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周書 > 周書·列傳·卷三十四

      周書·列傳·卷三十四

      令狐德棻

      原文

      趙善元定楊摽裴寬楊敷韓盛

      趙善字僧慶,太傅、楚國公貴之從祖兄也。祖國,魏龍驤將軍、洛州刺史。父更,安樂太守。

      善少好學,涉獵經史,美容儀,沉毅有遠量。永安初,爾朱天光為肆州刺史,辟為主簿,深器重之。天光討邢杲及萬俟丑奴,以善為長史。軍中謀議,每參預之。天光為關右行臺,表善為行臺左丞,加都督、征虜將軍。普泰初,賞平關、隴之功,拜驃騎將軍、大行臺、散騎常侍,封山北縣伯,邑五百戶。俄除持節、東雍州諸軍事、雍州刺史。天光東拒齊神武于韓(令)陵,善又以長史從。及天光敗見殺,善請收葬其尸,齊神武義而許之。

      賀拔岳總關中兵,乃遣迎善,復以為長史。岳為侯莫陳悅所害,善共諸將翊戴太祖,仍從平悅。

      魏孝武西遷,除都官尚書,改封襄城縣伯,增邑五百戶。頃之,為北道行臺,與儀同李虎等討曹泥,克之。遷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尚書右仆射,進爵為公,增邑并前一千五百戶。

      大統三年,轉左仆射,兼侍中,監著作,領太子詹事。善性溫恭,有器局,雖位居端右,而逾自謙退。其職務克舉,則曰某官之力;若有罪責,則曰善之咎也。時人稱其公輔之量。太祖亦雅敬重焉。

      九年,從戰邙山,屬大軍不利,善為敵所獲,遂卒于東魏。建德初,朝廷與齊通好,齊人乃歸其柩。其子絢表請贈謚。詔贈大將軍、大都督、岐宜寧豳四州諸軍事、岐州刺史。謚曰敬。子度,字幼濟,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度弟絢,字會績,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淅資二州刺史。

      元定字愿安,河南洛陽人也。祖比頹,魏安西將軍、務州刺史。父道龍,征虜將軍、鉅鹿郡守。

      定惇厚少言,內沉審而外剛毅。永安初,從爾朱天光討關隴群賊,并破之。除襄(虜)〔威〕將軍。及賀拔岳被害,定從太祖討侯莫陳悅,以功拜平遠將軍、步兵校尉。魏孝武西遷,封高邑縣男,邑二百戶。從擊潼關,拔回洛城,進爵為伯,增邑三百戶,加前將軍、太中大夫。從擒竇泰,復弘農,破沙苑,戰河橋,定皆先鋒,當其前者,無不披靡。以前后功,累遷都督、征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帥都督,增邑三百戶。邙山之役,敵人如堵,定奪矛沖之,殺傷甚眾,無敢當者。太祖親觀之,論功為最,賞物甚厚。十三年,授河北郡守,加大都督、通直散騎常侍,增邑通前一千戶。定有勇略,每戰必陷陣,然未嘗自言其功。太祖深重之,諸將亦稱其長者。十五年,遷使持節、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為公。魏廢帝二年,以宗室,進封建城郡王。(二)年,行周禮,爵隨例改,封長湖郡公。世宗初,拜岷州刺史。威恩兼濟,甚得羌豪之情。先時生羌據險不賓者,至是并出山谷,從征賦焉。及定代還,羌豪等感戀之。保定中,授左宮伯中大夫。久之,轉左武伯中大夫,進位大將軍。

      天和二年,陳湘州刺史華皎舉州歸梁,梁主欲因其隙,更圖攻取,乃遣使請兵。詔定從衛公直率眾赴之。梁人與華皎皆為水軍,定為陸軍,直總督之,俱至夏口。而陳郢州堅守不下。直令定率步騎數千圍之。陳遣其將淳于量、徐度、吳明徹等水陸來拒。量等以定已度江,勢分,遂先與水軍交戰。而華皎所統之兵,更懷疑貳,遂為陳人所敗。皎得脫身歸梁。定既孤軍懸隔,進退路絕,陳人乘勝,水陸逼之。定乃率所部斫竹開路,且行且戰,欲趣湘州,而湘州已陷。徐度等知定窮迫,遣使偽與定通和,重為盟誓,許放還國。定疑其詭詐,欲力戰死之。而定長史〔長〕孫隆及諸將等多勸定和,定乃許之。于是與度等刑牲歃血,解仗就船。遂為度等所執,〔所部〕眾軍亦被囚虜,送詣丹陽。居數月,憂憤發病卒。子樂嗣。

      楊摽字顯進,正平高涼人也。祖貴、父猛,并為縣令。

      摽少豪俠有志氣。魏孝昌中,爾朱榮殺害朝士,大司馬、城陽王元徽逃難投摽,摽藏而免之。孝莊帝立,徽乃出,復為司州牧。由是摽以義烈聞。擢拜伏波將軍、給事中。元顥入洛,孝莊欲往晉陽就爾朱榮,詔摽率其宗人收船馬渚。摽未至,帝已北度太行,摽遂匿所收船,不以資敵。及爾朱榮奉帝南討,至馬渚,摽乃具船以濟王師。顥平,封肥如五百戶,加鎮遠將軍、步兵校尉,行濟北郡事。進都督、平東將軍、太中大夫。

      從魏孝武入關,進爵為侯,增邑八百戶,加撫軍、銀青光祿大夫。時東魏遷鄴,太祖欲知其所為,乃遣摽間行詣鄴以觀察之。使還,稱旨,授通直散騎常侍、車騎將軍。稽胡恃險不賓,屢行抄竊,以摽兼黃門侍郎,往慰撫之。摽頗有權略,能得邊情,誘化酋渠,多來款附,乃有隨摽入朝者。

      時弘農為東魏守,摽從太祖攻拔之。然自河以北,猶附東魏。摽父猛先為邵郡白水令,摽與其豪右相知,請微行詣邵郡,舉兵以應朝廷。太祖許之。摽遂行,與土豪王覆憐等陰謀舉事,密相應會者三千人,內外俱發,遂拔邵郡。擒郡守程保及令四人,并斬之。眾議推摽行郡事,摽以因覆憐成事,遂表覆憐為邵郡守。以功授大行臺左丞,率義徒更為經略。于是遣諜人誘說東魏城堡,旬月之間,正平、河北、南(涉)〔汾〕、二絳、建州、(大)〔太〕寧等城,并有請為內應者,大軍因攻而拔之。以摽行正平郡事,左丞如故。齊神武敗于沙苑,其將韓軌、潘洛、可朱渾元等為殿,摽分兵要截,殺傷甚眾。東雍州刺史馬恭懼摽威聲,棄城遁走。摽遂移據東雍州。

