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兒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pò tí ér dì yī zāo破題兒第一遭 | 比喻第一次做某件事。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41回:“像這等先事戒備,還是破題兒頭一遭。” |
fù zǐ ér zhū父紫兒朱 | 紫:唐代三品以上的官服;朱:唐代五品以上的官服。指父子均為高官。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續黃粱》:“一言之合,榮膺圣眷,父紫兒朱,恩寵為極。” |
chuō wú lù ér戳無路兒 | 搗鬼,無中生有的挑撥。 | |
ér tóng zǒu zú兒童走卒 | 走卒:差役。比喻見聞最為淺陋的人。 | 宋 蘇軾《司馬君實獨樂園》:“兒童誦君實,走卒知司馬。” |
niè rú xiǎo ér囁嚅小兒 | 比喻見識淺陋。 | 梁啟超《歐洲地理大勢論》:“其經營泰東也,則橫貫萬里不毛之西伯利亞,建一空前絕后之大鐵路。自囁嚅小兒之國民視之,幾以為五石之瓢匏,落而無所容。” |
huáng kǒu xiǎo ér黃口小兒 | 黃口:兒童;小兒:小孩子。常用以譏諷別人年幼無知。 | 唐 許碏《題南岳招仙觀壁上》詩:“黃口小兒初學行,唯知日月東西生。” |
yǎng ér dài lǎo,jī gǔ fáng jī養兒代老,積谷防饑 | 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同“養兒防老,積谷防饑”。 | 元·高明《琵琶記·牛小姐諫父》:“爹爹,正是養兒代老,積谷防饑。” |
ér nǚ sī qíng兒女私情 | 指男女或家人之間的恩愛感情。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 |
ér dà bù yóu yé兒大不由爺 | 由:聽從,順從。兒女長大成人,由不得父母做主。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32回:“如今就是你把你大爺叫起來,兒大不由爺,他也管我不住。” |
ér nǚ fū qī兒女夫妻 | 從小在一起長大的原配夫妻。 | 元 無名氏《村樂堂》第二折:“他是你兒女夫妻,做這等勾當,你告他去,我是證見。” |
zhèng ér bā jīng正兒巴經 | 亦作“正兒八經”。亦作“正二八擺”。①正經的;嚴肅認真的。②真正的;確實的。 | |
ér nǘ xīn cháng兒女心腸 | 年輕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豐富、助人為樂的心性。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情,才成就得兒女心腸。” |
kàn rén xià cài dié ér看人下菜碟兒 | 比喻待人因人而異。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回:“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貴些的,你都會看人下菜碟兒。寶玉要給東西,你攔在頭里,莫不是要了你的了?拿這個哄他,你只當他不認得呢!” |
ér nǚ zǐ yǔ兒女子語 | 女人和海子的話。比喻不識大體的言論。 | 《宋史 宗澤傳》:“汝為人將,不能以死敵我,乃欲以兒女子語誘我乎?” |
sǐ xīn yǎn ér死心眼兒 | 固執拘泥,想不開。比喻性情固執,或者遇事想不開的人。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0回:“難道天下沒有一樣的風箏,單他有這個不成?二爺也死心眼兒了!” |
mài ér yù nǚ賣兒鬻女 | 鬻:賣。指窮困到極點;無法養家糊口;維持生活;被迫賣掉自己的兒女。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7回:“破家蕩產,鬻兒賣女,時有所聞。” |
ér nǚ qíng duō,fēng yún qì shǎo兒女情多,風云氣少 | 指男女相愛的感情多,胸懷大局的氣概少。比喻文藝作品中男歡女愛多,社會斗爭題材少。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 晉司空張華》:“雖名高曩代,而疏亮之士,猶恨其兒女情多,風云氣少。” |
ér nǚ qíng cháng兒女情長 | 兒女:男女。比喻男女之間或家人之間的感情深厚;難舍難分。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 晉司張華》:“尤恨兒女情多,風云氣少。” |
ér dà bù yóu niáng兒大不由娘 | 由:聽從,順從。兒女長大成人,由不得父母做主。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89回:“別說我是他妗子,我就是他娘,他‘兒大不由娘’,我也管不的他。” |
