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討了產險公司在資本和收益雙重約束條件下的承保決策問題。
2.1999年,該書出了增訂本,對一些重大理論和政策問題作了更深入闡述。
3.不言而喻,注重務實的和強調意識形態的兩大營壘還會在重大政策問題上爭吵不休.
4.由此,建立了一個求解非線性多目標群體決策問題的收斂的交互規劃算法。
5.尚未作適應化修改的條例涉及法律和政策問題,須再審慎考慮。
6.針對一類指標值和指標權重值均為語言評價信息的多指標決策問題,給出了一種決策分析方法。
7.而策問大多只是泛泛而論,并不能真正切中時弊。
8.下車伊始,考試觀風,發策問弊,嚴察吏治,尊賢任能,革除貪墨,雷厲風行。
9.二層決策系統包含著兩個最優化決策問題,其中上層決策問題的目標值是由下層決策的解所隱含地確定的。
10.殿試,亦稱廷試,由皇帝對會試錄取的貢士在殿廷上親自發策問。
11.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出自:宋·蘇軾《私試策問》身:自己。人:別人。蘇軾?
12.另外一些常見的學習類型不是被設計用于為輸入創建分類,而是作出決定;它們統稱決策問題。
13.決策問題中有一類用于理解的通用框架借用了一個經濟學概念,稱作效用函數。
14.莫斯科強調指出,以色列沒有資格來討論蘇聯的移民政策問題.
15.目的針對外來孕產婦平產政策問題開展研究,以提高對外來孕產婦保健的管理能力。
16.最高一級考試是“殿試”,也叫“廷試”,由皇帝親自主持考試,考策問,考中者統稱“進士”。
17.美國當時因為西班牙對古巴的殖民政策問題而與西班牙發生沖突.
18.所以說在美國,我們是通過大選和改建政府來決定政策問題的。
19.大家熟悉的董仲舒是歷史上的大儒,在一次漢武帝舉行的“策問”中,他的“天人三策”應對如響,自此迎來了“經、政合璧”的蜜月時光。
20.通過制度體系框架的構建,歸納出北京近郊區失地農民政策問題解決的思路。
21.但在以往的多邊貿易談判中,農產品貿易政策問題大部分沒有涉及.
22.文人不但因詩作傷時感懷而得禍,因出試題、試卷文字、考試策問語得禍,因表章文字音近涉嫌得禍,還因引用古書犯諱而得禍。
23.在朝鮮語詞匯發展史的研究中,至今還遺留著諸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其中有的是語言觀念問題,有的是研究視覺問題,有的則是語言政策問題。
24.冬,十月,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上親策問以古今治道,對者百馀人。
25.處理辦法:不再賭咒發誓,在政策問題上不要矯枉過正,人們自然也就不會追究那莫名其妙的“人人都能來兩口”了。
26.論文的案例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的公共政策問題:一是國企改制問題,二是價格干預問題,三是城市規劃問題。
27.其次,提出了基于屬性效用函數估計的學習樣本構造方法,從決策問題本身抽取學習樣本。
※ "策問"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