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權辱國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喪:喪失;辱:屈辱;恥辱。喪失主權;使國家蒙受恥辱。
出處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五編第一章第一節:“一字不易地接受了璞鼎查提出的條款,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江寧條約》。”
例子清政府腐敗無能,與英法等列強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不平行條約。
基礎信息
拼音sàng quán rǔ guó
注音ㄙㄤˋ ㄑㄨㄢˊ ㄖㄨˇ ㄍㄨㄛˊ
繁體喪権辱國
正音“喪”,不能讀作“sāng”。
感情喪權辱國是貶義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辨形“喪”,不能寫作“傷”。
辨析喪權辱國和“賣國求榮”都有“出賣國家利益”的意思。但喪權辱國偏重于“喪”和“辱”;強調國家蒙受的損害之大;而“賣國求榮”偏重于“賣”和“求”;強調這種人的賣國行徑;批判這種人的卑鄙作法。
英語humiliate the country and forfeit its sovereignty
俄語национáльный позор
日語主権 (しゅけん)を失 (うしな)い國(くに)を辱(はずかし)め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喪權辱國的意思解釋、喪權辱國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天府之國 | 天府:天生的倉庫;國:地區。原指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地區。后專指四川。 |
杯酒釋兵權 | 釋: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將領的兵權。泛指輕而易舉地解除將領的兵權。 |
國中之國 | 指一個國家內不受中央政權統轄的政權或地方。 |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 一旦掌了權,就發號施令,指手畫腳。 |
經幫緯國 | 經、緯:本指絲織物的縱線和橫線,引申為治理、規劃;邦:國家。指治理國家。 |
失魂喪膽 | 形容極度恐慌。 |
不辱使命 | 辱:辜負,玷辱。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 |
以權謀私 | 以:憑借;權:權力;權勢;謀:謀求;謀取;私:私利。憑著權利謀取私利。 |
有權有勢 | 勢:地位和權力。既有權力,又有地位。 |
禍國誤民 | 禍:禍害;誤:誤導,耽誤。指危害國家,誤導人民。 |
國泰民安 | 泰:太平。國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國無寧日 | 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 |
共商國是 | 國是:國事;國家的大政方針。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國家,使國家安定穩固。 |
敗德辱行 | 敗壞道德和操守。 |
經國之才 | 指治理國家的才干。 |
濫用職權 | 指過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權力。 |
國士無雙 | 國士:國中杰出的人物。指國中獨一無二的人才。 |
有國難投 | 有國家卻不能回去。 |
尾生喪身 | 傳說魯國人尾生與一女子相約在橋下會面,水漲,尾生不愿失信,抱著橋柱被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約,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 |
民生國計 | 國家經濟和人民生活。 |
亡魂喪膽 | 形容驚慌恐懼到極點。 |
里通外國 | 里通:暗中勾結。與國外反動勢力暗中勾結;盜賣本國的情報或國家利益。 |
入國問俗 | 國:原指都城,后多指國家。到別的國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風俗習慣。 |
喪心病狂 | 喪:喪失;失去;心:指理智;狂:瘋狂。喪失理智;像發了瘋一樣。形容言行昏亂或兇殘到了極點。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提高自身修養,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區,最后使全國安寧 |
敵國外患 | 指來自敵對國家的侵略騷擾。 |
降志辱身 | 降:壓抑;減損。壓抑自己的意志;降低自己的身份;多指違心地混跡于世俗或委曲求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