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民更始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跟人民一起又有新的開端。指除舊布新。
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武帝紀》:“朕嘉唐虞而樂殷周,據舊以鑒新。其赦天下,與民更始?!?/p>
例子高陽《金色曇花》:“溥儀在不得已朕只得準如所請,于宣統九年臨朝聽政,與民更始之后,刊出應興應革諸大端共九條,作為‘宣統皇帝’與‘天下臣民’的約法。
基礎信息
拼音yǔ mín gēng shǐ
注音ㄩˇ ㄇ一ㄣˊ ㄍㄥ ㄕˇ
繁體與民更始
正音“與”,不能讀作“yù”;“更”,不能讀作“gèng”。
感情與民更始是褒義詞。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褒義。
辨形“始”,不能寫作“時”。
英語make a fresh start together with the whole nation(give the people a new deal)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與民更始的意思解釋、與民更始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與世長辭 | 世:人世;長:永遠;辭:辭別;告別。和人世永遠告別。是死的委婉語。 |
卵與石斗 | 雞蛋碰石頭。比喻自不量力,一定失敗。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
物阜民安 | 阜:豐富。物產豐富,人民安樂。 |
為民請命 | 請命:請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當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當權者陳述困難,提出要求。 |
節用裕民 | 節約用度,使人民過富裕的生活。 |
自力更生 |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獲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業發展興旺。更生:重新獲得生命。 |
患難與共 | 患難:危險艱苦的環境;與共:在一起。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 |
勞民傷財 | 勞民:使人民勞累;傷:耗費。既讓人民勞累受苦;又耗費了資財。指濫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費。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
民不畏死 | 畏:懼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氣慨。 |
命與仇謀 | 仇:仇敵。命運使自己經常與仇人打交道。形容命運不好,常遇挫折。 |
禍國誤民 | 禍:禍害;誤:誤導,耽誤。指危害國家,誤導人民。 |
國泰民安 | 泰:太平。國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半夜三更 | 三更:舊時一夜分為五更;半夜子時為三更;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
事與愿違 | 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將奪固與 | 要想得到,必先給予。固,同“姑”。 |
始終一貫 | 自始至終都一樣。 |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 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 |
熬更守夜 | 指熬夜。 |
化外之民 | 化:開化;民:民眾。文明地區以外的民眾,即沒有開化的民眾。舊時統治階級的偏見,指中國教化達不到、法律管不著的少數民族。 |
民生國計 | 國家經濟和人民生活。 |
民情物理 | 人情事理。 |
貫徹始終 | 貫徹:徹底實現或體現。指自始至終地堅持下去。 |
官偪民反 | 見“官逼民反”。 |
始作俑者 |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開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 |
殺生與奪 | 殺:叫人死;生:叫人活;與:給予;奪:剝奪。形容反動統治者掌握生死、賞罰大權。 |
善始善終 | 做事情有好的開頭;也有好的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