二。” |
徐娘半老,風韻猶存 |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論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發揮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就是‘豆蔻年華,玲瓏可愛?!?/td> |
墨汁未干 | 毛澤東《評國民黨十一中全會和三屆二次國民參政會》:“可是墨汁未干,將軍們即奉命作成消滅邊區的軍事計劃。” |
前所未聞 | 宋 周密《齊東野語 黃婆》:“此事前所未聞,是知窮荒絕徼,天奇地怪,亦何所不有。” |
聽微決疑 | 《鹖冠子·天則》:“圣王者有聽微決疑之道,能屏讒權實?!?/td> |
決勝于千里之外 | 《史記 留侯世家》:“運籌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 |
毅然決然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8回:“竇世豪得了這封信,所以毅然決然,借點原由同洋人反對,彼此分手?!?/td> |
沉吟不決 | 三國 魏 曹操《秋胡行》:“沉吟不決,遂上升天?!?/td> |
過猶不及 |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唬骸粍t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td> |
未能免俗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任誕》:“未能免俗,聊復爾耳?!?/td> |
猶豫不定 | 浩然《艷陽天》第12章:“正在他猶豫不定的時候,馬連福來了,真是天遂人愿?!?/td> |
聞所未聞 | 《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越中無足與語,至生來,令我日聞所未聞。” |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孫富叫家童算還了酒錢,與公子攜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td> |
決一雌雄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愿與漢王挑戰,決一雌雄。” |
毫不猶豫 | 毛澤東《井岡山的斗爭》:“第二次杜修經、楊開明來,主張紅軍毫不猶豫地向湘南發展?!?/td> |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td> |
寶刀未老 | 《三國演義》第七十回:“忠怒曰:‘豎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寶刀卻不老?!?/td> |
方興未艾 | 宋 周煇《清波雜志》第一卷:“鴻恩錫類,方興未艾,在位者其思有以革之。” |
決命爭首 | 漢·李陵《答蘇武書》:“疲兵再戰,一以當千,然猶扶乘創痛,決命爭首?!?/td> |
墨跡未干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4卷:“說猶未了,思溫抬頭一看,壁上留題墨跡未干?!?/td> |
驚魂未定 | 宋 蘇軾《謝量移汝州表》:“只影自憐,命寄江湖之上;驚魂未定,夢游縲紲之中。” |
未雨綢繆 | 《詩經 豳風 鴟鸮》:“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