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
詞語解釋
太陽
地球等行星圍繞它公轉的恒星,是由本身引力吸引在一起的直徑為 1.4×10 6 公里的氣體球,其內(nèi)部深處熱核反應把氫聚變?yōu)楹ざ尫懦瞿芰俊?/p>
例太陽升。太陽落。
英sun; sol;
中醫(yī)。
英Taiyang;
經(jīng)外穴名。
即顳颥。
引證解釋
日的通稱。
引《漢書·元帝紀》:“是以氛邪歲增,侵犯太陽,正氣湛掩,日久奪光。”
顏師古 注:“太陽,日也。”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指太陽光。
引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太陽曬著,風吹著,雨淋著。”
旺盛的陽氣。
引《尚書大傳》卷五:“遂人 以火紀;火,太陽也。”
漢?董仲舒 《春秋繁露·陰陽終始》:“故至春少陽,東出就木,與之俱生;至夏太陽,南出就火,與之俱煖。”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yǎng)生論》:“咀嚼英華,呼吸太陽。”指太陽穴。參見“太陽穴"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16958b0820>太陽穴”。
引《紅樓夢》第五二回:“只是太陽還疼。”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他完全變了,變成個癟太陽,嘬腮梆,而棱角分明的臉。”
國語辭典
太陽
恒星之一,半徑約為七十萬公里,距地球約一億五千萬公里,地球與其他行星繞其公轉。為氣態(tài)天體,表面溫度約為攝氏五千五百度,中心溫度估計超過攝氏一千五百萬度,足以進行核反應。
太陽穴的簡稱。
引《醒世恒言·卷一四·鬧樊樓多情周勝仙》:「你道好巧!去那女孩兒太陽上打著。大叫一聲,匹然倒地。」
《紅樓夢·第五二回》:「晴雯自拿著一面靶兒鏡貼在兩太陽上。」經(jīng)穴名。如手太陽小腸經(jīng)、足太陽膀胱經(jīng)。
網(wǎng)絡解釋
太陽 (太陽系的中心天體)
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占有太陽系總體質(zhì)量的99.86%。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體以及星際塵埃等,都圍繞著太陽公轉,而太陽則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
太陽是位于太陽系中心的恒星,它幾乎是熱等離子體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太陽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10?)千米,相當于地球直徑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其質(zhì)量大約是2×103?千克(地球的330000倍)。從化學組成來看,現(xiàn)在太陽質(zhì)量的大約四分之三是氫,剩下的幾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鐵和其他的重元素質(zhì)量少于2%,采用核聚變的方式向太空釋放光和熱。
太陽目前正在穿越銀河系內(nèi)部邊緣獵戶臂的本地泡區(qū)中的本星際云。在距離地球17光年的距離內(nèi)有50顆最鄰近的恒星系(與太陽距離最近的恒星是稱作比鄰星的紅矮星,大約4.2光年)。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光譜為G2V),黃矮星的壽命大致為100億年,目前太陽大約45.7億歲。 在大約50至60億年之后,太陽內(nèi)部的氫元素幾乎會全部消耗盡,太陽的核心將發(fā)生坍縮,導致溫度上升,這一過程將一直持續(xù)到太陽開始把氦元素聚變成碳元素。雖然氦聚變產(chǎn)生的能量比氫聚變產(chǎn)生的能量少,但溫度也更高,因此太陽的外層將膨脹,并且把一部分外層大氣釋放到太空中。當轉向新元素的過程結束時,太陽的質(zhì)量將稍微下降,外層將延伸到地球或者火星目前運行的軌道處(這時由于太陽質(zhì)量的下降,這兩顆行星將會離太陽更遠)。
太陽 (詞語)
“太陽(Tài yáng)”是日的常稱,與之相對的是太陰(月亮)。
太陽是太陽系里唯一的恒星;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太陽系內(nèi)的地球和銀河系恒星,并從它那里得到光和熱。
相關成語
- tài píng gǔ太平鼓
- sòng tài zǔ宋太祖
- tài cháng太常
- l?o tài tài老太太
- tài píng lìng太平令
- tài tài太太
- tài píng jūn太平軍
- shěn dōng yáng沈東陽
- yáng chūn陽春
- tài píng dào太平道
- tài zǐ太子
- tài píng d?o太平島
- zhuì shí tài cāng贅食太倉
- tài píng cè太平策
- tài píng太平
- yáng guāng陽光
- tài yáng太陽
- tài píng chē太平車
- ōu yáng歐陽
- tài píng fǔ太平斧
- tài píng què太平雀
- tài píng mén太平門
- tài píng jiān太平間
- lǐ dōng yáng李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