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庚呼癸的成語故事
拼音hū gēng hū guǐ
基本解釋庚、癸:軍糧的隱語。原是軍中乞糧的隱語。后指向人借錢。
出處《左傳·哀公十三年》記載:春秋時吳王夫差與晉、魯?shù)葒鴷耍瑓谴蠓蛏晔鍍x向魯大夫公孫有山氏乞糧。回答說:“梁則無矣,粗糧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則諾。”
暫未找到成語呼庚呼癸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呼庚呼癸)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將伯之呼 | 清·嚴復《浮生六記》第三卷:“余欲再至靖江,作將伯之呼。” |
呼風喚雨 | 宋 孔覿《罨溪行》:“罨畫溪頭鳥鳥樂,呼風喚雨不能休。” |
呼牛呼馬 | 莊周《莊子 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謂之牛;呼我馬也,而謂之馬。” |
嗚呼哀哉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十六年》:“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 |
一命嗚呼 | 清 劉鶚《老殘游記》:“誰知這個女婿,去年七月感了時氣,到了八月邊,就一命嗚呼哀哉死了。” |
呼吸相通 | 《清史稿 顏伯燾傳》:“閩粵互為唇齒,呼吸相通。” |
呼之欲出 | 宋 蘇軾《郭忠恕畫贊序》:“空蒙寂歷,煙雨滅沒,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
遙相呼應 | 《清史稿 許友信傳》:“且鄭成功出沒閩、浙,奉其為號,遙相應和,聲勢頗張。” |
徒呼奈何 | 《星火燎原·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陷入了我人馬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徒呼奈何!” |
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 《史記·汲鄭列傳》:“使黯(汲黯)任職居官,無以逾人。然至其輔少主,守城深堅,招之不來,麾之不去,雖自謂賁育亦不能奪之矣。” |
奮臂大呼 | 西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陳涉以戍卒散亂之眾數(shù)百,奮臂大呼。” |
大呼小叫 | 元 無名氏《謝金吾》:“是什么人在門口大呼小叫,我去看咱。” |
同命運共呼吸 | |
呼幺喝六 | 元 無名氏《氣英布》:“咱則道舌刺刺言十妄九,村棒棒呼幺喝六。” |
吁天呼地 | 南朝陳徐陵《檄周文》:“翊從瀟湘,空竭關隴,荊梁左右,漢沔東西。吁天呼地,望佇哀救。” |
呼馬呼牛 | 明·馮惟敏《耍孩兒·十自由》:“論理法難聽受,總不如裝聾塞耳,一任他呼馬呼牛。” |
嗚呼噫嘻 | |
攘臂一呼 | 漢 李陵《答蘇武書》:“然陵振臂一呼,創(chuàng)病皆起。” |
千呼萬喚 | 唐 白居易《琵琶行》詩:“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
呼盧喝雉 | 宋·陸游《風順舟行甚疾戲書》詩:“呼盧喝雉連暮夜,擊兔伐狐窮歲年。” |
呼不給吸 | 《淮南子·兵略訓》:“瞇不給撫,呼不給吸。” |
呼之或出 | 宋·蘇軾《郭忠恕畫贊序》:“空蒙寂歷,煙雨滅沒,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
呼朋引類 | 宋 歐陽修《憎蒼蠅賦》:“奈何同類呼朋,搖頭鼓翼。” |
一呼再喏 | 《韓詩外傳》卷五:“據(jù)法守職而不敢為非者,人吏也;當前決意,一呼再喏者,人隸也。” |
患至呼天 |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二:“患至而后呼天,不亦晚乎!” |
辛壬癸甲 | 典出《書 益稷》:“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孔傳:“[夏禹]辛日娶妻,至于甲日,復往治水,不以幺害公。” |
庚癸之呼 | 《左傳·哀公十三年》記載:春秋時吳王夫差與晉、魯?shù)葒鴷耍瑓谴蠓蛏晔鍍x向魯大夫公孫有山氏乞糧。回答說:“梁則無矣,粗糧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則諾。” |
撫胸呼天 | 宋·陳亮《祭章孟容文》:“今昔見君,累然在疚,撫胸呼天,天不我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