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湯澆雪的成語故事
拼音gǔn tāng jiāo xuě
基本解釋滾:液體沸騰;湯:開水。沸水倒在冰雪上,雪很快就溶化。形容極為容易,必然成功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40回:“那一肚皮家里懷來的惡意,如滾湯澆雪一般……心中把那惱怒都又變了可憐。”
暫未找到成語滾湯澆雪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滾湯澆雪)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三湯兩割 |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燒賣匾食有何難,三湯兩割我也會。” |
三湯五割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0回:“眾人祭畢,陳敬濟下來還禮,請去卷棚內三湯五割管待出門。” |
不避湯火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貨殖列傳》:“前蒙矢石,不避湯火之難者,為重賞使也。” |
世道澆漓 | 魯迅《隨感錄·人心很古》:“慷慨激昂的人說:‘世道澆漓,人心不古。’” |
東滾西爬 | 《中國民間故事選·鐵金剛》:“打得官兵東滾西爬,急忙逃命。” |
云起雪飛 | 漢·張衡《西京賦》:“度曲未終,云起雪飛,初若飄飄,后遂霏霏。” |
以湯止沸 | 戰(zhàn)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盡數(shù)》:“夫以湯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則止矣。” |
以湯沃沸 | 《淮南子·原道訓》:“若以湯沃沸,亂乃逾甚。是故鞭噬狗,策蹄馬,而欲教之,雖伊尹、造父弗能化。” |
以湯沃雪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兵略訓》:“若以水滅火,若以湯沃雪,何往而不遂,何之而不用?” |
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王孝伯問王大:‘阮籍何如司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壘塊,故須酒澆之。’” |
借酒澆愁 | 明 李開先《后岡陳提學傳》:“只恁以酒澆愁,愁不能遣,而且日增。” |
傲雪凌霜 | 宋 楊無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攙借春光。” |
傲雪欺霜 | 元 吳昌齡《張?zhí)鞄煛返谌郏骸懊坊ㄔ疲何疫@梅花……玉骨冰肌誰可匹,傲雪欺霜奪第一。” |
傲霜斗雪 | 《上饒集中營 煉獄散記》:“墻上草,風吹搖擺、霜凍枯萎;而臘梅,卻傲霜斗雪,開出滿樹繁花。” |
入火赴湯 | 《四游記·老君道教源流》:“入火赴湯,下地上天,灰身沒命,愿隨大仙。” |
兵不雪刃 | 《荀子 議兵》:“故近者親其善,遠方慕其德,兵不血刃,遠邇來服。” |
冰天雪地 | 清 蔣士銓《雞毛房》詩:“冰天雪地風如虎,裸而泣者無棲所。” |
冰天雪窯 | 《宋史·朱弁傳》:“嘆馬角之未生,魂消雪窯;攀龍髯而莫逮,淚灑冰天。” |
冰天雪窖 | 清 陳康祺《郎潛紀聞》第四卷:“公子編修汝舟隨侍,勸以節(jié)勞暫息。公慨然曰:‘二萬里冰天雪窖,只身荷戈,未嘗言苦,此時反憚勞乎?’” |
冰柱雪車 | 宋·胡繼宗《書言故事·天文類》:“稱人詩好曰:‘冰柱雪車’之句。” |
冰消雪釋 | 靳以《被煎熬的心》:“父親已經(jīng)在樓梯口那里等她,好象原想申斥她幾句,看到她便什么都冰消雪釋的樣子,只在急急地問她是不是醫(yī)院出了什么事。” |
冰甌雪椀 | 《有宗嘉話》:“必以天池浩露,滌筆于冰甌雪椀中,方與此詩相副。” |
冰肌雪腸 | 清·孔尚任《桃花扇·筵席》:“東林伯仲,俺青樓皆知敬重。干兒冰肌雪腸原自同,鐵心石腹何愁凍。吐不盡鵑血滿胸。” |
冰肌雪膚 | 清·魏源《澳門花園聽夷女洋琴歌》序:“鼓罷復出其二子,長者九歲,冰肌雪膚,瞳翦秋水,中原未之見也。” |
冰雪嚴寒 | 吳伯簫《菜園小記》“雖然按照時令季節(jié),各種蔬菜種得有早有晚,有時收了這種菜才種那種菜;但是除了冰雪嚴寒的冬天,一年里春夏秋三季,菜園里總是經(jīng)常有幾種蔬菜在競肥爭綠的。” |
冰雪聰明 | 唐 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詩:“坐知七曜歷,手畫三軍勢。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 |
冰魂雪魄 |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海敘不遇》:“詩曰:‘忍苦為詩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難招;直教桂子落墳上,生得一枝冤始銷。’” |
冷水澆頭 | 清 丁耀亢《續(xù)金瓶梅》第四十三回:“忽然聽得說太太來了,好一似——天雷霹靂,冷水澆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