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棲惶惶的成語故事
拼音xī xī huáng huáng
基本解釋棲棲:忙碌的樣子;惶惶:心不安定的樣子。形容忙碌不安。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正郭》:“及至衰世,棲棲惶惶,席不暇溫。”
暫未找到成語棲棲惶惶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棲棲惶惶)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雙棲雙宿 | 宋 尤袤《全唐詩話》卷六:“眼想心思夢里驚,無人知我此時情。不如池上鴛鴦鳥,雙宿雙飛過一生。” |
驚惶失措 | 唐 李百藥《北齊書 元暉業(yè)傳》:“孝友臨刑,驚惶失措,暉業(yè)神色自若。” |
擇木而棲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4回:“豈不聞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
惶恐不安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下》:“人民正營。”唐 顏師古注:“正營,惶恐不安之意也。” |
誠惶誠恐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杜詩傳》:“詩自以無勞,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職無效,久竊祿位,令功臣懷慍,誠惶誠恐。” |
惶惶不可終日 | 郭沫若《我怎樣寫<青銅時代>和<十批判書>》:“敵人還有西進(jìn)的模樣,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終日的情形。” |
人心惶惶 | 宋 樓鑰《攻愧集 雷雪應(yīng)詔條具封事》:“乃者水旱連年,人心惶惶。” |
棲鳥于泉 | 《南史·吳慶之傳》:“若欲見吏,則是蓄魚于樹,棲鳥于泉。” |
輕塵棲弱草 | 漢·劉向《列女傳》:“人生世間,如輕塵棲弱草耳,何至辛苦乃爾!” |
林棲谷隱 | |
棲風(fēng)宿雨 | 《東北人民抗日歌謠選》:“反抗侵略保衛(wèi)祖國,棲風(fēng)宿雨是平常。” |
巖棲穴處 | 語出《韓非子 詭使》:“而士有二心私學(xué),巖居穴處,托伏深慮,大者非世,細(xì)者惑下。” |
巖棲谷隱 | 宋葉適《總干黃公行狀》:“士不遇,巖棲谷隱,姓名淪滅,其常也。” |
巖棲谷飲 | 明·張居正《得道長生頌》:“故巖棲谷飲、絕粒噏精者,守形之士也。” |
驚惶萬狀 | 宋 陳亮《謝楊解元啟》:“憂患百罹而未艾,驚惶萬狀而莫支。” |
木干鳥棲 | 春秋·齊·晏嬰《晏子春秋·外篇》:“身不敢飲食,擁轅執(zhí)軺,木干鳥棲,袒肉暴骸。” |
飲谷棲丘 | 清·吳偉業(yè)《口占》:“欲買溪山不用錢,倦來高枕白云眠。吾生此外無他愿,飲谷棲丘二十年。” |
張惶失措 | 巴金《秋》十一:“枚張惶失措地往四處看。” |
山棲谷飲 | 《魏書 肅宗紀(jì)》:“其懷道丘園,昧跡版筑,山棲谷飲,舒卷從時者,宜廣戔帛,緝和鼎飪。” |
棲棲默默 | |
銜膽棲冰 | 《晉書 劉元海載記》:“但以大恥未雪,社稷無主,銜膽棲冰,勉從群議。” |
戰(zhàn)戰(zhàn)惶惶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戰(zhàn)戰(zhàn)惶惶,汗出如漿。” |
驚惶失色 | 元 孔齊《至正直記 羅太無高節(jié)》:“司徒稱名大呼,以手觸扃。從官偕至者,動以百騎,驚惶失色” |
驚惶無措 | 《北齊書 元暉業(yè)傳》:“(元)孝友臨刑,驚慌失措,暉業(yè)神色自若。” |
枕山棲谷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黃瓊傳》:“誠遂欲枕山棲谷,擬跡巢由,斯則可矣。” |
惶惶不安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回:“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帶鐵甲馬軍入城,橫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
棲棲遑遑 | 陸士諤《續(xù)孽海花》第33回:“不過棲棲遑遑,總要一車兩馬,我看常肅先生去買了車馬再去實(shí)行才行。” |
山棲谷隱 | 《魏書·肅宗紀(jì)》:“其懷道丘園,昧跡板筑,山棲谷飲,舒卷從時者,宜廣戔帛,緝和鼎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