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
詞語解釋
遺址
古人遺留下來的城堡、村落或寺廟等建筑基地。
例古城遺址。
英ruins; relics;
引證解釋
亦作“遺阯”。指年久被毀的建筑物所在的地方。
引晉?王嘉 《拾遺記·前漢下》:“今臺無遺址,溝池已平。”
唐?劉禹錫 《山陽城賦》序:“山陽 故城,遺址數雉,四百之運,終於此墟。”
宋?梅堯臣 《和劉原父舍人樂郊詩》:“舊池堙猶窳,遺址巋不平。”
清?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京師 廣安門 內 慈仁寺,乃古 雙松寺 遺阯。”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二二章:“北磨石岔 一條小溪旁邊,有一座茅棚的遺址。”
國語辭典
遺址
過去人類活動的地方,留下遺物和遺跡。經發掘后,可供考古學家研究之地。如遺址"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12dc01cead>周口店遺址、遺址"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9c0e5465>半坡遺址等。
網絡解釋
遺址
遺址,從歷史、審美、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人類工程或自然與人聯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遺址是指人類活動的遺跡,屬于考古學概念。遺址的特點表現為不完整的殘存物,具有一定的區域范圍,很多史前遺址、遠古遺址多深埋地表以下。如寶雞北首嶺遺址(距今7100_+140年)、西安半坡遺址(距今6000多年),烽火臺等。
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正式實施,規定遺址標準英文名為Ruins。
最近近義詞查詢:遺址的近義詞(yí zhǐ)推導的近義詞(tuī d?o)依次的近義詞(yī cì)聰明的近義詞(cōng míng)作者的近義詞(zuò zhě)抽象的近義詞(chōu xiàng)光榮的近義詞(guāng róng)惡魔的近義詞(è mó)玉體的近義詞(yù tǐ)假如的近義詞(ji? rú)幫襯的近義詞(bāng chèn)來年的近義詞(lái nián)顧慮重重的近義詞(gù lǜ chóng chóng)病毒的近義詞(bìng dú)改進的近義詞(g?i jìn)不錯的近義詞(bù cuò)失計的近義詞(shī jì)放蕩不羈的近義詞(fàng dàng bù jī)振奮的近義詞(zhèn fèn)雄糾糾的近義詞(xióng jiū jiū)周身的近義詞(zhōu shēn)大聲疾呼的近義詞(dà shēng jí hū)抱怨的近義詞(bào yuàn)違反的近義詞(wéi f?n)神機妙算的近義詞(shén jī miào suàn)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