      太祖以摽有謀略,堪委邊任,乃表行建州事。時建州遠在敵境三百余里,然摽威恩夙著,所經之處,多并贏糧附之。比至建州,眾已一萬。東魏刺史車折于洛出兵逆戰,摽擊敗之。又破其行臺斛律俱步騎二萬于州西,大獲甲仗及軍資,以給義士。由是威名大振。東魏遣太保侯景攻陷正平,復遣行臺薛循義率兵與斛律俱相會,于是敵眾漸盛。摽以孤軍無援,且腹背受敵,謀欲拔還。恐義徒背叛,遂偽為太祖書,遣人若從外送來者,云已遣軍四道赴援。因令人漏泄,使所在知之。又分土人義首,令領所部四出抄掠,擬供軍費。摽分遣訖,遂于夜中拔還邵郡。朝廷嘉其權以全軍,即授建州刺史。

      時東魏以正平為東雍州,遣薛榮祖鎮之。摽將謀取之,乃先遣奇兵,急攻汾橋。榮祖果盡出城中戰士,于汾橋拒守。其夜,摽率步騎二千,從他道濟,遂襲克之。進驃騎將軍。既而邵郡民以郡東叛,郡守郭武安脫身走免。摽又率兵攻而復之。轉正平郡守。又擊破東魏南絳郡,虜其郡守屈僧珍。錄前后功,別封合陽縣伯,邑五百戶。

      邙山之戰,摽攻拔柏谷塢,因即鎮之。及大軍不利,摽亦拔還。而東魏將侯景率騎追摽,摽與儀同韋法保同心抗御,且前經十數里,景乃引退。太祖嘉之,賜帛三百疋。復授建州刺史,鎮車箱。摽久從軍役,未及葬父,至是表請還葬。詔贈其父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晉州刺史,贈其母夏陽縣君,并給儀衛。州里榮之。

      及齊神武圍玉壁,別令侯景趣齊子嶺。摽恐入寇邵郡,率騎御之。景聞摽至,斫木斷路者六十余里,猶驚而不安,遂退還河陽,其見憚如此。十二年,進授大都督,加晉建二州諸軍事。又攻破蓼塢,獲〔東〕魏將李顯,進儀同三司。尋遷開府,復除建州邵郡河內汲郡黎陽等諸軍事,領邵郡。十六年,大軍東討,授大行臺尚書,率義眾先驅敵境,攻其四戍,拔之。時以齊軍不出,乃追摽還。并肥如、合陽二邑,合一千八百戶,改封華陽縣侯。又于邵郡置邵州,以摽為刺史,率所部兵鎮之。

      保定四年,遷少師。其年,大軍圍洛陽,詔摽率義兵萬余人出軹關。然摽自鎮東境二十余年,數與齊人戰,每常克獲,以此遂有輕敵之心。時洛陽未下,而摽深入敵境,又不設備。齊人奄至,大破摽軍。摽以眾敗,遂降于齊。摽之立勛也,有慷慨壯烈之志,及軍敗,遂就虜以求茍免。時論以此鄙之。朝廷猶錄其功,不以為罪,令其子襲爵。

      摽之敗也,新平郡守韓盛亦于洛陽戰沒。

      盛字文熾,南陽(渚)〔堵〕陽人也。五世祖遠,為鄭縣令,因徙居京兆之渭南焉。曾祖良,舉秀才,奉朝請、姑臧令。祖與,魏儻城郡守,贈直州刺史。父先藻,安夷鄜城二郡守,贈鎮遠將軍、義州刺史。

      盛幼有操行,涉獵經史,兼善騎射,膂力過人。魏大統初,起家開府行參軍。轉參軍事。從李遠積年征討,每有戰功。累遷至都督、輔國將軍、中散大夫、帥都督、持節、平東將軍、太中大夫、銀青光祿大夫、大都督。明帝二年,封臨湍縣子,邑三百戶。保定四年,授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虞部下大夫,出為新平郡守。居官清靜,嚴而不殘,矜恤孤貧,抑挫豪右,賊盜止息,郡治肅然。尋以本官從晉公護東討,于洛陽戰沒。贈淅洛義三州刺史,謚曰壯。子謙嗣。官至大都督。

      盛二兄,德輿、仲恭。德輿姿貌魁杰,有異常人。歷官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通洛慈澗防主、邵州刺史、任城縣男。仲恭美容儀,澹于榮利。郡累辟為功曹、中正。仲恭答曰:“第五之號,豈減驃騎乎!”后歷廣原、靈原、新豐三縣令,所在皆有聲績。有八子,并有志操。少子紉約,后最知名。裴寬字長寬,河東聞喜人也。祖德歡,魏中書郎、河內郡守。父靜慮,銀青光祿大夫,贈汾州刺史。

      寬儀貌瑰偉,博涉群書,弱冠為州里所稱。與二弟漢、尼是和知名。親歿,撫弟以篤友聞。滎陽鄭孝穆常謂從弟文直曰:“裴長寬兄弟,天倫篤睦,人之師表。吾愛之重之。汝可與之游處。”年十三,以選為魏孝明帝挽郎,釋褐員外散騎侍郎。魏孝武末,除廣陵王府直兵參軍,加寧朔將軍、員外散騎常侍。及孝武西遷,寬謂其諸弟曰:“權臣擅命,乘輿播越,戰爭方始,當何所依?”諸弟咸不能對。寬曰:“君臣逆順,大義昭然。今天子西幸,理無東面,以虧臣節。”乃將家屬避難于大石巖。獨孤信鎮洛陽,始出見焉。

      時汾州刺史韋子粲降于東魏,子粲兄弟在關中者,咸已從坐。其季弟子爽先在洛,窘急,乃投寬。寬開懷納之。遇有大赦,或傳子爽合免,因爾遂出。子爽卒以伏法。獨孤信召而責之。寬曰:“窮來見歸,義無執送。今日獲罪,是所甘心。”以經赦宥,遂得不坐。

      大統五年,授都督、同軌防長史,加征虜將軍。十三年,從防主韋法保向潁川,解侯景圍。景密圖南叛,軍中頗有知者。以其事計未成,外示無貳,往來諸軍間,侍從寡少。軍中名將,必躬自造,至于法保,尤被親附。寬謂法保曰:“侯景狡猾,必不肯入關。雖托款于公,恐未可信。若仗兵以斬之,亦一時之計也。如曰不然,便須深加嚴警,不得信其誑誘,自貽后悔。”法保納之,然不能圖景,但自固而已。

