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功盛烈的成語故事
拼音fēng gōng shèng liè
基本解釋猶言豐功偉績。巨大隆盛的功業。
出處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其豐功盛烈,所以銘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閭里之榮也?!?/p>
暫未找到成語豐功盛烈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豐功盛烈)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將功成萬骨枯 | 唐·曹松《已亥歲感事》詩:“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
一將成功萬骨枯 | 洪楝園《后南柯·甲陣》:“一將成功萬骨枯,手提髑髏血模糊?!?/td> |
一得之功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td> |
一心同功 | 《戰國策 中山策》:“當此之時,秦中士卒,以軍中為家,將帥為父母,不約而親,不謀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td> |
一簣之功 | 《王守仁全集》卷一 :“務收一簣之功,勿為九仞之棄?!?/td> |
七貞九烈 | 元·李行道《灰闌記》:“拼守著七貞九烈,怕甚么六問三推,一任他萬打千敲?!?/td> |
三貞九烈 |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他元來是九烈三貞賢達婦,兀的個老人家尚然道出嫁從夫?!?/td> |
三貞五烈 | 夏衍《上海屋檐下》第一幕:“你要他三貞五烈,這不是太……” |
不世之功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隗囂傳》:“足下將建伊、呂之業,弘不世之功。而大事草創,英雄未集?!?/td> |
不豐不儉 | 見“不豐不殺”。 |
不豐不殺 | 西漢 戴圣《禮記 禮器》:“孔子曰:‘禮不可不省也,禮不同,不豐,不殺?!?/td> |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 《中國現在記》第二回:“總而言之,一句話,現在的情形,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
不賞之功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td> |
丘山之功 | 漢·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故乃建秋山之功,享不訾之祿?!?/td> |
絲發之功 | 漢·蔡伯喈《上漢書十志疏》:“父子一門,兼愛恩寵,不能輸寫心力,以效絲發之功。” |
嚴霜烈日 | |
豐豐滿滿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29章:“黑眉花眼,一口白牙,身體發育得豐豐滿滿,正是莊稼人所夢想的那種女人?!?/td> |
豐亨豫大 | 宋 魏了翁《代南叔兄上費參政》:“自豐亨豫大之名立也,而財用日耗。” |
豐功偉業 | 冰心《“無限之生”的界線》:“無論是驚才,絕艷,豐功,偉業,與你接觸之后,不過只留下一抔黃土!” |
豐功偉烈 | 宋·王仲旉《南都賦》:“吾之徒聞孝王之遺風舊跡,不睹大宋之豐功偉烈?!?/td> |
豐功偉績 | 宋 周行己《上宰相書》:“逮事三主,始終一心,豐功偉績,昭煥今古?!?/td> |
豐功厚利 | 漢·班彪《王命論》:“帝王之祚,必有明圣,顯懿之德,豐功厚利積累之業。” |
豐功懋烈 | 金·胡祗橘《木蘭花慢》:“其于善行名言,豐功懋烈,誰得而廢之?!?/td> |
豐功懿德 | 《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誘呼鮮卑,侵擾北方”裴松之注引晉·王沈《魏書》:“自先帝初興,愛暨陛下,榮淵累葉,豐功懿德,策名褒揚,辯著廊廟,勝衣舉履,誦詠明文,以為口實。” |
豐功碩德 | 元·王惲《淇州創建故周府君祠碑銘》:“其豐功碩德,具載墓碑,茲不復云。” |
豐功茂德 | 南朝·梁·裴子野《宋略總論》:“江東以來,有國有家,豐功茂德,未有如斯之盛者。” |
豐取刻與 | 荀況《荀子 君道》:“上好貪利,則臣下百吏乘是而后豐取刻與,以無度取于民?!?/td> |
豐城劍氣 | 《晉書·張華傳》:“寶劍之精,上徹于天?!?/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