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門逐戶的成語故事
拼音āi mén zhú hù
基本解釋挨家挨戶,一家也沒有漏掉。
出處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61回:“寫出岳元帥父子受屈情由,挨門逐戶的分派;約齊日子,共上民表,要替岳爺申冤?!?/p>
暫未找到成語挨門逐戶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挨門逐戶)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世龍門 | 《世說新語·德行》:“李元禮風(fēng)格秀整,高自標(biāo)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為己任,后進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為登龍門?!薄稌x書·王衍傳》:“朝野翕然,謂之‘一世龍門’矣?!?/td> |
一登龍門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李膺傳》:“膺獨持風(fēng)裁,以聲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 |
一登龍門,身價十倍 |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td> |
一門同氣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三回:“他是我一門同氣,我怎么不與他出力辨明冤枉。” |
一門心思 | 孫華炳《重賞之下》:“他自己又到圖書館借來關(guān)于數(shù)控的書,什么也不顧了,一門心思鉆研起來?!?/td> |
萬戶千門 | 唐 李德?!堕L安秋夜》詩:“萬戶千門皆寂寂,月中清露點朝衣?!?/td> |
三戶亡秦 | 《史記·項羽本紀(jì)》:“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 |
三星在戶 | 《詩經(jīng)·唐風(fēng)·綢繆》:“綢繆束楚,三星在戶?!?/td> |
三過其門而不入 | 《孟子·離婁下》:“禹、稷當(dāng)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td> |
三過家門而不入 | 陶鑄《崇高的理想》:“如眾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過家門而不入……” |
上下同門 | 唐·趙璘《因話錄》卷三:“楊仆射於陵在考功時,與李師稷及第。至其子相國嗣復(fù)知舉,門生集候仆射,而李公在坐,時人謂之楊家上下門生。”自注:“代有姑之婿與侄之婿,謂之上下同門?!?/td> |
上天無路,入地?zé)o門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法眼宗 西余體柔禪師》:“進前即觸途成滯,退后即噎氣填胸,直得上天無路,入地?zé)o門?!?/td> |
下逐客令 | 清·許奉恩《里乘》第五卷:“大姊凈絲,便下逐客令。” |
不二法門 | 《維摩詰經(jīng) 入不二法門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
不二門 | 姚合《寄不疑上人》:“是法修行遍,方棲不二門。” |
不諱之門 | 漢 劉向《說苑 君道》:“凡處尊位者必以敬下順德,規(guī)諫必開不諱之門。” |
東挨西撞 |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終日間靠著些東涂西沫,東挨西撞,也濟不得甚事?!?/td> |
東門逐兔 | 《史記·李斯列傳》載: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誣陷,論腰斬咸陽市。臨刑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fù)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
東門黃犬 | 《史記·李斯列傳》載: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誣陷,論腰斬咸陽市。臨刑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fù)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
喪門星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四回:“犯著這位喪門星,事情可就大大的不妥了,我先去碰碰看罷!” |
喪門神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7回:“山上有個強人,平生只好殺人,世人把他比做喪門神,姓鮑名旭?!?/td> |
中原逐鹿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td> |
烏衣門第 | 清·陳維菘《渡江云·揚州感舊》詞:“風(fēng)流推宋玉,更有烏衣門第舊瑯琊?!?/td> |
乘勝逐北 | 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中山策》:“魏軍既敗,韓軍自潰,乘勝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td> |
書香門戶 | 沙汀《祖父的故事·老太婆》:“[丈夫]是個所謂書香門戶子弟。” |
書香門第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如今眼看書香門第是接下去了,衣飯生涯是靠得住了,他那個兒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td> |
爭名逐利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青衫記·華陰騎驢>》:“爭名逐利,枉將人白日馳驅(qū)。” |
云窗月戶 | 宋·向子諲《清平樂·奉酬韓叔夏》詞:“薄情風(fēng)雨,斷送花何許。一夜清香無覓處。卻返云窗月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