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難封的成語故事
拼音lǐ guǎng nán fēng
基本解釋見“李廣未封”。
出處唐·王勃《滕王閣序》:“馮唐易老,李廣難封?!?/p>
暫未找到成語李廣難封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李廣難封)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難得糊涂 | 林語堂《中國人之聰明》:“鄭板橋曰:‘難得糊涂’?!?/td> |
易放難收 | 宋·朱熹《答鞏仲至》:“所謂修辭立誠以居業者,欲吾之謹夫所發以致其實,而尤先于言語之易放難收也。” |
李代桃僵 |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雞鳴》:“桃在露井上,李樹在桃旁,蟲來嚙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
難言之隱 | 清 錢謙益《跋留庵》:“錢氏少為黨魁,晚托禪悅,生平頗多壹郁難言之隱?!?/td> |
見多識廣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還是大家寶眷,見多識廣,比男子漢眼力,到勝十倍?!?/td> |
患難與共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td> |
難以置信 | 馬克·吐溫《競選州長》:“當真把我的名字牽連到這個不名譽的嫌疑上面,一時實在令人難以置信?!?/td> |
廣闊天地 | 毛澤東《<在一個鄉里進行合作化規劃的經驗>一文按語》:“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td> |
難上加難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七回:“所有上條陳一事,竟是難上加難?!?/td> |
罄竹難書 | 《舊唐書 李密傳》:“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
面有難色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5回:“賈大少爺因為奎官之事,面有難色,尚未回答得出。” |
強人所難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百花仙子道:‘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豈肯顛倒陰陽,強人所難?!?/td> |
廣開言路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來歷傳》:“朝廷廣開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貸?!?/td> |
去住兩難 | 漢·蔡琰《胡笳十八拍》:“去住兩情兮誰具陳。” |
患難見真情 | 鄧小平《國家的主權和安全要始終放在第一位》:“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患難見真情?!?/td> |
難割難分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02回:“次日,探春將要起身,又來辭寶玉。寶玉自然難割難分。” |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 明·酉陽野史《續三國演義》第38回:“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既來至此,焉有怯進之理?” |
有國難投 | 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二折:“我這里叫盡屈有誰來分剖,送的我眼睜睜有國難投?!?/td> |
地廣人稀 | 東漢 班固《漢書 地理志下》:“習俗頗殊,地廣民稀?!?/td> |
騎虎難下 | 《明史 袁化中傳》:“懼死之念深,將鋌而走險,騎虎難下?!?/td> |
神通廣大 | 《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詩話》:“師曰:‘你神通廣大,去必無妨。’” |
難舍難分 | 老舍《老張的哲學》:“這樣難舍難分的灑淚而別。” |
儉故能廣 | 《老子》:“慈故能勇,儉故能廣。” |
患難夫妻 | 唐·元稹《遣悲懷·二》:“情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td> |
尾巴難藏 | |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 三國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td> |
知難而進 | 左丘明《左傳 定公六年》:“陳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為知難而行也?!?/td> |
故意刁難 | 浩然《艷陽天》第28章:“他明知道這個可惡的老頭子在故意刁難人,既不能發火現原形,又不知怎么回答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