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我憐卿的成語故事
拼音lián wǒ lián qīng
基本解釋謂彼此相愛憐。多指情人或夫妻之間。
出處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九回:“有美一人,獨抱孤憤,憐我憐卿,飄飄意遠。”
暫未找到成語憐我憐卿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憐我憐卿)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 | 《宋史·鄧綰傳》:“笑罵從汝,好官須我為之。” |
敵眾我寡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 |
同病相憐 | 漢 趙曄《吳越春秋 闔閭內傳》:“子不聞《河上歌》乎?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
自我批評 | 鄧小平《在北方局黨校整風動員會上的講話》:“我們不但要有自我批評的精神,還要有批評的精神。”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時不我待 | 清 秋瑾《贈蔣鹿珊先生言志且為他日成功之鴻爪也》:“事機一失應難再,時乎時乎不我待!” |
憐香惜玉 | 元 賈仲名《金安壽》:“兩下春心應自懂,憐香惜玉,顛鸞倒鳳,人在錦胡同。” |
顧影自憐 | 晉 陸機《赴洛道中作》詩:“佇立望故鄉,顧影凄自憐。” |
爾虞我詐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
你死我活 | 元 李壽卿《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沒來由,爭長競短,你死我活。” |
搖尾乞憐 | 唐 韓愈《應科目與時人書》:“若俯首帖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 |
你追我趕 | 《新華半月刊》1960年第14期:“我們正處在一個你追我趕、飛躍向前的建設熱潮中。” |
是非人我 |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四折:“你做了酒色財氣,你辭了是非人我,今日個老鄉惹上仙風,和小桃都成正果。” |
自我安慰 | 鄧小平《會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時的講話》:“我看沒有這種自我安慰的根據。” |
天上天下,惟我獨尊 | 《敦煌變文集·太子成道經》第一卷:“天上天下,惟我獨尊。” |
人取我與 | 《史記·貨殖列傳》:“當魏文侯時,李克務盡地力,而白圭樂觀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
濟苦憐貧 | 元·侯善淵《沁園春》詞:“善惠謙柔,濟苦憐貧,隨方就圓。” |
唯我獨尊 | 宋 釋惟白《五燈會元 七佛 釋迦牟尼佛》:“天上天下,唯吾獨尊。” |
我武惟揚 | 《尚書·泰誓中》:“今朕必往,我武惟揚,侵于之疆,取彼兇殘,我伐用張,于湯有光。” |
如是我聞 | 《佛地經論》一:“如是我聞者,謂總顯己聞,傳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聞如是。” |
可憐巴巴 | 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要再借,剩下這可憐巴巴的五畝地,也得戴上籠頭啦!” |
你爭我奪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這些富貴公子,你爭我奪,依了張家,違了李家。” |
知我罪我 |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
我行我素 |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
楚楚可憐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松樹子非不楚楚可憐,但永無棟梁用耳。” |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回:“操曰:‘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
實獲我心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50回:“蕭后見說:‘娘娘此言,實獲我心。’” |
我心如秤 | 《馮堂書鈔》卷三七引諸葛亮《雜言》:“我心如秤,不能為人作輕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