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97 個夢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mèng xiǎng bù dào夢想不到 | 做夢也想不到。 | 葉圣陶《義兒》:“現在母親忽然端整了被褥一切,叫他住在校里,實在是夢想不到的。” |
rén shēng rú mèng人生如夢 | 人生就好象一場夢。比喻世事無定,生命短促。亦作“人生若夢”。 | 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
yī mèng huá xū一夢華胥 | 《列子·黃帝》:“捍黃帝呴晝寢而夢,游于華胥氏之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臺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后因稱一場幻夢為“一夢華胥”。 | 《列子·黃帝》:“[黃帝]晝寢而夢,游于華胥氏之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臺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 |
rú mèng fāng xǐng如夢方醒 | 象剛從夢中醒來。比喻過去一直糊涂,在別人或事實的啟發下,剛剛明白過來。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一回:“寡人聞仲之言,如夢初醒。” |
tóng chuáng yì mèng同床異夢 | 睡在一張床上;做著不同的夢。原指夫妻感情不和。比喻同作一件事;各有各的打算。 | 宋 陳亮《與朱元晦秘書書 乙巳春書之一》:“同床各做夢,周公且不能學得,何必一一說到孔明哉!” |
fú shēng yī mèng浮生一夢 | 浮生:世事無定,人生短暫。指人生就像短暫的夢幻。 | 唐·李咸用《早秋游山寺》:“至理無言了,浮生一夢勞。清風朝復暮,四海自波濤。” |
péng yóu dié mèng鵬游蝶夢 | 《莊子·逍遙游》載鯤化為鵬徙于南溟之事,又《齊物論》載莊周夢為胡蝶之事。后以“鵬游蝶夢”謂變幻夸誕之談。 | 《莊子·逍遙游》載鯤化為鵬徙于南溟之事,又《齊物論》載莊周夢為胡蝶之事。 |
mèng lǐ nán kē夢里南軻 | 形容一場大夢,或比喻一場空歡喜。 | 唐 李公佐《南柯太守傳》 宋 黃庭堅《戲答荊州王充道烹茶詩四首》之三:“為公喚覺荊州夢,可待南軻一夢成。” |
fēi xióng rù mèng飛熊入夢 | 原指周文王夢飛熊而得太公望。后比喻圣主得賢臣的征兆。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齊太公世家》:“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 |
yǎ zǐ zuò mèng啞子做夢 | 比喻有話或苦衷說不出。 | 宋·蘇軾《雜纂》:“啞子做夢——說不得。” |
mèng mèi yǐ qiú夢寐以求 | 寐:睡著。睡覺做夢時都在追求。形容期望或追求的迫切。 | 《詩經 周南 關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mèng xiǎng diān dǎo夢想顛倒 | 比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態 | 《西游補》第一回:“卷做一團,塞在豬八戒耳朵里,口里亂嚷道:‘悟能,休得夢想顛倒。’” |
mèng mèng chòng chòng夢夢銃銃 | 形容乍醒時的恍惚、迷糊。 | |
chǔ mèng yún yǔ楚夢云雨 | 楚王夢,云雨情。后比喻男女親昵。 | 戰國 楚 宋玉《高唐賦序》:“……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陰,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
hún chí mèng xiǎng魂馳夢想 | 形容思念萬分。 | 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二折:“向在宅上憂聒,自別來魂馳夢想,此心無時無刻得離左右也。” |
