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唄圓音的成語故事
拼音fàn bài yuán yīn
基本解釋梵:清凈;唄:佛教的贊歌;圓:圓通。誦佛教經(jīng)典,唱佛教贊歌,講佛教教義。指舉行法會。
出處魯迅《法會和歌劇》:“梵唄圓音,竟將為輕歌曼舞所‘加被’,豈不出乎意表也哉!”
暫未找到成語梵唄圓音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梵唄圓音)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破鏡重圓 | 宋 李致遠《碧牡丹》:“破鏡重圓,分釵合鈿,重尋繡戶珠箔。” |
圓顱方趾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精神訓》:“故頭之圓也像天,足之方也像地。” |
音信杳無 | 明·吾邱瑞《運甓記·剪發(fā)延賓》:“盼前程音信杳無。” |
外圓內(nèi)方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郅惲傳》:“案延資性貪邪,外方內(nèi)圓,朋黨構(gòu)奸,罔上害人。”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郭澄清《大刀記》第十章:“千錘打鑼,一錘定音——隊長,你就決定吧。” |
笑貌聲音 |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下卷:“女輾轉(zhuǎn)床席,絕而復蘇者數(shù)次,迨至轉(zhuǎn)危為安,笑貌聲音,不殊常度,而言動舉止,如出兩人。” |
圓鑿方枘 | 戰(zhàn)國 楚 屈原《楚辭 九辯》:“圓鑿而方枘兮,吾知其齟齬而難入。” |
音容如在 | 《何典》第八回:“真堪愛,如花似玉風流態(tài)。風流態(tài),眠思夢想,音容如在。” |
體規(guī)畫圓 | 宋·宋祁《宋景文公筆記·釋俗》:“若體規(guī)畫圓,準方作矩,終為人之臣仆。” |
音聲如鐘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盧植傳》:“身長八尺二寸,音聲如鐘。” |
德音莫違 | 《詩經(jīng)·邶風·谷風》:“德音莫為,及爾同死。” |
弦外之音 |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三卷:“故言盡而意亦止,絕無弦外之音,味外之味。” |
自圓其說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躊躇了半天,只得仰承憲意,自圓其說道:‘職道的話原是一時愚昧之談,作不得準的。’” |
音容宛在 | 唐 李翱《祭吏部韓侍郎文》:“遣使祭斝,百酸攪腸,音然宛在,曷日而忘?” |
異口同音 | 南朝·梁·沈約《宋書·庾炳之傳》:“伏復深思,只有愚滯,今之事跡,異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測得物之數(shù)耳。” |
智欲圓而行欲方,膽欲大而心欲小 | 西漢·劉安《淮南子·主術(shù)訓》:“凡人之論,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圓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鮮。” |
花好月圓 | 宋 晁端禮《行香子 別恨》詞:“莫思身外,且逗尊前,愿花長好,人長健,月長圓。” |
文圓質(zhì)方 | |
打圓場 |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22回:“現(xiàn)在是你出來打圓場,我決不敲他的竹杠,只要他把從前七八年的用度算還了我,另外再找補我?guī)椎蹉y子。” |
膀大腰圓 | 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一回:“對面來了一人,身高九尺,膀大腰圓,身穿一件白紗長衫,內(nèi)襯藍夏布汗褂褲。” |
弦外遺音 | 西漢·戴圣《禮記·樂記》:“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嘆,有遺音聲矣。” |
枘鑿方圓 | 明吾邱瑞《運甓記棄官就辟》:“一官寥落誤儒紳,枘鑿方圓迕世情。” |
外方內(nèi)圓 | 《后漢書·致惲傳》:“案延資性貪邪,外方內(nèi)員(圓),朋黨奸,罔上害人。” |
空谷足音 | 莊周《莊子 徐無鬼》:“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
圓首方足 | 《淮南子·精神訓》:“頭之圓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 |
圓孔方木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若將有限心識作無限中用,如將方木逗圓孔。” |
珠圓玉潤 | 明 汪珂玉《珊瑚網(wǎng) 名畫題跋》:“黃鶴仙翁寄余詩畫,兩學賢友俱有和章,明窗展玩,珠圓玉潤,照耀后先。” |
八面圓通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38回:“第二要嘴巴會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了官場說官場上的話,見了生意人說生意場中的話,真正要八面圓通,十二分周到,方能當?shù)么巳巍!?/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