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注釋
1:南宮適:適,音ku︸,同“括”,即南容。
2:羿:音yì,傳說中夏代有窮國的國君,善于射箭,曾奪夏太康的王位,后被其臣寒浞所殺。
3:奡:音ào,傳說中寒浞的兒子,后來為夏少康所殺。
4:蕩舟:用手推船。傳說中奡力大,善于水戰。
5:禹稷:禹,夏朝的開國之君,善于治水,注重發展農業。稷,傳說是周朝的祖先,又為谷神,教民種植莊稼。
譯文
南宮適問孔子:“羿善于射箭,奡善于水戰,最后都不得好死。禹和稷都親自種植莊稼,卻得到了天下。”孔子沒有回答,南宮適出去后,孔子說:“這個人真是個君子呀!這個人真尊重道德。”
評析
孔子是道德主義者,他鄙視武力和權術,崇尚樸素和道德。南宮適認為禹、稷以德而有天下,羿、奡以力而不得其終。孔子就說他很有道德,是個君子。后代儒家發展了這一思想,提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主張,要求統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要以武力得天下,否則,最終是沒有好下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