      十四年,與東魏將彭樂、〔樂〕恂戰于新城,因傷被擒。至河陰,見齊文襄。寬舉止詳雅,善于占對,文襄甚賞異之。謂寬曰:“卿三河冠蓋,材識如此,我必使卿富貴。關中貧(校)〔狹〕,何足可依,勿懷異圖也。”因解鎖付館,厚加其禮。寬乃裁臥氈,夜縋而出,因得遁還,見于太祖。太祖顧謂諸公曰:“被堅執銳,或有其人,疾風勁草,歲寒方驗。裴長寬為高澄如此厚遇,乃能冒死歸我。雖古之竹帛所載,何以加之!”乃手書署寬名下,授持節、帥都督,封夏陽縣男,邑三百戶,并賜馬一疋、衣一襲,即除孔城城主。

      十六年,遷河南郡守,仍鎮孔城。尋加撫軍、大都督、通直散騎常侍。魏廢帝元年,進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孝閔帝踐阼,進爵為子。寬在孔城十三年,與齊洛州刺史獨孤永業相對。永業有計謀,多譎詐,或聲言春發,秋乃出兵,掩蔽消息,倏忽而至。寬每揣知其情,用兵邀擊,無不克之。永業常戒其所部曰:“但好鎮孔城,自外無足慮。”其見憚如此。齊伊川郡守梁鲊,常在境首抄掠。太祖患之,命寬經略焉。鲊行過妻家,椎牛宴飲,既醉之后,不復自防。寬密知之,遣兵往襲,遂斬之。太祖嘉焉,賜奴婢、金帶、粟帛等。武成二年,征拜司(士)〔土〕中大夫。

      保定元年,出為(汾)〔沔〕州刺史。尋轉魯山防主。四年,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天和二年,行復州事。三年,除溫州刺史。初陳氏與國通和,每修聘好。自華皎附后,乃圖寇掠。沔州既接敵境,事資守備,于是復以寬為沔州刺史。而州城埤狹,器械又少,寬知其難守,深以為憂。又恐秋水暴長,陳人得乘其便。即白襄州總管,請戍兵,并請移城于羊蹄山,權以避水。總管府許增兵守御,不許遷移城。寬乃量度年常水至之處,豎大木于岸,以備船行。襄州所遣兵未至,陳將程靈洗已率眾至于城下。遂分布戰艦,四面攻之。水勢猶小,靈洗未得近城。寬每簡募驍兵,令夜掩擊,頻挫其銳。相持旬日,靈洗無如之何。俄而雨水暴長,所豎木上,皆通船過。靈洗乃以大艦臨逼,拍干打樓,應即摧碎,弓弩大石,晝夜攻之。苦戰三十余日,死傷過半。女垣崩盡,陳人遂得上城。短兵相拒,猶經二日。外無繼援,力屈。城陷之后,水便退縮。陳人乃執寬至揚州,尋被送嶺外。經數載,后還建業,遂卒于江左。時年六十七。子義宣后從御正杜杲使于陳,始得將寬柩還。開皇元年,隋文帝詔贈襄郢二州刺史。

      義宣起家譙王儉府記室,轉司金二命士,合江令。寬弟漢。漢字仲霄,操尚弘雅,聰敏好學。嘗見人作百字詩,一覽便誦。魏孝武初,解褐員外散騎侍郎。大統五年,除大丞相府士曹行參軍,補墨曹參軍。漢善尺牘,尤便簿領,理識明贍,決斷如流。相府為之語曰:“日下粲爛有裴漢。”十一年,李遠出鎮弘農,啟漢為司馬。遠特相器遇。尋加安東將軍、銀青光祿大夫、成都上士。尋轉司車路下大夫。與工部郭彥、太府高賓等參議格令,每較量時事,必有條理,彥等咸敬異之。加帥都督。天和中,復與司宗孫恕、典祀薛慎同為八使,巡察風俗。五年,加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漢少有宿疾,恒帶虛羸,劇職煩官,非其好也。時晉公護擅權,搢紳等多諂附之,以圖仕進。唯漢直道固守,八年不徙職。性不飲酒,而雅好賓游。每良辰美景,必招引時彥,宴賞留連,間以篇什。當時人物,以此重之。自寬沒后,遂斷絕游從,不聽琴瑟,歲時伏臘,哀慟而已。撫養兄弟子,情甚篤至。借人異書,必躬自錄本。至于疹疾彌年,亦未嘗釋卷。建德元年卒,時年五十九。贈晉州刺史。

      子鏡民,少聰敏,涉獵經史。為大將軍、譚公會記室參軍。后歷宋王寔侍讀,轉記室,遷司錄。宣政初,吏部上士。大象末,春官府都上士。漢弟尼。

      尼字景尼,性弘雅,有器局。起家奉朝請。除梁王東合祭酒,遷從事中郎,加通直散騎常侍。隴西李際、范陽盧誕并有高名于世,與尼結忘年之交。魏恭帝元年,以本官從于謹平江陵,大獲軍實,謹恣諸將校取之。余人皆競取珍玩,尼唯取梁元帝素琴一張而已。謹深嘆美之。六官建,拜御正下大夫。尋以疾卒。贈輔國將軍、隨州刺史。

      子之隱,趙王招府記室參軍。之隱弟師民,好學有識度,見稱于時。起家秦王(赟)〔贄〕府記室參軍,仍兼侍讀。寬族弟鴻。

      鴻少恭謹,有干略,歷官內外。孝閔帝踐阼,拜輔城公司馬,加儀同三司。為晉公護雍州治中,累遷御正中大夫,進位開府儀同三司,轉民部中大夫。保定末,出為中州刺史、九曲城主。鎮守邊鄙,甚有捍御之能。衛公直出鎮襄州,以鴻為襄州司馬。天和初,拜郢州刺史,轉襄州總管府長史,賜爵高邑縣侯。從直南征,軍敗,遂沒。尋卒于陳。朝廷哀之,贈豐資遂三州刺史。

      楊敷字文衍,華山公寬之兄子也。父暄,字景和。性朗悟,有識學。弱冠拜奉朝請,歷員外散騎侍郎、華州別駕、尚書右中兵郎中、輔國將軍、諫議大夫。以別將從魏廣陽王深征葛榮,為榮所害。贈殿中尚書、華夏二州諸軍事、鎮西將軍、華州刺史。