shēng ér yù nǚ生兒育女 | 指生育子女。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三回:“今日已成了夫婦之好,卻說出鉆穴偷相這等敗倫傷化的言語來,叫我明日怎與你操持井臼,生兒育女?” |
shì tóng ér xì視同兒戲 | 把事情當成小孩兒玩耍一樣來對待。比喻不當一回事;極不重視。兒戲:小孩子鬧著玩。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1卷:“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千萬不要草菅人命,視同兒戲。” |
shì ruò ér xì視若兒戲 | 見“視同兒戲”。 | 西漢·司馬遷《史記·絳侯周勃世家》:“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 |
dài gāo mào ér戴高帽兒 | 見“戴高帽子”。 | 《兒女英雄傳》第八回:“那姑娘道:我這個人雖是個多事的人,但是凡那下坡走馬、順風使船,以至買好名兒、戴高帽兒的那些營生我都不會作。” |
yī miàn ér lǐ一面兒理 | 一方面的理由;片面的道理。 | |
běi gōng yīng ér北宮嬰兒 | 北宮:古代王后所居之宮;嬰兒:指齊國孝女嬰兒子。用作孝女的代稱。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四》:“北宮之女嬰兒子無恙耶?徹其環瑱,至老不嫁,以養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為至今不朝也。” |
ér huáng dì兒皇帝 | 五代時期石敬瑭勾結契丹建立后晉,對契丹主自稱兒皇帝。后泛指投靠外國,建立傀儡政權的統治者。 | 《新五代史 四夷附錄第一》:“學士以先君之命為書以賜國君,其書常曰:‘報兒皇帝云。’” |
shān gā lá ér山旮旯兒 | 偏僻的山區。 | |
dǎ xuán mò ér打旋磨兒 | 旋:轉動。轉動磨子,反復不停。比喻向人有所要求,一再糾纏。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6回:“雪娥恐怕西門來家,拔樹尋根,歸罪于己,在上房打旋磨兒。” |
jiā ér jiā fù佳兒佳婦 | 指好兒子,好媳婦。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高宗永徽六年》:“朕佳兒佳婦,今以付卿。” |
qǐ ér bào fù乞兒暴富 | 乞兒:乞丐。乞丐驟然發了大財。比喻學問大增。 | 明·袁宏道《瓶史·器具》:“然寒微之士,無從致此,但得宣、成等窯磁瓶各一二枚,亦可謂乞兒暴富矣。” |
māo ér kū shǔ貓兒哭鼠 | 比喻假慈悲,偽裝同情。 | 吳組緗《一千八百擔》:“你這些憐惜佃戶的話,都是貓兒哭鼠。” |
qǐ ér chéng chē乞兒乘車 | 諷刺官職提升得快的話。 | 《三國志·魏書·鄧艾傳》注引《世語》:“君釋褐登宰府,三十六日,擁麾蓋,守兵馬郡,乞兒乘小車,一何駛乎?” |
jiào fù chū lái,jiào ér yīng hái教婦初來,教兒嬰孩 | 指對一個人施加教育應該及時及早。 |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教子》:“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誠哉斯語!” |
xì gāo tiǎo ér細高挑兒 | 形容身材又瘦又高。 | 老舍《<牛天賜傳>廣告》:“可是我生把我的脖子吊起來,以便成個細高挑兒,身長七尺有余,趁早不用費這個事。” |
yù ér mài nǚ鬻兒賣女 | 鬻:賣。指生活無依,被迫賣掉自己的兒女。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七回:“破家蕩產,鬻兒賣女,時有所聞。” |
chū tóu chuán ér xiān xiǔ làn出頭椽兒先朽爛 | 椽:屋頂上的木條;朽:腐爛。露在屋檐外的椽子先腐爛。比喻搶先出頭的人先遭受挫折。 | 《雍熙樂府·點絳唇》:“張弓專等南來雁,馬行崖畔收疆晚,出頭椽兒先朽爛。” |
yuè ér wān wān zhào jiǔ zhōu,jī jiā huān lè jī jiā chóu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 九州:指全中國。月亮普照全中國,而人間苦樂不同,少數人過著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好多人卻過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 | 《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妻同羅帳,幾家飄散在他州?” |
wán ér bù zhuàn玩兒不轉 | 指揮不開;耍弄不了。 | |