mèng mèi bù wàng夢寐不忘 | 夢寐:在睡夢中。在夢中也念念不忘。 | 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杰傳》第17節:“吾知我必有復與諸君握手戮力以成就我輩所夢寐不忘,一日大事之日,吾以是自信,吾以是自慰。” |
hún qiān mèng yíng魂牽夢縈 | 牽:牽掛;縈:縈懷。某事牽動靈魂;縈繞于夢中。形容萬分思念。也作“魂牽夢繞”。 | 宋 劉過《醉太平》詞:“思君憶君,魂牽夢縈。” |
hún láo mèng duàn魂勞夢斷 | 形容日夜思念,精神困乏。 | 明·賈仲名《蕭淑蘭》第二折:“不料東人妹淑蘭留心于那生身上,終日魂勞夢斷。” |
mèng jiàn zhōu gōng夢見周公 | 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為孔子哀嘆自己體衰年老的辭句。后多作為瞌睡的代稱。 |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
dān qī suí mèng丹漆隨夢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序志》:“齒在逾立,則嘗夢執丹漆之禮器,隨仲尼而南行。”后以“丹漆隨夢”指追隨前哲。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序志》:“齒在逾立,則嘗夢執丹漆之禮器,隨仲尼而南行。” |
rú chī rú mèng如癡如夢 | 形容處于不清醒、迷糊狀態中。同“如醉如夢”。 | 明 李贄《焚書 答周二魯》:“遇真正儒者,如癡如夢,翻令見疑。” |
mèng lǐ nán kē夢里南柯 | 南柯:指槐樹的南枝。比喻一場美夢。 | 元·王實甫《西廂記·夫人停婚》:“他實在咽不下玉液金波,誰承望月底西廂,變做了夢里南柯。” |
jiāng yān mèng bǐ江淹夢筆 | 傳說南朝梁江淹夜夢郭璞索還五色筆,爾后為詩遂無佳句。后因以“江淹夢筆”喻才思減退。 | 元·白樸《惱煞人》:“宋玉悲秋愁悶,江淹夢筆寂寞,人間豈無成與破。” |
yī chǎng chūn mèng一場春夢 | 比喻過去的一切轉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實際的想法落了空。 | 唐 盧延讓《哭李郢端公》:“詩侶酒徒銷散盡,一場春夢越王城。” |
mèng sā liáo dīng夢撒撩丁 | 比喻沒錢應酬。同“夢撒寮丁”。 | 《元人散曲 慶宣和》:“若是自家空藏瓶,夢撒撩丁,花姑不重女猱輕,任誰,見哽。” |
mèng duàn hún xiāo夢斷魂消 | 在夢中也思念,思想上不得平靜。 | 明·高濂《玉簪記·擢第》:“滿目新紅驚樹杪,鶯啼處夢斷魂消。” |
huáng liáng yī mèng黃梁一夢 | 黃米飯尚未蒸熟,一場好夢已經做醒。原比喻人生虛幻。后比喻不能實現的夢想。 | 唐·李泌《枕中記》:“盧生欠伸而寤,見方偃于邸中,顧呂翁在旁,主人蒸黃梁尚未熟,觸類如故,蹶然而興曰:豈其夢寐耶?” |
sù yè mèng mèi夙夜夢寐 | 夙夜:早晚。不論早晚或睡眠之中也不敢忘記。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郎顗傳》:“此誠臣區區之愿,夙夜夢寐,盡心所計。” |
rú mèng chū jué如夢初覺 | 見“如夢初醒”。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一百回:“信陵君如夢初覺,再拜稱謝。” |
mèng duàn hún láo夢斷魂勞 | 睡夢中也在思想著,弄得神魂不寧。亦作“夢斷魂消”。 | 元·王元和《小桃紅·題情》:“又不敢對著人明明道,只落的夢斷魂勞。” |
mèng hún diān dǎo夢魂顛倒 | 比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態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9卷:“只因財利迷心,身家念重,時時防賊發火起,自然夢魂顛倒。” |