      敷少有志操,重然諾。每覽書傳,見忠臣烈士之事,常慨然景慕之。魏建義初,襲祖鈞爵臨貞縣伯,邑四百戶。除員外羽林監。大統元年,拜奉車都尉。歷尚書左士郎中、祠部郎中、大丞相府墨曹參軍、帥都督、平東將軍、太中大夫,加撫軍將軍、通直散騎常侍。魏恭帝二年,遷廷尉少卿。所斷之獄,號稱平允。

      孝閔帝踐阼,進爵為侯,增邑并前八百戶。除小載師下大夫,使北豫州迎司馬消難,還,授使持節、蒙州諸軍事、蒙州刺史。先是蠻左等多受齊假署,數為亂逆。敷推誠布信,隨方慰撫,蠻左等感之,相率歸附。敷乃送其首四十余人赴闕,請因齊所假而授之。諸蠻等愈更感悅,州境獲寧。特降璽書勞問,加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保定中,征為司水中大夫。夷夏吏民,乃荊州總管長孫儉并表請留之。時議欲東討,將委敷以舟艦轉輸之事,故弗許焉。陳公純鎮陜(西)〔州〕,以敷為總管長史。五年,轉司木中大夫、軍器副監。敷明習吏事,所在以勤察著名,每歲奏課居最,累獲優賞。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天和六年,出為汾州諸軍事、汾州刺史,進爵為公,增邑一千五百戶。齊將段孝先率眾五萬來寇,梯沖地道,晝夜攻城。敷親當矢石,隨事捍御,拒守累旬。孝先攻之愈急。時城中兵不滿二千,戰死者已十四五,糧儲又盡,公私窮蹙。齊公憲總兵赴救,憚孝先,不敢進軍。敷知必陷沒,乃召其眾謂之曰:“吾與卿等,俱在邊鎮,實愿同心戮力,破賊全城。但強寇四面攻圍日久,吾等糧食已盡,救援斷絕。守死窮城,非丈夫也。今勝兵之士,猶數百人,欲突圍出戰,死生一決。儻或得免,猶冀生還,受罪闕庭,孰與死于寇乎!吾計決矣,于諸君意何如?”眾咸涕泣從命。敷乃率見兵夜出,擊殺齊軍數十人。齊軍眾稍卻。俄而孝先率諸軍盡銳圍之,敷殊死戰,矢盡,為孝先所擒。齊人方欲任用之,敷不為之屈,遂以憂懼卒于鄴。高祖平齊,贈使持節、大將軍、淮廣復三州諸軍事、三州刺史,謚曰忠壯。葬于華陰舊塋。

      子素,有文武材略。大象末,上柱國、清河郡公。

      史臣曰:自三方鼎峙,群雄競逐,俊能馳騖,各吠非主。爭奮厲其智勇,思赴蹈于仁義。臨危不顧,前哲所難。趙善等或行彰于孝友,或誠顯于忠概,咸躬志力,俱徇功名。兵兇戰危,城孤援絕。楊敷、趙善,類龐德之勢窮;元定、裴寬,同黃權之無路。王旅不振,非其罪也。敷少而慷慨,終能立節,仁而有勇,其最優乎。楊摽屢有奇功,狃于數勝,輕敵無備,兵破身囚,未能遠謀,良可嗟矣。易曰:“師出以律,否臧兇。”傳曰:“不備不虞,不可以師。”其楊摽之謂也?


      譯文

      趙善字坦慶,是太傅、楚國公趙貴的同曾祖的堂兄。祖父趙國,任魏龍驤將軍、洛州刺史。父親趙更,任安樂太守。

      趙善年少時愛好學習,涉獵經書史籍,容貌和儀表很漂亮,性格深沉而剛毅,有遠大的器量。永安初年,爾朱天光任肆州刺史,征召為主簿,對他深為器重。爾朱天光征討邢呆及萬俟丑扭,任趙善為長史。軍中的謀劃商議,他都經常參預。爾朱天光任閩右行臺,上表任趙善為行臺左丞,加授都督、征虜將軍。普泰初年,獎賞平定闐、朧的功勞,授任驃騎將軍、大行臺、散騎常侍,封為山北縣伯,食邑五百戶。不久授持節、束雍州諸軍事、壅州刺史。爾朱天光在整墮向東抗拒齊神武帝,蠱巒又以長史的身份跟隨。到爾朱天光失敗被殺,趙善請求收殮埋葬他的尸體,齊神武帝認為他有義氣而答應了他。

      賀拔岳統率闐中軍隊,就派人迎回趙善,又任他為長史。鯉遠岳被侯莫陳悅殺害,魚繕與各將領擁戴左擔,并跟隨平定侯莫陳悅。

      魏孝武帝向西遷徙,授任都官尚書,改封為襄墟瑟伯,增加食邑五百戶。不久,任北道行臺,與儀同奎處等人討伐直握,打敗了他。升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尚書右仆射,晉為公爵,食邑增至一千五百戶.

      大統三年,改任左仆射,兼侍中,監著作,領太子詹事。魚搓性格溫和恭謹,有器量,雖然職位居于尚書省長官,但自己更加謙虛退讓。如果有政績,他就說是某位官員之力;如果有罪責,他就說是自己的過錯。當時人們稱贊他有三公和輔相的器量。太祖也非常敬重他。

      九年,跟隨到邙山作戰,適逢大軍失利,趙善被敵軍俘獲,就在柬魏去世。建德初年,朝廷與齊來往交好,齊人就歸還他的靈柩。他的兒子趙絢上表請求贈謐。下韶追贈大將軍、大都督、岐宜寧豳四州諸軍事、岐州刺史。謐號為敬。

      兒子壟遮,字鄉嫗,任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趙廬的弟弟趙翅,字會董,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逝宣二州刺史。

      元定字愿安,是河南洛陽人。祖父元比頹,任魏安西將軍、務州刺史。父親元道龍,任征虜將軍、鉅鹿郡太守。

      元定敦厚寡言,內心深沉慎重而外表堅強剛毅。永安初年,跟隨爾朱天光征討關隴群賊,都打敗了他們。授任襄威將軍。到賀拔岳被害時,元定跟隨太祖討伐侯莫陳悅,憑功任平遠將軍、步兵校尉。魏孝武帝向西遷移,封為高邑縣男,食邑二百戶。跟隨攻打潼關,攻下回洛城,晉爵為伯,增加食邑三百戶,加授前將軍、太中大夫。跟隨活捉竇泰,收復弘農,攻破沙苑,戰于河橋,元定都是先鋒,在他面前的敵人,沒有不望風披靡的。憑著前后功勞,屢經升遷為都督、征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帥都督,增加食邑三百戶。邙山戰役中,敵人密集,元定以長矛奮勇沖擊,殺傷很多敵人,沒有人敢抵擋。太祖親臨觀看,評論功勞為最大,賞賜物品非常豐厚。

