鏤肝鉥腎的成語故事
拼音lòu gān qiā shèn
基本解釋比喻苦心鉆研。
出處吳梅《題<香石觀室棋譜>》詩:“坍廷嗜棋二十年,鏤肝鉥腎不論錢。”
暫未找到成語鏤肝鉥腎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鏤肝鉥腎)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不識馬肝 | |
不食馬肝 | 東漢 班固《漢書 轅固傳》:“上曰:‘食肉毋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也;言學者毋言湯武受命,不為愚。’” |
義膽忠肝 | 《水滸傳》第七二回:“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 |
俠肝義膽 | 《蒲柳人家 后記》:“一家聽著,先是生氣,擔驚,繼而又被趙錄明的俠肝義膽和一片熱心所感動了。” |
傾肝瀝膽 | 宋·梅堯臣《聞密賜》:“傾肝瀝膽謝不敏,豈可便恃張良才。” |
全無心肝 | 《南史 陳紀下 后主》:“隋文帝曰:‘叔保全無心肝。’” |
凄入肝脾 | 三國魏·繁休伯《與魏文帝箋》:“詠北狄之遐征,奏胡馬之長思,凄入肝脾,哀感頑艷。” |
鳳髓龍肝 | 明·孫仁孺《東郭記·吾將瞷良人之所也》:“他故人情藹,消受他鳳髓龍肝;我寸舌應嚼壞,愧沒歸遺兩女子。” |
別有心肝 | 茅盾《子夜》:“盡管你那么說,我總以為做標金做公債的人們別有心肝。” |
刳心雕腎 | |
刳精鉥心 | |
刳肝瀝膽 | 宋·司馬光《辭修起居注第五狀》:“煩讀圣聽至于四五,刳肝瀝膽,盈卷溢幅。” |
刺心裂肝 | 明·張居正《答參軍高梅庵》:“三十年生死之交,一旦遂成永隔,刺心裂肝,痛何可言。” |
刻骨鏤心 | 孫犁《秀露集 戲的夢》:“我見到和聽到的,親身體驗到的,甚至刻骨鏤心的,是另一種現實,另一種生活。” |
劌心鉥腎 | 清·錢謙益《復徐巨源書》:“仆之馬齒長矣,下上今古,劌心鉥腎,亦不啻三折肱矣。” |
劌目鉥心 | 唐·韓愈《貞曜先生墓志銘》:“及其為詩,劌目鉥心。” |
劌鉥心腑 |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第八卷:“夫劌鉥心腑,指摘造化,如探大海出珊瑚。” |
劌鉥肝腎 |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四卷:“江橙里詞清遠而蘊藉,沈沃田稱其‘劌鉥肝腎,磨濯心志,苦心孤詣以為詞’。” |
剖心坼肝 | 《史記 魯仲連鄒陽傳》:“兩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豈移于浮辭哉!” |
剖心析肝 | 東漢·班固《漢書·鄒陽傳》:“兩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豈移于浮辭哉!” |
剖析肝膽 | 宋·司馬光《請建儲副或進用宗室弟第三狀》:“臣不勝憤懣,敢復剖析肝膽,陳布以聞,雖抵罪萬死,亦無怨悔。” |
剖肝瀝膽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承變色而起曰:公乃漢朝皇叔,故剖肝瀝膽以相告,公何詐也?” |
剖肝泣血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袁紹傳》:“臣出身為國,破家立事,至乃懷忠獲釁,抱信見疑,晝夜長吟,剖肝泣血。” |
吐肝露膽 | 明·李贄《復京中友朋》:“我既真切向道,彼決無有厭惡之理……決無不吐肝露膽與我共證明之意。” |
吹影鏤塵 | 《關尹子 一宇》:“言之如吹影,思之如鏤塵,圣智造迷,鬼神不識。” |
嘔心鏤骨 | 清·袁枚《隨園詩話》第一卷:“李義山《詠柳》云‘堤遠意相隨’之句,皆是嘔心鏤骨而成。” |
大動肝火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一回:“毛虎聽了,不覺大動肝火。” |
好心做了驢肝肺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8回:“你看我好心做了驢肝肺,你倒訕起我來,憑說我去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