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朔餼羊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原指魯國自文公起不親到祖廟告祭,只殺一只羊應付一下。后比喻照例應付,敷衍了事。
出處《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愾羊。”
例子不過外蒙古一部分,已不啻告朔餼羊,名存實亡了。(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三十八回)
基礎信息
拼音gù shuò xì yáng
注音ㄍㄨˋ ㄕㄨㄛˋ ㄒ一ˋ 一ㄤˊ
繁體告朔餼羊
感情告朔餼羊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英語do something for form\'s sake only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告朔餼羊的意思解釋、告朔餼羊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丁寧告戒 | 丁寧;再三囑咐。指一再囑咐必須引起警覺注意。 |
三告投杼 | 比喻流言數傳能使人信而轉疑。 |
三求四告 | 再三求告。 |
上求下告 | 告:請求。指到處請求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 |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 羊肉沒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氣。比喻干了某事沒撈到好處,反壞了名聲惹來了麻煩。 |
不敢告勞 | 努力做事,不訴說自己的勞苦。比喻勤勤懇懇,不辭辛勞(多用在自己表示謙虛)。 |
與羊謀羞 | 羞:美食。要吃羊肉卻同羊商量。比喻同有利害沖突的對方謀求合作一定不會成功 |
東央西告 | 謂到處懇求。 |
東西南朔 | 指居處無定之人。同“東西南北”。 |
乞哀告憐 | 哀:憐憫;告:請求。乞求別人的憐憫和幫助。 |
買上告下 | 賄賂上司,央告下人。 |
買王得羊 | ①謂想買王獻之字,卻得到了羊欣的字。意為差強人意。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畫雖然逼真而終差一等。 |
爭雞失羊 | 比喻貪小失大。 |
亡羊之嘆 | 亡:丟失。嘆:嘆息。為丟失了羊而嘆息。比喻探索學問,徘徊歧路,結果一無所得,空留遺憾。亦作“亡羊歧路”。 |
亡羊得牛 | 丟掉羊,得到牛。比喻損失小而收獲大。 |
亡羊補牢 | 羊丟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 |
以羊易牛 | 易:更換。用羊來替換牛。比喻用這個代替另一個。 |
使羊將狼 | 將:統率,指揮。派羊去指揮狼。比喻不足以統率指揮。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駕馭強橫而有野心的人,這要壞事。 |
十羊九牧 |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 比喻眾愚不如一賢。 |
賣狗懸羊 | 猶言掛羊頭賣狗肉。意謂名不副實。 |
叱石成羊 | 一聲呼喊,居然使石頭變成了羊。比喻神奇的事情。 |
告哀乞憐 | 告:請求;乞:求,討。向別人乞求憐憫、幫助。 |
告往知來 | 告訴了這一點,就可以知道另一點。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異的關系,據此知彼。 |
告老在家 | 告老:因年老而告退;家:故鄉、故里。指因年老而辭職在故鄉安度晚年。 |
告老還鄉 | 年老辭職,回到家鄉。 |
告老還家 | 告老:因年老而告退;還:回,返;家:故鄉、故里。因年老而辭職回歸故鄉安度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