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于儒家重喪服之制,慎終追遠,固然是緣情制禮,寄托孝思,但圣人之教亦隨時代而變改。
2.篤初誠美慎終宜令榮業(yè)所基籍甚無竟學優(yōu)登仕攝職從政。
3.譙氏家族清明會會長、譙周第62代孫譙大德?lián)渭雷鎯x式的主祭官,帶領大家拈香進拜、行禮獻辭,并唱誦祭文,以表達后生慎終追遠,敬祖尊親之意。
4.祭奠祖先、追遠慎終,是個人的私事;服務民眾、慎用權(quán)力,是地方政府的公事。
5.旌德紀功,前王令典;慎終追遠,列代通規(guī)。
6.另一種解釋是教人慎終如始,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始終如一。
7.堅持做到慎獨慎行、慎始慎終,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好“八小時以內(nèi)”和“八小時以外”的自我監(jiān)督,有人監(jiān)督和無人監(jiān)督一個樣。
8.要怪,仇和只能怪自己不能做到慎獨慎權(quán)慎始慎終。
9.至于儒家重喪服之制,慎終追遠,固然是緣情制禮,寄托孝思,但圣人之教亦隨時代而變改。造 句 網(wǎng)
10.制度約束,讓選用干部“慎始慎終”,干部選拔任用。
11.盡管我們可以責備其不能慎始慎終,抵抗金錢利益的誘惑,自己戰(zhàn)勝自己。
1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言必信,行必果”“言行相顧,慎終猶始”。
13.大家可以驚羨,但決不可氣餒,只要你們慎終如始,不放過任何一次提高修為的時刻,屬于你們的機會早晚都會到來,但能不能抓得住,就要看你們自身的實力。
14.他沒有做到慎終如始,竟這樣荒唐可悲的過早離開了人間。
15.中國傳統(tǒng)文化強調(diào)“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后人要“報本反始”、“慎終追遠”,要“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16.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xiàn),基于上述意義,清明節(jié)因此成為華人的重要節(jié)日。
17.做人有底線、做事有原則,慎獨慎微、慎始慎終,這是對黨員領導干部為人處事的基本要求。
18.故上天以老母慈顏現(xiàn)身度眾,老母身居五老之天,瑤池閭門倚望,誓愿度盡原靈,故眾生如能慎終追遠,認母歸根,即算得道。
19.‘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何解?‘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后進于禮樂,君子也。
20.修身治國、祛病治疴也不能一蹴而就,而是穩(wěn)扎穩(wěn)打,久久為功,要求領導干部常修為官之德,常思貪腐之惡,常懷律己之心,善做善成,慎始慎終。
21.薛潮說,但上海的援建注定要堅持到最后,兩年內(nèi)始終如一,慎終若始。
22.同時,新鋼不斷打造企業(yè)文化,“革舊鼎新、慎終如始”的企業(yè)精神深入人心。
23.故上天以老母慈顏現(xiàn)身度眾,老母身居五老之天,瑤池閭門倚望,誓愿度盡元靈,故眾生如能慎終追遠,認母歸根,即算得道。
24.“兩岸本是同根生,共祭軒轅炎黃孫;清明思源植林樹,追遠慎終中華魂。
25.古人智慧中言“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就是要我們的黨員干部常懷警惕之心,慎始慎終,不忘為國為民的初心。
26.薄禮面前慎微,盛情面前慎軟,喜好面前慎讒,“隱賄”面前慎獨,“五九”面前慎終。
27.這將警示約束*記們在用人問題上慎始慎終。
28.這個莊重的祭孔大典不僅激起了他“共緬先師,追遠慎終”的情懷,更把他復雜的人生感受統(tǒng)統(tǒng)調(diào)動起來。
29.民之從事也,恒于其成事而敗之,故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
30.尊祖敬宗,慎終追遠的風俗禮儀。
31.“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良好形象的樹立需要終其一生的努力,而敗壞這種形象只須一個簡單的動作。寫好人生的“點睛”之筆,留一個完美、干凈的背影。
32.慎終追遠,天經(jīng)地義;數(shù)典忘祖,天打雷劈。
33.盡孝不單是父母在世時的事,還要做到慎終追遠。
34.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35.嘉卉六醴,果餅三牲;童子俎豆,耄耋禮容;同根一脈,兩岸祭孔;共緬先師,追遠慎終。
