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注釋
1:士:士在周代貴族中位于最低層。此后,士成為古代社會知識分子的通稱。
2:果:果斷、堅決。
3:硁硁:音kēng,象聲詞,敲擊石頭的聲音。這里引申為像石塊那樣堅硬。
4:斗筲之人:筲,音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狹小的人。
譯文
子貢問道:“怎樣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說:“自己在做事時有知恥之心,出使外國各方,能夠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貢說:“請問次一等的呢?”孔子說:“宗族中的人稱贊他孝順父母,鄉黨們稱他尊敬兄長。”子貢又問:“請問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說:“說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堅持到底,不問是非地固執己見,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說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貢說:“現在的執政者,您看怎么樣?”孔子說:“唉!這些器量狹小的人,哪里能數得上呢?”
評析
孔子觀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恥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夠擔負一定的國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順從兄長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現在的當政者,他認為是器量狹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他所培養的就是具有前兩種品德的“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