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兒行千里母擔憂 | 兒女出門在外,母親總是不放心。形容母愛真摯。 |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4回:“你這個冤家,在何處飲酒,這早晚方回,全不知兒行千里母擔憂。” |
xiàng yán qǐ ér向炎乞兒 | ||
ér nǚ yīng xióng兒女英雄 | 兒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豐富,年輕有為的男女英雄。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縱橫九萬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兒女英雄,一身兼備的,也只見得兩個。” |
nán ér liǎng xī yǒu huáng jīn男兒兩膝有黃金 | 指男子漢不可輕易向人下跪。 | 《西游補》第六回:“行者微露不忍之態,用手扶起道:‘常言道:男兒兩膝有黃金。你今后不可亂跪!’” |
yǎng ér fáng lǎo,jī gǔ fáng jī養兒防老,積谷防饑 | 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 | 宋·左圭《百川學海》:“臨刑無懼色,曰:‘養兒防老,積谷防饑。’太守曾天游奏之,乃免死。” |
hǔ dú bù shí ér虎毒不食兒 | 老虎再歹毒也不會吃掉自己的孩子。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3回:“自古虎毒不食兒,如今朝廷失政,大變倫常,各處荒亂,刀兵四起,天將不祥,禍亂已現。” |
diào ér làng dàng吊兒浪蕩 | 浪蕩:放浪。形容散漫放浪。 | 姚雪垠《牛全德與紅蘿卜》:“知道嗎?游擊隊并不是吊兒浪蕩的,游擊隊是要守紀律的!” |
xiǎo lù ér xīn tóu zhuàng小鹿兒心頭撞 | 像小鹿在撞心。形容十分驚慌。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1卷:“王生聽了,驚得目睜口呆,手麻腳軟,心頭恰像有個小鹿兒撞來撞去的。” |
ér nǚ zhī zhài兒女之債 | 債:欠帳。父母對子女所承擔的教養婚嫁的義務。 | 元 高明《琵琶記 丞相教女》:“愿相公早畢兒女之債。” |
nán ér xī xià yǒu huáng jīn男兒膝下有黃金 | 指男子漢不可輕易向人下跪。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1卷:“林上舍道:‘男兒膝下有黃金,如何拜人?’” |
bó dào wú ér伯道無兒 | 伯道:鄧伯道。舊時對他人無子的嘆息。 | 唐 韓愈《游西林寺題蕭二兄郎中舊堂》:“中郎有女能傳業,伯道無兒可保家。” |
tuō ér dài nǚ拖兒帶女 | 拖:牽引。身邊帶著兒女。形容生活負擔重,生活水平受到影響或行動不方便。 |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拖兒帶女的,起五更,熬半夜,這是造的什么孽呀!” |
rèn sǐ kòu ér認死扣兒 | 堅定地認為;固執己見。 | |
qī ér lǎo shǎo妻兒老少 | 見“妻兒老小”。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9卷:“引了妻兒老少,和劉青等心腹三十余人,徑投望江縣天荒湖來。” |
pín ér pù fù貧兒曝富 | 曝:通“暴”,顯露。窮人炫耀財富。比喻稍微有點成績就炫耀 | 宋·蘇軾《與程全父書》:“抄得《唐書》一部,又借得《前漢》一部,若了此二書,便得貧兒曝富也。” |
qǐ ér mǎ yī乞兒馬醫 | 乞兒:乞丐;馬醫:獸醫中專治馬病的人。舊指卑賤的人。 | 《列子·黃帝》:“自此之后,范氏門徒,路遇乞兒馬醫,弗敢辱也。” |
huáng fà ér chǐ黃發兒齒 | 比喻人長壽。 | |
nán ér yǒu lèi bù qīng tán男兒有淚不輕彈 | 彈:用手彈灑。指男子漢不輕易落淚。 | 毛澤東《堅持艱苦奮斗,密切聯系群眾》:“他們是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評級時,這個風也要整一下吧。” |
qióng ér bào fù窮兒暴富 | 窮人驟然發了大財。比喻學問大增。 | 宋·蘇軾《答程父推官書》:“兒子比抄得《唐書》一部,又借得《前漢》欲抄。若了此二書,便是窮兒暴富也。” |
ér nǚ zhī qíng兒女之情 | 特指男女之間纏綿的戀情。亦作“兒女私情”。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2卷:“孩兒今已離塵奉道,豈復有兒女之情。” |
chī ér dāi nǚ癡兒呆女 | 指天真無知的少男少女。 | 宋·秦觀《賀新郎》詞:“巧拙豈關今夕事?奈癡兒呆女流傳謬。” |