      十三年,任河北郡太守,加授大都督、通直散騎常侍,食邑增至一千戶。元定勇猛而有謀略,每次作戰必定沖鋒陷陣,但是未曾自表其功。太祖對他深為重視,各將領也稱他為長者。十五年,升任使持節、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晉爵為公。魏廢帝二年,以宗室的資格,晉封建城郡王。三年,按照《周禮》,爵位隨例更改,封長湖郡公。世宗初年,任岷州刺史。威嚴和恩惠并用,很能得到羌人豪強的歡心。以前生羌占據險阻不服從的人,到這時都走出山谷,跟著交納賦稅。到元定重新被調回朝廷任職時,羌人豪強等人都很感念留戀他。保定年間,任左宮伯中大夫。遇了很久,調任左武伯中大夫,晉為大將軍.天和二年,陳湘州刺史華皎舉州歸附梁,梁主想趁這個機會,再囤謀攻取,就派遣使者請求派兵。詔令元定跟隨衛公宇文直率兵前往。梁人與華皎都是水軍,元定是陸軍,宇文直總管監督他們,一起到夏口。陳郢州堅持守御不能攻下。宇文直下令元定帶領步兵騎兵數千人包圍他們。陳派遣將領淳于量、徐度、吳明徹等從水陸兩方面來抗拒。淳于量等人認為元定已經渡江,勢力分散,就先與水軍交戰。華皎所統率的軍隊,又懷著疑慮異心,于是被陳人打敗。華皎得以脫身回梁。元定已經孤軍深入相隔很遠,進退的道路斷絕,陳人乘勝從水陸兩方面來進逼他。元定就帶領部下砍竹開路,一邊走路一邊作戰,想趕往湘州,但湘州已經失陷。徐度等人知道元定走投無路,派遣使者假裝與元定講和,鄭重進行盟誓,答應放他回國。元定懷疑其中有詐,想拼力作戰而死、,但元定長史長孫隆及各將領多勸元定講和,元定才答應了他們.于是與徐度等人殺牲歃血為盟,解除兵器上船.就被徐度等人逮捕,部下軍士也被囚禁俘虜,押送到丹陽.過了數月,憂愁憤恨發病而死。兒子元樂繼嗣。楊摽字顯進,是正平高涼人。祖父楊貴、父親楊猛,都任縣令。楊摽年少時豪爽俠義,很有志向和氣概。魏孝昌年間,爾朱榮殺害朝中官吏,大司馬、城陽王元徽逃難投奔楊摽,楊摽把他隱藏起來使他免于禍難。孝莊帝即位,元徽才出來,又任司州牧。從此楊摽以仗義正直而聞名。提拔任伏波將軍、給事中。元顥入洛,孝莊帝想前往晉陽投靠爾朱榮,下詔楊摽帶領他的同族人到馬渚收集船只。楊摽未到,皇帝已經向北越過太行,楊摽就藏匿他所收集到的船只,不使其資助敵人。到爾朱榮奉帝往南征討,來到馬渚,楊尉就安排船只來渡帝王的軍隊過河。元顥被平定,封肥如縣伯,食邑五百戶,加授鎮遠將軍、步兵校尉,代理濟北郡政事。晉為都督、乎束將軍、太中大夫。跟隨魏孝武帝入關,晉為侯爵,增加食邑八百戶,加授撫軍、銀青光祿大夫。當時束魏遷都到鄴,太祖想知道其遷都所做的事情,就派遣楊摽從小路到鄴以觀察他們。出使回來,符合皇帝的意旨,任通直散騎常侍、車騎將軍。稽胡倚仗險阻不肯歸順,屢次搶劫偷盜,任楊搦兼黃門侍郎,前往慰問安撫他們。楊摽很有權變的策略,能懂得邊防的情況,誘導感化酋長首領,使他們大多來誠心歸附,甚至有人跟隨楊摽入朝。當時弘農被束魏把守,楊摽跟隨太祖攻下了它。但是從黃河以北,還是歸附束魏。楊摽父親楊猛先前任邵郡白水縣令,楊摽與那些豪強大族是知己摯友,請求走小路到邵郡,組織軍隊來接應朝廷。太祖答應丁他。楊摽就出發了,與當地的豪強王覆憐等人暗中商議起事,秘密接應聚會的有三干人,內外一起發動,就攻下了邵郡。活捉郡守程保及令四人,都殺死了他們。眾人商議推選楊摽代理郡中事務,楊摽認為因王覆憐而使事情成功,就上表王覆憐為邵郡太守。以功任大行臺左承,率領義軍再進行策劃。于是派遣間諜引誘游說束魏的城堡,一個月之間,正平、河北、南汾、二絳、建州、人寧等城,都有請求作為內應的人,大軍趁此進攻,攻下了它們。任命楊摽代行正平郡政事,左丞照舊。齊神武帝在沙苑戰敗,他的將領韓軌、潘洛、可朱渾元等人走在最后面,楊掛分兵攔截,殺傷很多。束雍州刺史馬基害怕楊摽的威名,棄城逃走。楊摽就轉移占據束雍州。太祖認為楊摽多計謀策略,可委以邊防重任,就上表任命他代理建州的政事。當時建州遠距敞境三百多里,但是楊摽威名恩惠早巳著名,所經過的地方,很多人一起帶著糧食歸附他。到了建州,部下已有一萬人。束魏刺史車折于洛出兵迎戰,楊摽打敗了他。又在州西打敗束魏行臺斛律俱步兵騎兵二萬人,繳獲大量的兵器和軍用物資,用來供給忠義之士。因此威名大振。東魏派遣太保侯景攻陷正平,又派遣行臺薛循義帶兵與斛律俱相會,于是敵軍逐漸強盛。楊摽因為孤單無援,況且腹背受敵,謀劃想班師回去。恐怕義軍背叛,就偽造太祖書信,派人好像從外面送來似的,說已派遣軍隊四路奔赴支援。于是讓人泄露消息,使所在之地的人知道。