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州王氏,本聚居相州,但入清以后,人口急劇膨脹,特別是江南左布政使王锳之后,子孫尤其旺盛,其孫王枟,光兒子就生了十七個,不得不析居各地。
2.行三反五反,斬天津知府劉青山、河北承宣布政使張子善等以清吏治,天下安定。
3.庫吏援引舊例,說這筆錢理應歸新任布政使,而不應附列官簿。
4.公元1413年3月3日,在威嚴的紫禁城中,明成祖朱棣以一紙詔書告諭天下:設立貴州布政使司。
5.因之以禮神,是光孝德;用之以布政,蓋稱視朔,先王所以厚人倫感天地者也。
6.嘉靖十一年(1532)云南布政使高公韶修《云南通志》時,他正在大理,高公韶聘請他至昆明參加修志,住在武侯祠里。
7.署衙大門面南,在中軸線上設有紫薇堂、風云堂等建筑,北面是甘肅布政使署后花園,曾有承流閣、豁然亭、澄觀亭等亭臺樓閣,就有魏光燾題聯。
8.鳳陽知府、布政使、按察使以及班操軍等一干文武趕忙勸諫,路大人,不可盲動啊,城外消息暫時還不清楚。
9.后任山東布政司參政僉事,為政清廉正直。
10.可惜都被鰲山衛以及浮山所的各層軍官,還有即墨縣、萊州府甚至是山東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的各級官員霸占了,又有兵備道的各級官員分一杯羹。
11.周道登蘇州吳江人,他選擇從天津坐船走水路歸鄉,一行人沿運河一路行到臨清州,臨清州隸屬山東布政使司東昌府,位于山東西北部,與河北隔衛運河相望。
12.在對待印第安人的問題上,他以強硬態度對抗批評者,宣布政令強迫東部各印第安部落遷徙至密西西比河以西,將空出的未開墾土地向移民開放。
13.民國初年,順德學者鄧實獲得一個殘本的《江寧布政使刻違礙書目》,視如拱璧,將其刊印于《國粹叢書》中。
14.正這紛華靡麗當兒,忽見一個太監匆匆送入一封安徽布政司使電奏的警報來。
15.歷任光祿寺卿、太常寺卿,長蘆鹽政,山東按察使,河南布政使,陜西巡撫,閩浙總督,軍機大臣,文學家。
16.1902年初,因市面制錢缺少,不敷周轉,由江西布政局飭江西厘金局籌撥資本銀80萬兩,在南昌成立江西官錢局。
17.地方官呢?只有總督、巡撫、藩臺(布政使)、臬臺(按察使)可以直接向政府講話,道及以下的府、縣,都不能專折言事了。
18.禮部尚書那數萬字的慷慨激昂,一下子將浙江全省上至巡撫、布政使,下至知州、知縣參了個夠,仔細計算下來,浙江全省有半數以上官員要被撤職查辦。
19.明嘉靖年間高中進士,歷任廣東按察使,云南、江西布政使,后晉升南京刑部侍郎,轉北直戶部右侍郎。
20.明,滄州屬北平行中書省,后改為北平布政司.
21.爾孫祖堯,乃監提舉銜山東候補布政司經歷孫慎修之祖父,錫光有慶,樹德務滋。
22.道光皇帝以“*彎軍功保舉”為由,特授郭志珩為福建布政使司經歷,敕授儒林郎,后歷任福建長汀、上杭、建寧、泰寧四縣知縣,晉升為福建平潭海防同知。
23.他還與江寧布政使陳奉茲同游瞻園,見到這個江南名園“四十年來古松死,三品石徙金壇縣”,感嘆“人事興衰變倏忽,古跡消磨多慨慷”。
24.明朝期間為山西布政司平陽府吉州,轄鄉寧1縣.
※ "布政"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