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盜女娼的成語故事
拼音nán dào nǚ chāng
基本解釋盜:盜賊;娼:妓女。男的是盜賊;女的是娼妓。形容男女思想極其腐朽敗壞;盡做壞事。
出處明 謝讜《四喜記 天佑陰功》:“眼前之報,男盜女娼,滅門絕戶,日后之報。”
暫未找到成語男盜女娼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男盜女娼)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女媧補天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覽冥訓》:“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 |
兒女情多 | 唐 盧照鄰《五悲文 悲窮通》:“項羽帳中之飲,荊卿易水之歌,何壯夫之懦節,伊兒女之情多。”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為隋臣,不能匡救君惡,致被逆賊所弒,不能報仇,而事別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
綠林大盜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1回:“既作綠林大盜,便與那偷貓盜狗的不同。” |
疑鄰盜斧 |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說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斧也。” |
男女授受不親 |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 西漢·司馬遷《史記·田單列傳》:“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齊王不聽吾諫,故退而耕子野。” |
女扮男裝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66回:“及至此時,才想起他原是女扮男裝。” |
女生外向 | 東漢·班固《白虎通·封公侯》:“男生內向,有留家之義;女生外向,有從夫之義。” |
牛郎織女 | 《群音類選 南西廂記》:“你影只形單,羞睹牛郎織女星。” |
男大當婚 | 明 朱鼎《玉鏡臺記 議婚》:“自古道:男大當婚,女長須嫁。” |
綠林強盜 | 魯迅《書信集 致趙家璧》:“試看綠林強盜,怎樣不惜錢財以買盒子炮,就可知道。” |
牛星織女 | 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詩之十:“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
兒女英雄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縱橫九萬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兒女英雄,一身兼備的,也只見得兩個。” |
兒女私情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 |
男大當婚,女大須嫁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八回:“古語說得好,男大當婚,女大須嫁……只因他屢屢來求,難于拒絕,故我勸侄女嫁他。” |
娥皇女英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五帝本紀》:“于是堯妻之二女。” |
男男女女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四回:“這日月臺丹樨儀門外,若大若小,男男女女,挨肩擦背,屁都擠將出來。” |
開門揖盜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孫權傳》:“況今奸宄競逐,豺狼滿道,乃欲哀親戚,顧禮制,是猶開門而揖盜,未可以為仁也。” |
女大十八變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幽州譚空和尚》:“龍女有十八變,汝與老僧試一變看。” |
少女嫩婦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九回:“他少女嫩婦的,又沒養贍過日子,胡亂守了百日孝。” |
牽牛織女 | |
女中丈夫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雖說你是個女中丈夫,是你去畢竟停當。只是萬里程途,路上恐怕不便。” |
蔣干盜書 | |
盜食致飽 |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獲酬謝,或有喧聒時人視聽求見發遣,以此得官謂為才力,何異盜食致飽,竊衣取溫哉!” |
倩女離魂 | 唐·陳玄祐《離魂記》 |
不飲盜泉 | 《尸子》:“(孔子)過于盜泉,渴矣而不飲,惡其名也。” |
飲食男女 |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