他又分派當地的人和義軍的首領,下令帶領部下四出搶掠,打算供給軍費。楊摽分派完畢,就在半夜撤軍回到邵郡。朝廷嘉獎他用權謀保全了軍隊,立即任為建州刺史。當時束魏以正平為束雍州,派遣薛榮祖鎮守。楊摽想謀劃攻取,就先派遣奇兵,急攻汾橋。薛榮祖果然調出城中全部戰士,到汾橋抗拒防守。那天夜晚,楊摽率領步兵騎兵二千人,從別的道路渡河,就偷襲攻克了該城。升驃騎將軍。不久邵郡百姓在郡束叛亂,郡守郭武安脫身逃走免于難。楊摽又帶兵進攻收復了邵郡。調任正堊塑太守。又攻下越堅直縫選,俘虜了郡守星僧珍。記錄前后功勞,另封郃陽縣伯,食邑五百戶。亡旺山戰役中,楊摽攻下柏谷塢,就立即鎮守。到大軍失利,楊摽也移師返回。束魏將領侯量率領騎兵追擊圭鰱,握翅與儀同韋洼堡同心抵抗防御,一邊作戰,一邊前進,經過十多里,侯基就引兵退卻了。立擔嘉獎他,賞賜帛三百匹。又任建州刺史,鎮守車箱。楊摽長期從軍服役,沒來得及埋葬父親,到這時就上表請求回鄉葬父。下詔追贈他的父親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置業刺史,贈他的母親為夏陽縣君,一起供給儀仗侍衛。家鄉以此為榮。到齊神武帝包圍玉壁,另外下令堡墾急赴齊王嶺。擾塑恐怕他進犯巡噩,率領騎兵防御他。盡量聽說握蕩到了,砍樹斷路六十多里,還是驚慌不能安定,就退回洛陽,他害怕楊搦到如此地步。十二年,升任大都督,加授晉、建二州諸軍事。又攻下蓼塢,俘獲東魏將領李顯,晉為儀同三司。不久升開府,又授任建州邵郡河內汲郡黎陽等諸軍事,領邵郡。十六年,大軍向東征討,任大行臺尚書,帶領義兵搶先趕到敵境,攻打他們四方營壘,攻下了。當時因為齊軍不出戰,就追回了楊摽。合并肥如、郃陽二邑,共一千八百戶,改封為華陽縣侯。又在邵郡設置邵州,任命楊摽為刺史,率領部下的軍隊鎮守。保定四年,升為少師。這年,大軍包圍洛陽,詔令楊撩/帶領義兵一萬多人出軹關。但是楊摽自從鎮守束部邊境二十多年,多次與齊人交戰,經常取勝,因此就有輕視敵人的心意。當時洛陽沒有攻下,而楊摽深入敵境,又不加防備。齊人突然來到,大敗楊掛的軍隊。楊搦因為部眾失敗,就向齊投降。楊搦立功的時候,有慷慨壯烈的志氣,到軍隊失敗,就投降作俘虜以求茍且偷生。當時的輿論因此鄙視他。朝廷還是記錄他的功勞,不把他作為罪人,下令讓他的兒子因襲爵位。楊摽失敗的時候,新乎郡太守韓盛也在洛陽戰死.韓盛字文熾,是南陽堵陽人。五世祖韓遠,任鄭縣縣令,于是遷居到京兆的渭南。曾祖韓良,推舉為秀才,任奉朝請、姑臧令。祖父韓與,任魏儻城郡太守,追贈直州刺史。父親韓先藻,任安夷鄘城二郡太守,追蹭鎮遠將軍、義州刺史。韓盛幼年時有操守品行,涉獵經籍史書,又擅長騎馬射箭,膂力過人。魏大統初年,由開府行參軍起家做官。轉為參軍事。跟隨李遠多年征討,常有戰功。屢經升遷為都督、輔國將軍、中散大夫、帥都督、持節、平東將軍、太中大夫、銀青光祿大夫、大都督。明帝二年,封為臨湍縣子,食邑三百戶。保定四年,任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虞部下大夫,出任新平郡太守。為官清靜,嚴格而不殘酷,同情體恤孤貧,抑制豪強大族,賊盜平息,郡治肅然。不久以本官的身份跟隨晉公宇文護向東征討,在洛陽戰死。追贈淅洛義三州刺史,謐號為壯。兒子韓謙繼嗣。官至大都督.韓盛有兩個哥哥,叫做韓德輿、韓仲恭。韓德輿姿態容貌高大壯美,與普通人不同。歷任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通洛慈澗防主、邵 #IN史、任城縣男。韓仲恭容貌儀表漂亮,對榮華名利很淡泊。郡多次征召其為功曹、中正。韓仲恭回答說;“第五的名號,難道比驃騎減低嗎?“后來歷任廣原、靈原、.新豐三縣縣令,所到之處都有名聲和政績。有八個兒子,都有志氣節操。小兒子韓紉約,后來最知名。裴寬字長寬,是河東聞喜人。祖父裴德歡,任魏中書郎、河內郡太守。父親裴靜慮,任銀青光祿大夫,追贈汾州刺史。裴寬儀表容貌氣概非凡,廣泛涉獵各種書籍,二十歲時被家鄉人所稱道。與兩個弟弟裴漢、裴尼一起知名。父母去世,撫養弟弟以深厚的友愛而聞名。榮陽鄭孝穆經常對堂弟鄭文直說:“裴長寬兄弟之間,天倫深厚和睦,是人的表率。我喜歡他,重視他。你可以與他們交游相處。“十三歲,推選為魏孝明帝挽郎,出仕為員外散騎侍郎。魏孝武帝末年,任廣陵王府直兵參軍,加授寧朔將軍、員外散騎常侍。到孝武帝向西遷徙,裴寬對他的弟弟們說:“有權勢的臣子擅自發號施令,皇帝流離失所,戰爭剛剛開始,將要依附誰呢?“弟弟們都不能回答。裴寬說:

