聳壑凌霄的成語故事
拼音sǒng hè líng xiāo
基本解釋出于幽谷,高入云霄。比喻成就比別人高。
出處《舊唐書·房玄齡傳》:“仆閱人多矣,未見如此郎者。必成偉器,但恨不睹其聳壑凌霄耳。”
暫未找到成語聳壑凌霄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聳壑凌霄)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高聳入云 | 劉伯承《回憶長征》:“翻越了高聳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無人煙的草原。” |
九霄云外 |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這七寶盒中,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td> |
凌云之志 | 《漢書·揚(yáng)雄傳》:“往時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賦》欲以風(fēng)帝,反縹縹有陵(凌)云之志?!?/td> |
壯志凌云 | 漢 班固《漢書 揚(yáng)雄傳》:“往時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賦》,欲以風(fēng),帝反縹縹有凌云之志?!?/td> |
經(jīng)丘尋壑 | 宋朝胡繼宗《書言故事·地理類》:“游覽自娛,曰得經(jīng)丘尋壑之樂。” |
志氣凌云 | 元·無名氏《飛刀對箭》第四折:“我如今狀貌堂堂,威風(fēng)赳赳,志氣凌云。” |
響徹云霄 |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6回:“這一笛兒,真吹得響徹云霄,鸞翔鳳舞,樓下千千萬萬的人,都定睛側(cè)耳,寂然無聲。” |
恃強(qiáng)凌弱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那桀紂有何罪過?也無非倚貴欺賤,恃強(qiáng)凌弱,總來不過是使勢而已?!?/td> |
危言聳聽 | 宋 呂祖謙《呂東萊文集》:“意者危言駭世,姑一快胸中之憤耶!” |
溪壑無厭 | 《南齊書·謝脁傳》:“自爾升擢,超越倫伍,而溪壑無厭,著于觸事。” |
以眾暴寡,以強(qiáng)凌弱 | 康有為《大同書》甲部:“于是一鄉(xiāng)自為一國,一姓自為一群,以眾暴寡,以強(qiáng)凌弱。” |
傲雪凌霜 | 宋 楊無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攙借春光。” |
胸有丘壑 | 唐 厲霆《大有詩堂》:“胸中元自有丘壑,盞里何妨對圣賢?!?/td> |
昂霄聳壑 | 宋 陳亮《祭葉正則母夫人文》:“昔余識夫人之子于稚年,固已得其昂霄聳壑之氣?!?/td> |
凌霄之志 | 《晉書 慕容垂載記》:“遇風(fēng)塵之會,必有凌霄之志。” |
霄魚垂化 | 據(jù)《呂氏春秋·具備》載,春秋時孔子弟子宓子賤治亶父(今山東省單縣),體圣人之化,三年,夜間捕魚的人能將所得小魚重歸水中。 |
倚勢凌人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回:“吾姓關(guān),名羽,字長生,后改云長,河?xùn)|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 |
概日凌云 | 南朝 陳 徐陵《為陳武帝作相時與北齊廣陵城主書》:“槊動風(fēng)霜,弩穿金石,高樓大艦,概日凌云。” |
以強(qiáng)凌弱,以眾暴寡 | 戰(zhàn)國·宋·莊周《莊子·盜跖》:“自是之后,以強(qiáng)凌弱,以眾暴寡,湯武以來,皆亂人之徒也?!?/td> |
千山萬壑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急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td> |
巍然聳立 | 孫世愷《雄偉的人民大會堂》:“在天安門右前方,巍然聳立著一坐雄偉壯麗的大廈,這就是人民大會堂?!?/td> |
丘壑涇渭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9回:“若論心里的丘壑涇渭,頗步熙鳳的后塵?!?/td> |
萬壑爭流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td> |
放情丘壑 | 《晉書·謝安傳》:“安雖放情丘壑,然每游賞,必以妓女從。” |
平步青霄 | 元·金仁杰《追韓信》第一折:“有一日平步青霄,不信鴻鵠同燕雀?!?/td> |
氣沖霄漢 | 元 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便有那吐虹霓志氣沖霄漢?!?/td> |
一丘一壑 | 《漢書 敘傳上》:“漁釣于一壑,則萬物不奸其志;棲遲于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南朝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品藻》:“端委廟堂,使百官準(zhǔn)則,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謂過之。” |
璇霄丹臺 | 明·宋濂《<詹學(xué)士文集>序》:“謫仙之辭,飄飄然游戲璇霄丹臺,吹鸞笙而食紫霞,絕去人間塵土?!?/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