gū ér guǎ mù孤兒寡母 | 指男子死后遺留的孩子和婦女。 | 《晉書·石勒載記》:“大丈夫行事,當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 |
chī ér shuō mèng癡兒說夢 | 癡:呆,傻。原指對傻子說夢話而傻子信以為真。比喻憑妄想說不可靠或根本辦不到的話 | 宋·辛棄疾《水調歌頭》:“莫向癡兒說夢,且作山人索價,頗怪鶴書遲。” |
xié ér dài nǚ攜兒帶女 | 攜:牽引。指不分老幼全部出動。形容人群聚集。 | 巴金《談<家>》:“有時候一天中間謠言四起,居民攜兒帶女搬進租界。” |
pò wán yì ér破玩意兒 | 低劣的技藝;低劣的對象。 | 劉心武《鐘鼓樓》第五章:“他媽的,什么破玩意兒!是人喝的嗎?” |
kuī yǒu xiǎo ér窺牖小兒 | 窺牖:從窗上向屋里偷看。后多形容小偷。 | 晉·張華《博物志》第三卷:“時東方朔竊從殿南廂朱鳥牖中窺母,母顧之,謂帝曰:‘此窺牖小兒,嘗三來,盜吾此桃。’” |
xiàng huǒ qǐ ér向火乞兒 | 向火:烤火;乞兒:乞丐。近火取暖的氣丐。比喻趨炎附勢的人。 |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向火乞兒》:“今時之朝彥皆是向火乞兒,一旦火盡灰冷,暖氣何在?” |
xiǎo xīn yǎn ér小心眼兒 | 指氣量狹小,或指有小心計。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47回:“我知道你只是貪懶,那有這些小心眼兒。” |
yǎo zì yǎn ér咬字眼兒 | 在措辭方面挑毛病(多指對別人說的話)。 | |
bā gāo zhī ér巴高枝兒 | 比喻高攀。 |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二回:“我也不怕人笑話我奴才親戚混巴高枝兒,我今日可算認定了干娘咧!”。 |
ér lián shòu rǎo兒憐獸擾 | 憐:寵愛,愛惜;擾:馴養。像對小孩一樣加以愛撫,對野獸一樣加以馴養。 | 宋 歐陽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銘》:“公居三年,怯勇隳完,兒憐獸擾。” |
diū xià pá er nòng sào zhǒu丟下耙兒弄掃帚 | 放下這樣,又做那樣。比喻事情總做不完。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7回:“上上下下,那不是他操心?你一個媳婦,雖然幫著,也是天天‘丟下耙兒弄掃帚’。” |
shì wéi ér xì視為兒戲 | 見“視同兒戲”。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13回:“你不可視為兒戲。” |
fēi tóng ér xì非同兒戲 | 比喻事情很重要,不是鬧著玩的。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4回:“玩是玩,笑是笑,這個事非同兒戲,你可別混說!” |
gōng zǐ gē ér公子哥兒 |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子弟。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見安公子那一番舉動,早知他是不通世路艱難,人情利害的一個公子哥兒。” |
qī ér lǎo xiǎo妻兒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負擔。 | 明 梁辰魚《浣紗記 見王》:“你一向遠出,可速與妻兒老小相聚。” |
dì zǐ hái ér弟子孩兒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養的。 | 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二折:“我走到半路,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兒把我攔住,道我是犯夜的。” |
quē xīn yǎn ér缺心眼兒 | 缺乏心計或機智,尤指智力發育不健全。 | 林海音《婚姻的故事》:“但是她那份逞能勁兒,也常常做出缺心眼兒的事體來。” |
dào bēng hái ér倒繃孩兒 | 繃:包扎。接生婆把初生嬰兒裹倒了。比喻一向做慣了的事因一時疏忽而弄錯了。 | 宋 魏泰《東軒筆錄》第七卷:“晏公聞而笑曰:‘苗君竟倒繃孩兒矣。’” |
jiāo ér bā nǚ驕兒騃女 | 指天真幼稚的兒童。驕,通“嬌”。 | 明·文征明《耕漁軒倡酬名跡序》:“間有所存,其不為驕兒騃女為覆瓿之資者幾何矣。” |
yǒu yī shǒu ér有一手兒 | 有專長。男女之間不正當的關系。 | 清·曹雪芹《紅樓夢》:“那鮑二向來卻就和廚子多渾蟲的媳婦多姑娘有一手兒。” |
