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佚名
原文
zǐ子zhāng張wèn問míng明,,zǐ子yuē曰::jìn浸rùn潤zhī之zèn譖,,fū膚shòu受zhī之sù愬,,bù不xíng行yān焉,,kě可wèi謂míng明yě也yǐ已yǐ矣。。jìn浸rùn潤zhī之zèn譖,,fū膚shòu受zhī之sù愬,,bù不xíng行yān焉,,kě可wèi謂yuǎn遠yě也yǐ已yǐ矣。。譯文
注釋
1:浸潤之譖,譖,音zn,讒言。這是說像水那樣一點一滴地滲進來的讒言,不易覺察。
2:膚受之愬:愬,音s,誣告。這是說像皮膚感覺到疼痛那樣的誣告,即直接的誹謗。
3:遠:明之至,明智的最高境界。
譯文
子張問怎樣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說:像水潤物那樣暗中挑撥的壞話,像切膚之痛那樣直接的誹謗,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暗中挑撥的壞話和直接的誹謗,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遠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