yǎ zǐ xún mèng啞子尋夢 | 見“啞子做夢”。 | 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似鰾膠粘住口角,似魚刺嘎了喉嚨,低著頭似啞子尋夢。” |
dà mèng fāng xǐng大夢方醒 | 象做了一場大夢才醒。比喻從長期的錯誤、蒙蔽或迷茫中開始醒悟過來。同“大夢初醒”。 | 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 俄侵外蒙、英侵西藏》:“跪讀之下,伏查現在時勢既至如此,而活佛指示詳明,譬如大夢方醒,群疑盡釋,欣感無已。” |
huǎng rú mèng jìng恍如夢境 | 好象是在夢里一樣。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張鴻漸》:“兩相驚喜,握手入帷。見兒臥床上,慨然曰:‘我去時兒才及膝,今身長如許矣!’夫婦依倚,恍如夢寐。” |
bái rì zuò mèng白日作夢 | 比喻幻想不可能實現。同“白日做夢”。 | 劉紹棠《狼煙》二十二:“金鑲玉走進艙去,嘻笑道:‘老昏君白日作夢,自以為是九五之尊,不肯有失萬歲爺的身份,迎接一位七品縣令。’” |
hóng chén kè mèng紅塵客夢 | 紅塵:佛家指人世間。比喻塵世虛幻。 | 清·孔尚任《桃花扇·歸山》:“遙望見城南巷翠山色好,把紅塵客夢全消。” |
bái zhòu zuò mèng白晝做夢 | 大白天做起夢來。比喻幻想根本不能實現。 | 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我們真是白晝做夢!” |
chī ér shuō mèng癡兒說夢 | 癡:呆,傻。原指對傻子說夢話而傻子信以為真。比喻憑妄想說不可靠或根本辦不到的話 | 宋·辛棄疾《水調歌頭》:“莫向癡兒說夢,且作山人索價,頗怪鶴書遲。” |
mèng sā liáo dīng夢撒寮丁 | 見“夢撒撩丁”。 | 鐘嗣成《全元散曲·哭皇天》:“近來論世態,世態有高低。有錢的高貴,無錢的低微。那里問風流子弟?折末顏如灌口,貌賽神仙,洞賓出世,宋玉重生,沒答了鏝的,夢撒寮丁。” 注釋:沒答:無(錢)以應酬。鏝的:指錢。 |
mèng huàn pào yǐng夢幻泡影 | 佛教用語。認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夢境、幻術、水泡和影子一樣空虛。后比喻空虛而容易破滅的幻想。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應化非真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jiǔ mèng chū xǐng久夢初醒 | 久:長久;初:剛;醒:醒悟。像做了一場大夢才醒。比喻從長期不明事理中頓然醒悟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86回:“王氏久夢初醒之人,極口贊成。” |
yún mèng xián qíng云夢閑情 | 指男女歡會之事。 |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序:“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臺,望高唐之觀,其上獨有云氣……王曰:‘何謂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原薦枕席。” |
hǎo mèng nán yuán好夢難圓 | 比喻好事難以實現。 | 明 湯顯祖《紫釵記 劍合釵圓》:“彩云輕散,好夢難圓。” |
shuì cháng mèng duō睡長夢多 | 比喻時間一拖長,情況可能發生不利的變化。 | 老舍《四世同堂》:“所長,毛遂自薦,我當大媒好了!事情是越快辦越好,睡長夢多!” |
huáng liáng měi mèng黃粱美夢 | 黃粱:小米。煮一鍋小米飯的時間;做了一場好夢。比喻虛幻的夢想。 | 唐 沈既濟《枕中記》:“怪曰:‘豈其夢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猶是矣。’” |
mèng wǎng shén yóu夢往神游 | 往:歸向,向往。做夢也在向往思念。 | 夏衍《也談戲劇語言》:“拋開自己,以這個角色自居,夢往神游,設身處地,再考其關目,試其聲音,然后把最準確、最傳神的臺辭‘直書’下來。” |