yǎng ér dài lǎo,jī gǔ fáng jī養兒待老,積谷防饑 | 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同“養兒防老,積谷防饑”。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2卷:“自古道,‘養兒待老,積谷防饑。’你我年過四旬,尚無子嗣。光陰似箭,眨眼頭白。百年之事,靠著何人?” |
yī gǔ nǎo ér一股腦兒 | 通通。 | 曾樸《孽海花》第16回:“心中不知道是鹽是醋是糖是姜,一股腦兒都倒翻了。” |
pān gāo zhī ér攀高枝兒 | 指跟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結成親戚。比喻人想往高處攀 | 劉心武《鐘鼓樓》第二章:“拉二胡的那位便在濮陽蓀身后說:‘老趙、老佟另攀高枝啦!’” |
ō yī rú ér喔咿儒兒 | 喔咿:獻媚強笑的樣子,形容聲音含糊不清。形容老著臉皮,強作歡顏。 | 戰國 楚 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婦人乎?” |
hǔ bù shí ér虎不食兒 | 老虎兇猛殘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愛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 明·楊珽《龍膏記·藏春》:“你爹爹既往洛陽,一時未歸,待異日我自慢慢勸他,虎毒不食兒,孩兒切莫短見。” |
xiǎo ér pò zéi小兒破賊 | 比喻年紀輕就建立功業。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客問:‘淮上利害?’答曰:‘小兒輩大破賊。’意色舉止,不異于常。” |
shuǎ xīn yǎn ér耍心眼兒 | 為個人的利益而對人施展小聰明。 | |
quán kē rén ér全科人兒 | 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 | |
mài ér tiē fù賣兒貼婦 | 指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兒女賣給別人。 | 《南齊書 良政傳 虞愿》:“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賣兒貼婦錢,佛若有知,當悲哭哀愍。” |
yī tiáo xiàn er shuān liǎng mà zha一條線兒拴兩螞蚱 | 比喻二者命運相連,誰也不能單獨走開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回:“因為咱們倆是一條線兒拴兩螞蚱,飛不了我,蹦不了你的。” |
ér nǚ qìng jiā兒女親家 | 指兩家兒女結為婚姻的親戚關系。 | 《花月痕》第52回:“歷有數年,便發起財,也娶了親,與禿頭做個兒女親家。” |
tiāo zì yǎn ér挑字眼兒 | 從措辭用字上找小毛病。 | |
ér nǚ qíng cháng,yīng xióng qì duǎn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 指男女之間戀情綿綿不斷,而慷慨奮發的氣概消沉不足。 | 明 許自昌《水滸記》第18出:“人常說道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宋公明為人倒是反這兩句話,故此擔閣了嫂嫂。” |
ái nǚ chī ér騃女癡兒 | 指迷戀于情愛的男女。 | 清 徐昂發《宮詞》之五五:“百回過錦人間戲,騃女癡兒總未真。” |
yī dīng diǎn er一丁點兒 | 形容極少或極小。 | 周作人《自己的文章》:“寫文章也微微懂得一點苦甘冷暖,結果只有‘一丁點兒’的知。” |
qiān ér bā bǎi千兒八百 | 一千左右。 | 胡天培《山村新人》:“一春天,保管能賺他個千兒八百的。” |
kuài ér bā máo塊兒八毛 | 一元錢或不足一元錢。指小錢。 | 老舍《我這一輩子》:“假如從馬糧錢里能弄出塊兒八毛的來,孩子至少也可以去私塾了。” |
huáng huā nǚ ér黃花女兒 | 指未婚的青年女子。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況且我看這人也是個黃花女兒,豈有遠路深更,和位公子同行之理?” |
zhèng ér bā jīng正兒八經 | 正經,嚴肅而認真 | 徐懷中《我們播種愛情》第一章:“我才當了四年騎兵,正兒八經地參加戰斗也才十四五次。” |
ér nǚ qíng duō兒女情多 | 指男女相愛的感情豐富。 | 唐 盧照鄰《五悲文 悲窮通》:“項羽帳中之飲,荊卿易水之歌,何壯夫之懦節,伊兒女之情多。” |
sā jiǔ fēng ér撒酒瘋兒 | 喝醉酒后任性胡鬧。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5回:“千不該,萬不該,前天吃醉了酒,在你薦的人那里撒酒風,叫你下不去!真正對你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