36.曲阜市市長江成誦讀了祭孔祭文,“同根一脈,兩岸祭孔,共緬先師,追遠慎終……”誦讀完祭文后,現(xiàn)場參加祭孔人員全部肅立向先師三鞠躬。
37.“同根一脈,兩岸祭孔,共緬先師,追遠慎終。
38.陛下又思慎終如初,長福百姓,天下幸甚。
39.“慎終”就是慎終如初,這歷來為仁人志士贊賞。
40.編筐編簍全在收口,慎終如初少敗事。
41.勝不驕,敗不餒;不畏于難,不疏于易;永不懈怠,慎終如初,方可立于不敗之地。
42.參加者經(jīng)常愿意長途跋涉好幾天,只為了前來榮耀這片土地、慶祝豐收及慎終追遠。
43.黨員干部應當帶頭文明祭奠、低碳祭掃,主動采用敬獻鮮花、植樹綠化、踏青遙祭、經(jīng)典誦讀等方式緬懷故人,弘揚慎終追遠等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44.慎終如初少敗事,久賭必輸警示人。
45.為方便民眾清明節(jié)掃墓慎終追遠,*彎花蓮縣政府將發(fā)放鮮花、毛巾、手套及礦泉水等祭祀物品,分為兩階段辦理。
46.所謂庸人者,心不存慎終之規(guī),口不吐訓格之言不擇賢以持身,不力行以自定,見小知大而不知所務,從物如流而不知所執(zhí),此則庸人也。
47.如果對臣不給臉色,不加恩禮,追問細小過失,還希望君臣同德一心,關系融洽,是很困難的(《貞觀政要集校》卷十《論慎終》)。
48.承先輩嘉言遺風,撫今思昔;繼前賢懿德亮節(jié),慎終追遠。
49.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50.報道說,澎湖人在冬至日,宗祠、家廟會由輪值的值年祭者,循傳統(tǒng)祭祖,表達慎終追遠之意,還會申報新婚、新丁等,以象征承先啟后,繼往開來。
51.南都訊國臺辦發(fā)言人楊毅在27日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追遠慎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望*彎方面能夠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同意林毅夫夫婦回鄉(xiāng)探親,掃墓祭祖。
52.防意如城,遠離腐敗筑堤壩;慎終如始,恪守桑榆重晚節(jié)。
53.工作已經(jīng)進行到快要收尾的時候,這當口更要認真對待,要慎終如始,否則就會功虧一簣。
54.必須常敲安全之鐘、長記事故之痛,吸取教訓始終警鐘長鳴,居安思危做到慎始慎終。
55.在廉潔自律上警鐘長鳴、慎始慎終。
56.鏟平的是墳頭,根絕的是慎終追遠的傳統(tǒng),帶來的是世道澆漓,實現(xiàn)的是權(quán)力再次成功地踐踏普通人的尊嚴。
57.如果自覺做到嚴以律己,警惕誘餌;如果始終保持兩袖清風,廉潔奉公;如果一絲不茍慎獨慎微,慎終如初,他甚至可能成為和黎劍一樣的公安戰(zhàn)線先進模范。
58.慎始慎終慎獨慎微,守章守紀守法守規(guī)。
59.愿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
60.河南大學教授劉坤太認為,清明節(jié)除了傳統(tǒng)祭祖之外,同樣可以通過詩會、酒會、書畫會等方式來慎終思遠、追憶先賢,或者尋根、姓氏尋親等活動。
61.這一獨特文化現(xiàn)象也反映了古代儒家慎終追遠的孝道觀念和靈魂不滅的鬼神信仰,反映了古代道教“長生久視”和佛教輪回報應的宗教觀念。
62.還有一些人,并不像氏族或是百姓一樣慎終追遠入土為安地找地方下葬,而是死后隨便將尸體在曠野中一丟,任憑野狗豺狼吞食。
63.除了*彎民眾素有清明祭祖、慎終思遠的傳統(tǒng),二十九日適逢*彎地區(qū)領導人選后的第一個星期六,交通便利恐怕也是一大誘因。
64.可以說,作為祭祀孔子的廟宇和禮樂教化的場所,孔廟是中國文化一脈傳承、連綿不息的具體象征,更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崇德報功優(yōu)良傳統(tǒng)的集中體現(xiàn)。
65.秋風送爽,舉世歡騰,同根一脈,兩岸祭孔,共緬先師,追遠慎終,萬里神州,普天同慶,天地人和,同心同德,國泰民安,中華振興。
66.但同時還要做到善始善終、慎終若始,避免因“一招不慎”而使良好的開局毀于一旦。
67.墓碑上除刻有“升降拜跪達天恩,慎終追思酬明德”的陰體對聯(lián),和一塊刻有“佑啟后人”的陽體字橫批之外,就只有一幅鏤空的銅錢圖案。
68.中國人特重孝道,其慎終追遠的精神,與地藏法門有所吻合。
69.慎始勿被蠅頭小利所惑慎終勿讓正氣名節(jié)不保。
※ "慎終"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