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弧蓬矢的成語故事
拼音sāng hú péng shǐ
基本解釋古代男子出生,射人用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天地四方,表示有遠大志向的意思。
出處西漢 戴圣《禮記 內則》:“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暫未找到成語桑弧蓬矢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桑弧蓬矢)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矢志不渝 | 《晉書 謝安傳》:“安雖受朝寄,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
飽經滄桑 | 王蒙《輪下》:“而你是一個四十六歲的男人,飽經滄桑,眼角皺紋細密如網。” |
蓬頭垢面 | 《魏書 封軌傳》:“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視,何必蓬頭垢面,然后為賢?” |
首如飛蓬 | 《詩經·衛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
無的放矢 | 清 梁啟超《中日交涉匯評》:“如是,則吾本篇所論純為無的放矢,直拉雜摧燒之可耳。” |
指桑罵槐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他每日那邊指桑樹罵槐樹,百般稱快。” |
滄海桑田 | 晉 葛洪《神仙傳 麻姑》:“麻姑自說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
蓬首垢面 | 《北齊書 任城王湝傳》:“妃盧氏賜斛斯徵,蓬首垢面,長齋不言笑。” |
蓬蓽生輝 | 宋 王柏《回趙星諸書》:“專使遠臨,俯授寶帖,聯題累牘,蓬蓽生光。” |
蓬賴麻直 | 《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
矢志不移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仇大娘》:“仲叔尚廉利其嫁,屢勸駕,邵氏矢志不搖。” |
枯蓬斷草 | 《中國民間故事選·六弟兄》:“姑娘離家以后,像是枯蓬斷草一樣,到處漂流。” |
柳樹上著刀,桑樹上出血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0卷:“忽朝一日,發出句說話來,教‘張公吃酒李公醉’,‘柳樹上著刀,桑樹上出血’。” |
朝氣蓬勃 | 李曉明《平原槍聲》:“朝氣蓬勃的肖家鎮一下子變得空虛了,沉靜了。” |
矢口狡賴 | |
桑弧蒿矢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儒林傳·劉昆》:“每春秋饗射,常備列典儀,以素木瓠葉為俎豆,桑弧蒿矢,以射菟首。” |
枉矢哨壺 | 《禮記·投壺》:“主人請曰:‘某有枉矢哨壺,請以樂賓。’” |
親當矢石 | 《北齊書·文宣帝紀》:“每臨行陣,親當矢石。” |
蓬屋生輝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96回:“家父齋僧二十余年,更不曾遇著好人,今幸圓滿,四位下降,誠然是蓬屋生輝。” |
蓬生麻中 |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
桑間濮上 | 東漢 班固《漢書 地理志下》:“衛地有桑間濮上之阻,男子亦亟聚會,聲色生焉。” |
矢無虛發 | 南朝·梁·沈約《為皇太子謝賜御所射雉啟》:“輕鑾微動,密翳徐張,黃間所彀,矢無虛發。” |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 《后漢書 馮異傳》:“始雖垂翅回奚,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
矢如雨集 | 清·林云銘《林四娘記》:“持弓回射,矢如雨集,俱向眾兵頭而掠過。” |
矢口否認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6章:“他為著面子上光彩,矢口否認他的妹妹是‘如夫人’。” |
漂蓬斷梗 | |
指桑說槐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九回:“眾丫頭媳婦無不言三語四,指桑說槐,暗相譏刺。” |
桑蔭不徙 | 語出《戰國策·趙策四》:“昔者堯見舜于草茅之中,席隴畝而蔭庇桑,蔭移而授天下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