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膏澤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沐浴;比喻身受潤澤;膏澤:恩澤。指身受別人的恩惠。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樂書》:“佚能思初,安能惟始,沐浴膏澤而歌詠勤苦,非大德誰能如斯。”
基礎信息
拼音mù yù gāo zé
注音ㄇㄨˋ ㄩˋ ㄍㄠ ㄗㄜˊ
繁體沐浴膏澤
感情沐浴膏澤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受恩惠。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沐浴膏澤的意思解釋、沐浴膏澤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新沐彈冠 | 沐:洗頭發;彈冠:彈去帽子上的灰塵。剛沐浴的人一定會把衣帽收拾干凈。比喻品格高潔的人不肯屈身于污穢之地。 |
澡身浴德 | 修養身心,使純潔清白。 |
櫛霜沐露 | 迎著霜,頂著露。形容奔波勞苦。 |
膏肓泉石 | 膏肓:胸鬲之間,比喻難治的病癥。形容熱愛山林泉水已成為很難改變的癖好,指隱居不愿做官。 |
崗頭澤底 | 唐代極重視世族,崔、盧、李、鄭為甲門四姓,稱盧氏為崗頭盧,李氏為澤底李。泛稱豪門世族。 |
同袍同澤 | 袍:長衣服的通稱;澤:內衣。原形容士兵互相友愛,同仇敵愾。比喻共事的關系(多指軍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 |
一沐三握發 | 沐:洗頭。洗一次頭要停頓三次。形容渴求賢才,謙恭下士。 |
三浴三釁 | 釁: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 |
涸澤而漁,焚林而獵 | 涸:使水干枯;澤:聚水的洼地;焚:燒毀。把池水戽干來捕魚,將林地燒毀來打獵。比喻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 |
浴血戰斗 | 浴血:渾身是血。形容頑強地拼死戰斗。 |
櫛風沐雨 | 櫛:梳頭發;沐:洗頭發。風梳發,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顧風雨地辛苦奔波。 |
膏腴之地 | 指肥美的土地或肥沃富饒的地區。 |
袍澤之誼 | 袍澤:長袍與內衣,泛指軍隊中的同事。指軍隊中同事的交情、友誼。 |
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 | 沐:洗頭;捉:用手攥住;哺:口中含的食物。洗一次頭與吃一頓飯要停頓三次。形容渴求賢才,謙恭下士。形容為延攬賢才而忙碌。 |
刳脂剔膏 | 喻殘酷地剝削。 |
以澤量尸 | 謂尸體遍野,可以沼澤為單位計量。極言死人之多。 |
土龍沐猴 | 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其實。 |
擠牙膏 | 比喻不肯主動地談問題,擠一點說一點。 |
投膏止火 | 用油去澆滅火,火反而燒得更旺。比喻舉措失當,適得其反。 |
膏梁紈袴 | 膏梁:肥肉和細糧;紈绔:細絹做的褲子。借指富貴人家子弟。 |
三江七澤 | 泛指江河湖澤。 |
膏唇試舌 | 用膏涂嘴唇,用巾揩舌頭。比喻非常想把心里的話說出來。 |
三釁三浴 | 釁: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 |
焚林而田,竭澤而漁 | 竭:使……干涸;漁:打魚。燒毀森林捕捉野獸,排干湖水去捕捉魚。比喻只顧眼前的利益,無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 |
膏車秣馬 | 為車上油,給馬喂料。指準備起程。語出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膏吾車兮秣吾馬,從子于盤兮,終吾生以徜徉。” |
沐猴冠冕 | 猴子穿衣戴帽裝扮成人樣。比喻虛有其表而無真本領。用來諷刺投靠權勢竊據權位的人。 |
狗皮膏藥 | 中醫用狗皮膏藥消腫止痛。比喻騙人的貨色。 |
膏肓之疾 | 指不可醫治的絕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