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矜勿喜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哀矜:憐憫。指對遭受災禍的人要憐憫,不要幸災樂禍。
出處春秋 魯 孔丘《論語 子張》:“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p>
例子朱自清《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我們對于她們,應有哀矜勿喜之心?!?/p>
基礎信息
拼音āi jīn wù xǐ
注音ㄞ ㄐ一ㄣ ㄨˋ ㄒ一ˇ
感情哀矜勿喜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勸誡人。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哀矜勿喜的意思解釋、哀矜勿喜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 一方面高興,一方面又害怕。 |
一悲一喜 | 既悲傷又高興。《平妖傳》二回:“表公單單一身,不勝凄慘,且喜有了性命,又得了兩件至寶,正所謂一悲一喜。” |
不矜不伐 | 矜:自夸;自大;伐:自我夸耀。不驕傲自大;不夸耀自己。 |
不矜細行 | 指不注重小事小節(jié)。 |
業(yè)業(yè)矜矜 | 小心謹慎貌。 |
樂盡哀生 | 猶言樂極生悲。 |
樂往哀來 | 歡樂逝去,悲哀到來。 |
樂極哀來 | 同“樂極則悲”。 |
樂極哀生 | 樂:快樂。歡樂過度就會招致悲哀的事情。 |
樂極生哀 | 同“樂極則悲”。 |
喬遷之喜 | 喬:喬木;枝干高大的樹木;喬遷:指鳥兒飛離幽谷;遷移到高大的樹木上去。祝賀別人遷居或升官的話。原指鳥類從山谷里飛出落在喬木上。 |
乞哀告憐 | 哀:憐憫;告:請求。乞求別人的憐憫和幫助。 |
于呼哀哉 | 于呼:感嘆詞。哉:語氣詞。原意感嘆或悲哀。又用于祭文,表示對死者的哀悼。 |
人逢喜事精神爽 | 人遇到喜慶之事則心情舒暢。 |
伐功矜能 | 伐、矜:夸耀。指吹噓自己的功勞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
先憂后喜 | 憂慮在天下人之先,歡喜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 勿:不要;為:做。不要以為是微小的壞事就可以做,不要以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 |
勿忘在莒 | 比喻不忘本。 |
勿怠勿忘 | 勿:不要;?。盒傅。煌和洝8嬲]不要懈怠,不要忘記。 |
勿藥有喜 | 勿:不要。祝賀人病愈。 |
勿謂言之不預 | 不要說事先沒有說過,表示事前已講明白。 |
勿謂言之不預也 | 以后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指把話說在前面。 |
千歡萬喜 | 形容非常高興。 |
半瞋半喜 | 瞋:通“嗔”,生氣。形容歡喜中又帶責備。 |
厭故喜新 | 討厭舊的,喜歡新的。 |
又驚又喜 | 既驚訝又高興。 |
雙喜臨門 | 謂兩年喜事一齊到來。 |
可喜可愕 | 愕:驚訝。又喜悅又驚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