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瘡剜肉的成語故事
拼音liáo chuāng wān ròu
基本解釋挖身上的肉來醫(yī)治傷口。比喻只顧眼前,不考慮后果。
出處清 壯者《掃迷帚》第24回:“若慮迷信一破,道德墮落,必以保存為得計(jì),此又何異欲止渴而飲鴆,欲療瘡而剜肉。”
暫未找到成語療瘡剜肉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療瘡剜肉)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骨肉分離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0卷:“誰知死后纏綿,恩變成仇,害得我骨肉分離,死無葬身之地,我好苦也!我好恨也!” |
骨肉離散 | 《詩經(jīng) 唐風(fēng) 杕杜序》:“《杕杜》,刺時也。君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dú)居而無兄弟,將為沃所并爾。” |
皮開肉綻 | 元 鄭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打得皮開肉綻碎了骨頭。” |
骨肉之親 | 閩劇《釵頭鳳》:“千不念萬不念要念舅父,伊和娘親姐弟骨肉之親。” |
有血有肉 | 秦牧《藝海拾貝 核心》:“但是總覺得那種思想交鋒并不是有聲有色,有血有肉,語言獨(dú)特,激動人心的。” |
皮笑肉不笑 | 巴金《秋》十九:“王氏看見陳姨太的粉臉上皮笑肉不笑的神情,知道陳姨太在挖苦她。” |
皮松肉緊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怎的又合他皮松肉緊的談了會子道學(xué),又指東說西的打了會子悶葫蘆呢?” |
三月不知肉味 | 《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
酒肉朋友 | 元 關(guān)漢卿《單刀會》第二折:“關(guān)云長是我酒肉朋友,我交他兩只手送與你荊州來。” |
肉眼惠眉 | |
掛羊頭賣狗肉 | 宋 釋惟白《續(xù)傳燈錄》第31卷:“懸羊頭,賣狗肉,知它有甚憑據(jù)。” |
骨肉相連 | 《北齊書 楊愔傳》:“常山玉以磚叩頭,進(jìn)而言曰:‘臣與陛下骨肉相連。’” |
皮開肉破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51回:“四個嘍啰聽了,那敢怠慢,登時上來兩個,把大盜緊緊按住;那兩個舉起大板,打的皮開肉破,喊叫連聲。” |
骨顫肉驚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7回:“卻說王甫在麥城中,骨顫肉驚。” |
晚食當(dāng)肉 | 《戰(zhàn)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dāng)肉,安步以當(dāng)車。” |
肉眼愚眉 | 元 高文秀《黑旋風(fēng)》第三折:“暢道天理難欺,人心怎昧,則他這肉眼愚眉,把一個黑旋風(fēng)爹爹敢來也認(rèn)不得。” |
瘡痍滿目 | 清 李漁《風(fēng)箏誤 和鷂》:“征鼙聒耳鄉(xiāng)音杳,瘡痍滿目親人少。” |
皮里抽肉 | 元·關(guān)漢卿《謝天香》第四折:“你覷我皮里抽肉,你休問我可怎生骨巖巖臉兒黃瘦。” |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十七回:“弄得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那是要壞名氣的。” |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01回:“我直恁這般呆!癩蛤蟆怎想吃天鵝肉!” |
肉眼凡夫 | 元 范子安《竹葉舟》第一折:“這都是神仙骨,不似你肉眼凡夫。” |
至親骨肉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二卷:“除是至親骨肉,終日在面前的,用意體察,才看得出來。” |
酒池肉林 | 東漢 班固《漢書 張騫傳》:“行賞賜,酒池肉林。” |
滿目瘡痍 | 《辛亥革命 關(guān)于南北議和的清方檔案》:“惟自武漢事起,各省響應(yīng),兵連禍結(jié),滿目瘡痍。” |
肉袒牽羊 | 《左傳·宣公十二年》:“鄭伯肉袒牽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懷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 |
親如骨肉 | 江耀輝《紅軍鞋》:“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十分難過,舍不得離開那里的親如骨肉的人民群眾。” |
血肉相連 | 宋 洪邁《夷堅(jiān)丁志 雷擊王四》:“趨視之,二百錢乃在其脅下皮內(nèi),與血肉相連。” |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 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