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注釋
1:微:無,沒有。
2:被發(fā)左衽:被,同“披”。衽,衣襟。“被發(fā)左衽”是當(dāng)時的夷狄之俗。
3:諒:遵守信用。這里指小節(jié)小信。
4:自經(jīng):上吊自殺。
5:瀆:小溝渠。
譯文
子貢問:“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殺了公子糾,他不能為公子糾殉死,反而做了齊桓公的宰相。”孔子說:“管仲輔佐桓公,稱霸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還享受到他的好處。如果沒有管仲,恐怕我們也要披散著頭發(fā),衣襟向左開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樣恪守小節(jié),自殺在小山溝里,而誰也不知道呀。”
評析
本章和上一章都是評價管仲。孔子也曾在別的章節(jié)中說到管仲的不是之處,但總的來說,他肯定了管仲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反對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齊魯之地被“夷化”的可能。孔子認(rèn)為,像管仲這樣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婦那樣,斤斤計較他的節(jié)操與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