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奉陰違的成語故事
拼音yáng fèng yīn wéi
基本解釋陽:表面;奉:奉行;遵守;陰:背后;暗里;違:違背。表面上遵從;暗地里違背。
出處明 范景文《革大戶行召募疏》:“如有日與胥徒比,而陽奉陰違,名去實存者,斷以白簡隨其后。”
暫未找到成語陽奉陰違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陽奉陰違)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阿諛奉承 | 明 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卻小器易盈,況且是個小人,在人前不過一味阿諛奉承。” |
奉命惟謹 | 明 李東陽《先考贈少傅府君誥命碑陰記》:“東陽皆奉命惟謹?!?/td>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唐 王貞白《白鹿洞》:“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
陽春白雪 | 戰國 楚 宋玉《對楚王問》:“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已?!?/td> |
事與愿違 | 三國 魏 稽康《幽憤》詩:“嗟我憤嘆,曾莫能儔。事與愿違,遘茲淹留?!?/td>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td> |
陰陽怪氣 | 曹禺《北京人》第二幕:“他們哪一個是想順我的心?哪一個不是陰陽怪氣?” |
靜言庸違 | 《尚書·堯典》:“靜言庸違,象恭滔天。” |
三陽開泰 | 《易·泰》:“泰,小往大來,吉亨?!薄端问贰分尽罚骸叭柦惶?,日新惟良?!?/td> |
夕陽西下 | 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td> |
德音莫違 | 《詩經·邶風·谷風》:“德音莫為,及爾同死?!?/td> |
克己奉公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祭遵傳》:“遵為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賞賜輒盡與士卒,家無私財?!?/td> |
違法亂紀 | 任斌武《無聲的浩歌》:“毫無疑問,這是一起地地道道的欺上瞞下,弄虛作假的違法亂紀事件。” |
違強陵弱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定公四年》:“唯仁者能之,違強陵弱,非勇也。乘人之約,非仁也。” |
貴陰賤璧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原道訓》:“故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 |
光陰虛過 | 宋·柳永《定風波》:“免使少年,光陰虛過。” |
寸陰是惜 | 南朝·梁·周興嗣《千文字》:“尺壁非寶,寸陰是競?!?/td> |
柳影花陰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心不存學海文林,夢不離柳影花陰,則去那竊玉偷香上用心?!?/td> |
光陰似箭 | 前蜀 韋莊《關河道中》詩:“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
奉命唯謹 | 明·陶宗儀《輟耕錄》卷十五:“諸官奉命唯謹?!?/td> |
顛倒陰陽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回:“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豈肯顛倒陰陽,強人所難?” |
奉公守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 |
龍陽泣魚 | 《戰國策·魏策四》:“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馀魚而涕下?!踉唬骸粍t何為出涕?’曰:‘臣為王之所得魚也?!踉唬骸沃^也?’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家鄬壱?,臣安能無涕 |
憂國奉公 | 《后漢書·祭遵傳》:“安得憂國奉公之臣如祭征虜者乎?!?/td> |
買田陽羨 | 宋 蘇軾《菩薩蠻》詞:“買田陽羨吾將老,從來只為溪山好。” |
綠葉成陰 | 宋 計有功《唐詩紀事 杜牧》:“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耧L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
事與原違 | |
反陰復陰 | 元·關漢卿《調風月》第四折:“今年見吊客臨,喪門聚,反陰復陰,半載其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