      “君臣之間的叛逆歸順,大道理清清楚楚。現今天子往西去,按道理沒有向東的,以免使臣子氣節受損。“就帶領家屬到大石巖避難。獨孤信鎮守洛陽,才出來相見。

      當時汾州刺史韋子粲向東魏投降,韋子粲的兄弟在關中的,都已經受牽連坐罪。他的小弟弟韋王塞先在漁,走投無路,就投奔姜寬。墓真敞開心懷接納了他。遇上大赦,有人傳說韋子爽應該免罪,因而就出來。韋子爽最終伏法。獨孤信召見菱寬責備他。盞遠說:“走投無路才來歸附我,按道理不能逮捕送官。今有罪,這是我甘心情愿的。“因已赦免寬恕,得以不受牽連治罪。

      大統五年,任都督、同軌防長史,加授征虜將軍。十三年,跟隨防主韋法保奔向穎川,解除侯景的圍困。侯景密謀向南叛逃,軍中有很多人知道。因為他的事情計劃未能成功,對外表示沒有異心,往來各軍之間,侍從很少。對軍中名將,必定親身造訪,至于韋法保,尤其親近。裴寬告訴韋法保說:“侯景為人狡猾,必定不肯入關。雖然對您寄托誠心,但恐怕不可相信。如果憑藉兵力來殺掉他,也是一時的計策。如果不這樣。就必須加強嚴防警戒,不能相信他的欺騙引誘,自己留下后悔。“韋法保采納了他的意見,但是不能謀取侯景,祇是鞏固自己而已。

      十四年,與束魏將領彭樂、樂恂在新城交戰,因為受傷被俘.到了河陰,見到齊文襄。裴寬舉止安詳文雅,善于隨口應答,齊文襄非常賞識他。告訴裴寬說:“您是三河的貴官,有這樣的才能和見識,我必定使您享盡富貴。關中貧困狹小,哪裹值得依附呢,不要懷有別的意圖了。“于是解除鎖枷,交付賓館,優厚地加以禮遇。裴寬就裁開睡氈,在夜裹系成繩子鰱下城逃出,因此得以逃回,見到太祖:,太祖顧視各位官員說:

      “披著堅固的鎖甲,拿著銳利的兵器,也許有人做得到,疾風識勁草,天氣寒冷才能檢驗出來。裴長寬被高澄,優厚禮遇,卻能冒著生命危險回到我身邊。雖然在古代史書有記載,怎么可以超過他呢!“就親手書寫署在裴寬名下,任持節、帥都督,封為夏陽縣男,食邑三百戶,并賞賜馬一匹、衣服一套,立即任孔城城主。

      十六年,升河南郡太守,仍鎮守孔城。不久加授撫軍、大都督、通直散騎常侍。魏廢帝元年,晉為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孝閔帝登位,晉為子爵。裴寬在孔城十三年,與齊洛州刺史獨孤永業相對峙。獨孤永業有計謀,多詭詐,有時聲稱春天出發,直到秋天才出兵,封閉消息,轉眼間就到了。裴寬每次都能揣測到他的實情,帶兵攔截打擊,沒有不取勝的。獨孤永業經常告誡他的部下說:“衹要好好地慎對孔城。此外不值得憂慮。“他害怕裴寬到如此地步。齊伊川郡太守梁舴,經常在邊境搶掠,太祖擔憂這件事,下令裴寬策劃處理。梁齰出行經過妻子的家,殺牛設宴飲酒,醉倒之后,不再防備。壬遮秘密知道這個消息,派兵前往偷襲,就殺了他。左坦對此嘉獎,賞賜奴婢、金帶、粟帛等。武成二年,征入任司土中大夫。保定元年,出任沔州刺史。不久調任魯山防主。四年,加授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天和二年,代理復州政事。三年,任溫州刺史。起初陳與周交往和好,經常訪問修好。自從華皎歸附之后,就圍謀侵犯搶掠。沔州連接敵境,事關把守防備,于是又以裴寬為沔州刺史。但州城低洼狹窄,器物用具又少,裴寬知道難守,深為憂慮。又恐怕秋水突然上漲,陳人得以乘其便利。就稟告襄州總管,請求增加防守的兵士,并請移城到羊蹄山,姑且避開水患.總管府答應增兵守御,但不許遷移州城。裴寬就丈量每年大水所到之處,在岸上豎起大木,以防備船只行走。襄州所派的兵未到,而陳將程靈洗已經率兵到達城下。就分別布置戰船,四面進攻。水勢尚小,程靈洗未能靠近州城。裴寬經常挑選招募勇猛的兵士,下令在夜晚乘敵不備進行偷襲,多次挫傷對方的銳氣。相持十,程靈洗對此無可奈何。不久雨水突然上漲,所豎立的大木上面,都能通過船只。程靈洗就用大船臨近進逼,拍干打樓,應手立即摧毀破碎,弓弩大石,日夜攻打。苦戰三十多曰,死傷超過一半。城墻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墻全部崩坍,陳人就得以上城。短兵相接,還經過了兩曰。外面沒有增援,兵力屈竭。城被攻陷之后,水便退縮。陳人就逮捕裴寬到揚州,不久被送到嶺外。經過數年,后來回到建業,就在江左去世。終年六十七歲。

      兒子裴義宣后來跟隨御正杜呆出使到陳,才得以將裴寬的靈柩運回。開皇元年,隋文帝下詔追贈襄郢二州刺史。裴義宣由盡王室主儉府記室起家做官,改任司金二命士,合江縣令。裴寬的弟弟叫裴漢。壬遝字使霞。品德理想宏大文雅,為人聰明敏捷,愛好學習。曾經見到有人作百字詩,他閱覽一次就能背誦。魏孝武帝初年,出仕為員外散騎侍郎。大統五年,任大丞相府士曹行參軍,補墨曹參軍。裴漢擅長書信寫作,尤其熟習登記的文簿,為政見解異常高明,處理事情果斷迅速。相府為他下評語說:“太陽之下光彩鮮明的有裴漢。“十一年,李遠出鎮弘農,啟奏裴漢為司馬。李遠特別器重禮遇他。不久加授安束將軍、銀青光祿大夫、成都上士。不久改任司車路下大夫。與工部郭彥、太府高賓等人參與商議法令,經常比較衡量當時的事情,必定有條有理,郭彥等人都敬重他。加授帥都督。天和年間,又與司宗孫恕、典祀薛慎一起充當八使,巡視觀察風俗。五年,加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裴漠年少時有舊病,經常虛弱消瘦,繁重的事務和官職,不足他所愛好的。當時晉公宇文護專權,官員們多數諂媚依附他,以圖謀仕途進取。衹有裴漠固守正直之道,八年不調職。性不飲酒,但很愛好與客人游玩。每逢良辰美景,必定招引當時的賢士,設宴玩賞,留戀不肯離開,用詩篇參與其事。當時的人物,因此敬重他。自從裴寬死后,就斷絕交游來往,不聽音樂,一年中的節日,哀傷動哭而已。撫養兄弟之子,感情非常深厚。借人新奇之書,必定親自抄錄。直到臥病滿整年,也未曾放下書卷。建德元年去世,終年五十九歲。追贈晉州刺史。兒子裴鏡民,年少時聰明敏捷,廣泛涉獵經書史籍。任大將軍、譚公宇文會記室參軍。后來歷任宋王宇文蹇侍讀,改任記室,升司錄。宣政初年,任吏部上士。

