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盜鐘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亦作“掩耳盜鍾”。捂住耳朵偷鐘。比喻自己欺騙自己。語出《呂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fù)而走。則鍾大不可負(fù),以椎毀之,鍾怳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
出處語出《呂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fù)而走。則鍾大不可負(fù),以椎毀之,鍾怳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
例子明·楊慎《希夷易圖》:“《后天圖》見于邵伯溫之序。朱子因其出希夷而諱之,殆掩耳盜鐘也。”
基礎(chǔ)信息
拼音yǎn ěr dào zhōng
注音一ㄢˇ ㄦˇ ㄉㄠˋ ㄓㄨㄥ
繁體掩耳盜鐘
感情掩耳盜鐘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自欺欺人。
俄語закрывáть глазá на неизбежное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diào)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qiáng)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jī)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掩耳盜鐘的意思解釋、掩耳盜鐘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震耳欲聾 | 耳朵都要振聾了。形容很大;特別響。 |
綠林大盜 | 指聚集山林的強(qiáng)盜。 |
疑鄰盜斧 | 疑:懷疑;斧:斧頭。懷疑鄰居偷他的斧頭。指不注重事實根據(jù),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
黃耳傳書 |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
當(dāng)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混一天算一天,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 |
綠林強(qiáng)盜 | 指山林的強(qiáng)盜。 |
充耳不聞 | 充:塞住;聞:聽。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 |
洗耳恭聽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視聽對方說話;恭:恭敬地。洗干凈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指專心地聽。 |
耳聰目明 | 聰:聽覺靈敏。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jī)敏明利。 |
黃鐘毀棄 | 毀:毀壞;棄:拋棄;黃鐘:古樂器;音調(diào)最為洪亮。黃鐘被毀壞被拋棄。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 |
二缶鐘惑 | 二:疑,不明確;缶、鐘: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與鐘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
不絕于耳 | 絕:斷。聲音在耳邊不斷鳴響。 |
音聲如鐘 | 聲音像鐘聲一樣響亮。 |
掩人耳目 | 掩:遮蓋。堵住人家耳朵;遮著人家的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欺騙人。 |
口耳并重 | 對說和聽的訓(xùn)練同等重視。 |
鐘馗捉鬼 | 鐘馗:傳說中打鬼的神。鐘馗抓住小鬼。比喻清除壞人。 |
黃鐘大呂 | 黃鐘:我國古代音樂分十二律;陰、陽各六律。其為六種陽律的第一律;聲調(diào)最洪大、響亮;大呂: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四律。舊時形容音樂或文辭正大、莊嚴(yán)、高妙。 |
耳聽是虛,眼見為實 | 虛:虛假。聽到的不足信,親眼看到的才真實可靠。 |
面紅過耳 | 形容因激動、窘迫、發(fā)怒或羞漸而臉色漲紅的樣子。 |
如雷貫耳 | 貫:穿透。響亮得像雷聲傳進(jìn)耳朵里。形容人的名聲大。 |
方面大耳 | 方臉盤,大耳朵。舊指富貴相。 |
馬耳春風(fēng) | 見“馬耳東風(fēng)”。 |
開門揖盜 | 揖:打拱;表示歡迎。開門請強(qiáng)盜進(jìn)來。比喻引進(jìn)壞人;招來禍患。 |
耳食之論 | 形容聽來的沒有確鑿根據(jù)的言論。亦作“耳食之談”、“耳食之言”、“耳食之見”、“耳食之學(xué)”。 |
耳聞目睹 | 聞;聽見;睹:看見。親耳聽見親眼看到。 |
耳不忍聞 | 不忍心聽,形容情景十分凄慘。 |
口耳之學(xué) | 指只知道耳朵進(jìn)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見,而沒有真正的學(xué)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