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峙淵渟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見“岳鎮淵渟”。
出處南朝·梁·蕭綸《隱居貞白先生陶君碑》“行仁蹈義,岳峙淵渟。”
例子岳峙淵渟真磊落,天心民意要同符。柳亞子《十月六日題毛主席之繪像》詩
基礎信息
拼音yuè zhì yuān zī
注音ㄩㄝˋ ㄓˋ ㄩㄢ ㄗ
繁體嶽峙淵渟
感情岳峙淵渟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岳峙淵渟的意思解釋、岳峙淵渟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淵不兩蛟 | 比喻兩雄不能并立。 |
萬丈深淵 | 淵:深潭。很深的水潭。比喻十分不利的處境。 |
三山五岳 | 泛指名山;也指各地。 |
不啻天淵 | 不啻:無異于。淵:深潭。無異于從云天之上到深潭之底。比喻差別極大。 |
不測之淵 | 測:測量,估計;淵:深潭。不可測量的深淵。比喻危險的境地。 |
叢雀淵魚 | 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趕到敵人方面去。語本《孟子·離婁上》:“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雀)者,鹯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 |
臨淵結網 | 淵:深潭。臨到潭邊才編織漁網。比喻空懷壯志,不如實實在在地付諸于行動。 |
臨淵羨魚 | 臨:面對;淵:深水;潭;羨:希望得到。面對著深水潭;希望得到魚。比喻只有愿望和空想;而無實際行動;仍不能如愿以償。 |
為淵驅魚 | 原比喻殘暴的統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敵方。現比喻不會團結人;把一些本來可以團結過來的人趕到敵對方面去。 |
為淵驅魚,為叢驅爵 | 比喻為政不善,人心渙散,使百姓投向敵方。爵,通“雀”。 |
為淵驅魚,為叢驅雀 | 比喻為政不善,人心渙散,使百姓投向敵方。同“為淵驅魚,為叢驅爵”。 |
九旋之淵 | 九:多數;旋:旋窩;淵:深淵。旋窩多的深淵。比喻智謀深廣。 |
冰潔淵清 | 猶冰清玉潔。 |
判若天淵 | 相差懸殊;像天上和深淵那樣不同。 |
加膝墜淵 | 喜歡就抱在膝上,不喜歡就推到深水里。比喻用人愛憎無常。 |
四山五岳 | 泛指四面八方各個地區。 |
天淵之別 | 天和地,一極在上,一極在下。比喻差別極大。 |
天淵之隔 | 淵:深水潭。形容相隔極遠,差別很大。 |
如臨深淵 | 臨:靠近;淵:深水坑。如同處于深淵邊緣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極為謹慎。 |
學識淵博 | 指學識深而且廣。 |
家學淵源 | 家學:家傳的學問;淵源:水源;這里指根源。家世相傳的學問有根源。形容出身于書香門弟;學問扎實;學有根底。 |
察見淵魚 | 淵:深潭。能看清深水中的魚。比喻為人過于精明。 |
寸指測淵 | 以一寸之指而測深淵。比喻淺學不能探明深理。 |
山峙淵渟 | 山立水聚。比喻端莊凝重的風度。 |
岳岳磊磊 | 卓立不群。 |
岳岳犖犖 | 卓絕貌。 |
岳鎮淵渟 | 岳,亦寫作“岳”。謂如山岳屹立,如淵水停滯。本用以形容軍隊穩定,不可動搖。《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爾乃回輿駐罕,岳鎮淵渟。”李善注:“《孫子兵法》曰:‘其鎮如山,其渟如淵。’”亦作“岳峙淵渟”。后多用以形容人堅定沉著。 |
崧生岳降 | 《詩·大雅·崧高》:“崧高維岳,駿極于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毛傳:“山大而高曰崧;岳,四岳也……岳降神靈和氣,以生申甫之大功。”申,申伯;甫,甫侯,都是周宣王舅父,周朝重臣,相傳是古四岳后裔。后以“崧生岳降”稱出身高貴的大臣,或喻天賦特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