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后漢?鄧騭傳》:“拜為大將軍,時遭元二之災,人士饑荒,死者相望,盜賊群起,四夷侵畔。”章杯注云:“元二即元元也,古書字當再讀者,即于上字之下為小二字,言此學當兩度言之。后人不曉,遂讀為元二,或同之陽九,或附之百六,良由不悟,致斯乖舛。今岐州《石鼓銘》,凡重言者皆為“二”字,明驗也。”漢碑有《楊孟文石門頌》云:“中遭元二,西夷虐殘。”《孔耽碑》云:“遭元二轗軻,人民相食。”趙明誠《金石跋》云:“若讀為元元,不成文理,疑當時自有此語,《漢注》未必然也。”按王充《論衡?恢國篇》云:“今上嗣位,元二之間,嘉德布流。三年,零陵生芝草。四年,甘露降五縣。五年,芝復生。六年,黃龍見。”蓋章帝時事。考之本紀,所書建初三年以后諸瑞皆同,則知所謂元二者,謂建初元年、二年也。既稱嘉德布流以致祥瑞,其為非災眚之語,益可決疑。安帝永初元年、二年,先零,滇羌寇叛,郡國地震、大水。鄧騭以二年十一月拜大將軍,則知所謂元二年,謂永初元年、二年也。凡漢碑重文不皆用小二字,豈有《范史》一部唯獨一處如此!予兄丞相作《隸釋》,論之甚詳。予修國史日,撰《欽宗紀贊》,用靖康元二之禍,實本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