      大象末年,任春官府都上士。裴漢的弟弟叫裴尼。裴尼字景尼,性格高雅,有器量和才干。由奉朝請起家做官。任梁王束合祭酒,升從事中郎,加授通直散騎常侍。隴西李際、范陽盧誕在當世都有很高的名望,與裴尼結為忘年之交。魏恭帝元年,以本官身份跟隨于謹平定江陵,繳獲大量軍用器械物資,于謹聽任各將領取用。其余的人都爭著取走珍寶玩好,裴尼衹取了梁元帝素琴一張而已。于謹對他深為感嘆贊美。六官建立,任御正下大夫。不久因病去世。追贈輔國將軍、隨州刺史。兒子裴之隱,任趙王宇文招府記室參軍。裴之隱的弟弟裴師民,愛好學習,有見識和度量,被當時人所稱道。初仕為秦王宇文蟄府記室參軍,兼侍讀。裴寬的族弟叫裴鴻。裴鴻年少時恭順嚴謹,有才干和策略,在京城內外歷任官職。孝閔帝登位,任輔城公司馬,加授儀同三司。任晉公宇文護雍州治中,屢經升遷為御正中大夫,晉為開府儀同三司,改民部中大夫。保定末年,出任中州刺史、九曲城主。鎮守邊境,很有抵御的才能。衛公宇文直出鎮襄州,以裴鴻為襄州司馬。

      天和初年,任郢州刺史,改襄州總管府長史,賜爵高邑縣侯。跟隨字文直向南征討,大軍失敗,就被淪沒。不久在陳去世。朝廷哀悼他,追贈豐資遂三州刺史。楊敷字文衍,是華山公楊寬哥哥的兒子。父親楊暄,字景和。性格聰敏,有見識和學問。二十歲拜奉朝請,歷任員外散騎侍郎、華州別駕、尚書右中兵郎中、輔國將軍、諫議大夫。以別將身份跟隨魏廣陽王元淵深征討葛榮,被葛榮殺害。追贈殿中尚書、華夏二州諸軍事、鎮西將軍、華州刺史。楊敷年少時有志氣和節操,重視承諾。每次閱覽書傳,見到忠臣烈士的事跡,經常慷慨仰慕他們。魏建義初年,因襲祖父楊鉤的爵位臨貞縣伯,食邑四百戶。任員外羽林監。大統元年,任奉車都尉。歷任尚書左士郎中、祠部郎中、大丞相府墨曹參軍、帥都督、平東將軍、太中大夫,加授撫軍將軍、通直散騎常侍。魏恭帝二年,升廷尉少卿。所判定的案件,號稱公平允當。孝閔帝登位,晉爵為侯,食邑增至八百戶。授小載師下大夫,出使北豫州迎接司馬消難,回來,授使持節、蒙州諸軍事、蒙州刺史。在此之前,蠻夷等多接受齊的偽職,屢次叛亂。楊敷以誠意相待,展示信用,根據情況加以慰問安撫,蠻夷等受到感動,相繼歸附。楊敷就送他們的首領四十多人到京師,請求按齊所授的職務給他們授官。各處蠻人更加感動喜悅,州內全境獲得安寧。特意降下皇帝的詔書慰勞問候,加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保定年間,征入任司水中大夫。各族的官員百姓.以及荊州總管長孫儉一起上表請求挽留他。當時商議想向東征討,將委托楊敷負責船只運輸的事務,所以不答應。陳公字文純鎮守陜州,以楊敷為總管長史。天和五年,改任司木中大夫、軍器副監。楊敷明白熟習官吏的事務,所在之處以勤勞明察而著名,每年奏課居第一,多次獲得豐厚的獎賞。晉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天和六年,出任汾州諸軍事、汾州刺史,晉爵為公,增加食邑一千五百戶。齊將段孝先帶兵五萬人來犯,駕云梯和沖車,挖掘地道,夜攻城。楊敷親白面對飛箭大石,隨時抵御,拒守數十曰。段孝先攻城更加急迫。當時城中兵士不滿二千,戰死的已有卜分之四五,糧食儲蓄也用完了,公私都走投無路。齊公宇文憲統兵赴救,害怕段孝先,不敢進軍。楊敷知道州城必然陷沒,就召集他的部下告訴他們說:“我和你們都在邊鎮,確實愿意同心合力,打敗賊軍,保全州城。衹是強寇四面圍攻時間已經很久,我們糧食已經用盡,救援已經斷絕。為守窮城而死,不是大丈夫。現今勝任打仗的兵士,尚有數百人,想突圍出戰,死生在此一決。如果得以免死,還希望活著回去,在朝廷上接受罪責,比起死在敵人手裹哪個好呢?我的主意已經決定了,各位的意見怎么樣呢?“部下都痛哭流涕服從命令。楊敷就率領現存的兵士連夜出戰,殺死齊軍數十人,齊軍兵士稍作退卻。不久段孝先率領各軍全部包圍他們,楊敷拼死作戰,箭用完了,被段孝先活捉。齊人正想任用他,楊敷不為之屈服,于是因為憂愁憤慨而在鄴去世。高祖乎定齊,追蹭使持節、大將軍、淮廣復三州諸軍事、三州刺史,謐號為忠壯。埋葬在華陰舊時墓地。兒子楊素,有文武才能.大象末年,任上柱國,封為清河郡公。

      史臣曰:自從三方鼎立對峙,群雄競爭奔逐,俊士能人都在奔走,各自為了自己的主人。爭著振奮磨礪他們的才智勇氣,考慮赴湯蹈火到仁義中去。面臨危險也不顧及,這是前代賢哲難以做到的。趙善等人有的在孝友方面行為昭彰,有的在忠貞方面誠心明顯,都親自獻出心志力量,一起為功名獻身。戰事兇險戰爭危難,城池孤守,救援斷絕。楊敷、趙善,類似龐德的勢力困窘;元定、裴寬,如同黃權的走投無路。皇家的軍隊不振作,不是他們的罪遇。楊敷年少時為人慷慨,最終能夠樹立節操,仁愛而勇敢,大概是最優秀的吧。楊摽屢次立有奇功,習慣于多次取勝,輕視敵人,毫無戒備,以致兵敗身囚,未能作長遠的考慮,真是值得嗟嘆了。《易經》上說:“如果失律出師,那么無論其成敗,都有兇險。“《傳》說:“不戒備不預料,不能出師。”這大概是說楊摽吧?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址|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亚洲特级aaaaaa毛片|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 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 亚洲av色福利天堂|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12p|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在线99 |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无线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电影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亚洲一线产品二线产品|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91亚洲精品麻豆|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 亚洲日本国产精华液|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