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注釋
1:憲:姓原名憲,孔子的學(xué)生。
2:谷:這里指做官者的俸祿。
3:伐:自夸。
譯文
原憲問孔子什么是可恥。孔子說:“國家有道,做官拿俸祿;國家無道,還做官拿俸祿,這就是可恥。”原憲又問:“好勝、自夸、怨恨、貪欲都沒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孔子說:“這可以說是很難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評析
在《述而》篇第13章里,孔子談到過有關(guān)“恥”的問題,本章又提到“恥”的問題。孔子在這里認為,做官的人應(yīng)當竭盡全力為國效忠,無論國家有道還是無道,都照樣拿俸祿的人,就是無恥。在本章第二個層次中,孔子又談到“仁”的題。仁的標準很高,孔子在這里認為脫除了“好勝、自夸、怨恨、貪欲”的人難能可貴,但究竟合不合“仁”,他說就不得而知。顯然,“仁”是最高的道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