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工巧匠的成語故事
拼音liáng gōng qiǎo jiàng
基本解釋良工:手藝精良的工人;巧匠:技藝精巧的匠人。指技藝高超的工匠。
出處《呂氏春秋·慎大覽·不廣》:“齊之東鄙人有常致苦者……不知致苦,卒為齊國良工,澤及子孫。”
暫未找到成語良工巧匠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良工巧匠)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fèi)工夫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8回:“往上一瞧,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著的一群俊俏后生,心中歡喜不盡,暗說道:‘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fèi)工夫?!?/td> |
用心良苦 | 清·錢謙益《題懷麓堂詩鈔》:“孟陽于惡疾沉痼之后,出西涯之詩療之,曰:‘此引年之藥物,亦攻毒之箴砭,其用心良亦苦矣。’” |
巧上加巧 | |
花言巧語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20卷:“巧言,即所謂花言巧語,如今世舉子弄筆端做文字者是也?!?/td>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 清·無名氏《說唐》第63回:“正是棋逢敵手,將遇良才,兩人大戰(zhàn)三十余合。” |
熟能生巧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31回:“俗話說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讀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連寄女都聽會,所以隨問隨答,毫不費(fèi)事?!?/td>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毛澤東《組織起來》:“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這就是說,群眾有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td> |
分工合作 | 沈從文《常德的船》:“有些家中人說不定還留在縣里,經(jīng)營一種不必要本錢的職業(yè),分工合作,都不閑散?!?/td> |
賢母良妻 | 魯迅《墳·寡婦主義》:“在女子教育,則那里候最時行,常常聽到嚷著的,是賢母良妻主義?!?/td> |
奇技淫巧 | 《尚書 泰誓下》:“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td> |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 |
除暴安良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60回:“俺聞劍客行為莫不至公無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惡報;至除暴安良,尤為切要。” |
巧立名目 | 明 李開先《閑居集》:“又將郭宗報出水退正湖地三百頃余,不補(bǔ)原包套征糧地數(shù),巧立名目,作為冊外,私自收受。” |
坐失良機(jī) | 清 昭槤《嘯亭雜錄 木果木之?dāng) 罚骸叭舨粚彅硠荩Я紮C(jī),使兵心至于潰敗?!?/td> |
便辭巧說 | 《漢書·藝文志》:“便辭巧說,破壞形體,說五字之文,至于二三萬言?!?/td> |
拼得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 元·虞韶《日記故事》:“道逢一老嫗,磨鐵杵。白問:‘將欲何用?’曰:‘欲作針?!赘衅溲?,遂還卒業(yè)?!?/td> |
苦口良藥 | 《孔子家語·六本》:“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td> |
匠心獨(dú)運(yùn) | 唐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獨(dú)妙?!?/td> |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4回:“他兩個在半空中,這場好殺。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
將遇良材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四回:“兩個就清風(fēng)山下廝殺,真乃是棋逢敵手難藏幸,將遇良材好用功?!?/td> |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fèi)工夫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滿將大門閉了,兩個促膝細(xì)談。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fèi)工夫!” |
天地良心 | |
弄巧成拙 | 宋 黃庭堅《拙軒頌》:“弄巧成拙,為蛇畫足?!?/td> |
良莠不齊 | 清 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至我輩中,好丑不一,亦如人類之內(nèi),良莠不齊?!?/td> |
居心不良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卿居心不凈,乃復(fù)強(qiáng)欲滓穢太清耶。” |
賢妻良母 | 朱自清《房東太太》:“道地的賢妻良母,她是;這里可以看見中國那老味兒?!?/td> |
偷工減料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回:“這下游一帶的工程都是偷工減料作的,斷靠不住。” |
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 | 魯迅《現(xiàn)代史》:“俗話說,‘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鋵?shí)是許多年間,總是這一套,也總有人看?!?/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