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孔懷的成語故事
拼音xiōng dì kǒng huái
基本解釋孔:很;懷:思念。兄弟之間非常思念。
出處《詩經·小雅·常棣》:“死喪之威,兄弟孔懷。”
暫未找到成語兄弟孔懷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兄弟孔懷)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孔不達 | |
一孔之見 | 漢 桓寬《鹽鐵論 相刺》:“持規而非矩,執準而非繩,通一孔,曉一理,而不知權衡。” |
一鼻孔出氣 | 清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一卷:“似此不必學溫韋,已與溫韋一鼻孔出氣。” |
七孔八洞 | |
七孔生煙 | 清·張春帆《宦海》第八回:“袁太守竟教訓起他來,氣得七孔生煙,雙眉倒豎。” |
七瘡八孔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66回:“俗話說‘好賬不如無。’在我身上一天,就在我心里一天,恨不得一剪剪齊,爭乃近日手窘,七瘡八孔的,難以驟完。” |
三毛七孔 |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唐張守節正義:“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
不懷好意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七回:“武松聽了這話,自家肚里尋思道:‘這婦人不懷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 |
久懷慕藺 |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既學,慕藺相如之為人,更名相如。” |
烏衣子弟 | 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水閣含春,便有那烏衣子弟伴紅裙。” |
你兄我弟 | 清·蒲松齡《東郭外傳》:“你逐日在外頭呼朋喚友,你兄我弟,是沒有工夫料理家務的。” |
佩紫懷黃 | 語出《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吾持粱刺齒肥,躍馬疾驅,懷黃金之印,結紫綬於要,揖讓人主之前,食肉富貴,四十三年足矣!” |
偏懷淺戇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7回:“周瑜小子偏懷淺戇,自負其能,輒欲以卵投石。” |
兄友弟恭 | 西漢·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使布立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 |
兄弟參商 | 三國·魏·曹植《與吳季重書》:“面有逸景之速,別有參商之闊。” |
兄弟怡怡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路》:“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
兄弟手足 | 宋·蘇轍《為兄軾下獄上書》:“臣竊哀其志,不勝手足之情。” |
兄弟鬩于墻 | 《詩經·小雅·常棣》:“兄弟鬩于墻,外御其務(侮)。”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詩經·小雅·常棣》:“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兄弟鬩墻 | 《詩經 小雅 常棣》:“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30回:“兄弟鬩墻,外御其侮。蝸角紛爭,惟利是務。” |
兄死弟及 | 《公羊傳·昭公二十二年》:“不與當,父死子繼,兄死弟及之辭也。” |
兄終弟及 |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沾益州土知州安邊,舊土官安遠之弟,兄終而弟及者也。” |
兄肥弟瘦 | 《后漢書·趙孝傳》:“及天下亂,人相食。孝弟禮為餓賊所得,孝聞之,即自縛詣賊,曰:‘禮久餓羸瘦,不如孝肥飽。’賊大驚,并放之。” |
免懷之歲 | 《論語·陽貨》:“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 |
入孝出弟 | 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 |
入室弟子 | 春秋·魯·孔丘《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
關懷備至 | 劉白羽《海天集 偉大創業者》:“總理對人總是關懷備至,體貼入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