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鉤鐵畫的成語故事
拼音yín gōu tiě huà
基本解釋同“鐵畫銀鉤”。
出處唐·歐陽洵《用筆論》:“徘徊俯仰,容與風(fēng)流,剛則鐵畫,媚若銀鉤?!?/p>
暫未找到成語銀鉤鐵畫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銀鉤鐵畫)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畫開天 | |
丹書鐵券 | 《后漢書 祭遵傳》:“丹書鐵券,傳于無窮。 |
丹書鐵契 | 《漢書·高帝紀(jì)下》:“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 |
為蛇畫足 | 《戰(zhàn)國策·齊策二》:“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dāng)?shù)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闯?,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 |
喬龍畫虎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0回:“他自吃人在他跟前那等花麗胡哨,喬龍畫虎,兩面三刀哄他,就是千好萬好了?!?/td> |
乘熱打鐵 | 老舍《四世同堂》:“他覺得老大實在有可愛的地方;于是,他決定乘熱打鐵,把話都說凈?!?/td> |
書畫卯酉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51回:“依舊每日縣中書畫卯酉,聽候差使?!?/td> |
買鐵思金 | 明·徐復(fù)祚《一文錢》第三出:“有一等濁愛纏心,盲修瞎煉,期望身后升天。這便是買鐵思金,定見沉淪永劫?!?/td> |
井底銀瓶 | 唐·白居易《井底引銀瓶樂府》:“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斷;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td> |
京兆畫眉 | 東漢 班固《漢書 張敞傳》:“臣聞閨房之內(nèi),夫婦之私,有過于畫眉者?!?/td> |
伸鉤索鐵 | 晉·皇甫謐《帝王世紀(jì)》:“帝桀淫虐有才,力能伸鉤索鐵,手搏熊虎?!?/td> |
體規(guī)畫圓 | 宋·宋祁《宋景文公筆記·釋俗》:“若體規(guī)畫圓,準(zhǔn)方作矩,終為人之臣仆?!?/td> |
依本畫葫蘆 | 《朱子語類》卷四二:“仲弓卻只是據(jù)見本子做,只是依本畫葫蘆?!?/td> |
依樣畫葫蘆 | 宋 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
依葫蘆畫瓢 | 《詩刊》1977年第12期:“如果就事論事,依葫蘆畫瓢,就會寫成:一條搭肩六尺長,勞動一天沾了灰?!?/td> |
充饑畫餅 | 元 宋方壺《醉花陰 雪浪銀濤套 古水仙子曲》:“當(dāng)初指雁為羹,充饑畫餅,道無情卻有情?!?/td> |
入鐵主簿 | 《北齊書·許淳傳》:“淳清識敏速,達于從政,任司徒主簿,以能判斷,見之時人,號為入鐵主簿?!?/td> |
冷面寒鐵 | 《明史·周新傳》:“敢言詞多所彈頦,貴戚震懼,目為冷面寒鐵?!?/td> |
出謀畫策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十九回:“汝依違觀望其間,并不見出奇畫策,無非因人成事?!?/td> |
刻畫入微 |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本來就是最好的話題,胡雪巖又有意刻畫入微,所以把王有齡夫婦聽得津津有味?!?/td> |
刻畫無鹽 | 《晉書 周顗傳》:“庚亮嘗謂顗曰:‘諸人咸以君方樂廣?!壴唬骸文丝坍嫙o鹽,唐突西施也?!?/td> |
刻畫無鹽,唐突西施 | 《晉書·周顗傳》:“庚亮嘗謂顗曰:‘諸人咸以君方樂廣?!壴唬骸文丝坍嫙o鹽,唐突西施也?!?/td> |
削鐵如泥 | 明 范受益《尋親記》:“純鋼打就,久煉成之;斬人無血,削鐵如泥?!?/td> |
削鐵無聲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六回:“刃兒薄,尖兒長,靶兒短,削鐵無聲,吹毛過刃。” |
助畫方略 | |
化鐵為金 | 明·劉基《郁離子·化鐵之術(shù)》:“郁離子學(xué)道于藐乾羅子冥,授化鐵為金之術(shù)?!?/td> |
南山鐵案 | 典出《新唐書 李元纮傳》:“元纮早修謹,仕為雍州司戶參軍。時太平公主勢震天下,百司順望風(fēng)指,嘗與民競碾硙,元纮還之民。長史竇懷貞大驚,趣改之,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搖也?!?/td> |
歷歷如畫 | 《唐宋詩醇》第24卷:“寫景歷歷如畫,引人入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