mèng láo hún xiǎng夢勞魂想 | 勞:煩。在夢中也思念,思想上不得平靜。 | 明·高濂《玉簪記·依親》:“我媳婦孤身在那方?痛殺我夢勞魂想。” |
mèng shú huáng liáng夢熟黃粱 | 黃粱:粟米。比喻美好的愿望如同夢幻一樣。 | 明·無名氏《鳴鳳記·林公避兵》:“只見他一似宰予晝寢,孟軻隱幾,夢熟黃粱,莊周夢蝶正顛狂,周公事業成何望!” |
zuì sǐ mèng shēng醉死夢生 | 見“醉生夢死”。 | 郭沫若《前茅·哀時古調》:“陳涉、吳廣起田間,農民之中今在否?一筆,全勾,醉死夢生儔!” |
hān rán rù mèng酣然入夢 | 很舒適地進入夢鄉。酣然:暢快的樣子;引申為舒適。 | |
mèng xióng zhī xǐ夢熊之喜 | 夢熊:指生男孩。祝賀生男孩之語。 | |
huáng liáng měi mèng黃梁美夢 | 黃米飯尚未蒸熟,一場好夢已經做醒。原比喻人生虛幻。后比喻不能實現的夢想。 | 唐·李泌《枕中記》:“盧生欠伸而寤,見方偃于邸中,顧呂翁在旁,主人蒸黃梁尚未熟,觸類如故,蹶然而興曰:豈其夢寐耶?” |
xióng pí xié mèng熊羆葉夢 | 熊羆:猛獸;葉:通“協”;葉夢:符合夢中所見。祝賀人生子。 | 《詩經·小雅·斯干》:“維熊維羆,男子之祥。” |
rú zuì rú mèng如醉如夢 | 形容處于不清醒、迷糊狀態中。 | 宋 朱熹《答呂子約》:“恭兄文字狀子已投之當路,如醉如夢,面前事尚不能管得,何可望以等。” |
hǎo mèng bù cháng好夢不長 | 指不切實際的幻想是不能實現的,只能存在于夢幻之中。 | 元·無名氏《云窗夢》:“薄設設衾寒枕冷,愁易感好夢難成。千愁萬恨斷腸人,怎當那半夜三更莫秋景。” |
hún diān mèng dǎo魂顛夢倒 | 猶言神魂顛倒。 | 明·馮夢龍《錦堂月·金閶紀遇》套曲:“魂顛夢倒神未定,忽聽得雨驟風狂鬧五更。” |
huái nán yī mèng槐南一夢 | 比喻人生如夢,富貴得失無常。 | 明 王錂《春蕪記》:“正是只將桑海千秋事,付與槐南一夢中。” |
jiāo lù zhī mèng蕉鹿之夢 | 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夢幻。 |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周穆王》:“鄭人有薪于野者,……,覆之以蕉,不勝其喜。” |
mián sī mèng xiǎng眠思夢想 | 睡夢中也在想念。形容思念之甚。 | 《醒世悟言 李玉英獄中訟冤》:“且說那禁子貪愛玉英容貌,眠思夢想,要去奸他。” |
shuì shēng mèng sǐ睡生夢死 | 整天像在睡夢里一樣。形容糊涂地生活。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7回:“他逐日睡生夢死,奴那里耐煩和他干這營生。” |
fēn chuáng tóng mèng分床同夢 | 比喻雖所做之事不同,但打算一樣。 | 清·黃宗羲《憲副鄭平子先生七十壽序》:“余見今之亡國大夫,大略三等:或齷齪治生,或丐貸諸侯,或法乳濟洞。要皆胸中擾擾,不勝富貴利達之想,分床同夢。” |
bàn mèng bàn xǐng半夢半醒 | 謂睡眠尚未清醒。 | 《賣命·半夢半醒》:“說來說去,我究竟在半夢半醒之間,做了些甚么呢?” |
fú shēng ruò mèng浮生若夢 | 浮生:空虛不實的人生;若:象。把人生當作短暫虛幻的夢境。 | 莊周《莊子 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
xióng pí rù mèng熊羆入夢 | 舊時用于祝人生子。 | 《詩經·小雅·斯干》:“維熊維羆,男子之祥。” |
zhuāng zhōu mèng dié莊周夢蝶 | 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 | 典出《莊子 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
rú mèng rú zuì如夢如醉 | 形容處于不清醒、迷糊狀態中。同“如醉如夢”。 | 葉圣陶《母》:“‘我如夢如醉的離開了他。”伊揩著眼淚,繼續說。” |
zhòu xiǎng yè mèng晝想夜夢 | ①日有所思,夜有所夢。②指日夜夢想,殷切追求。 | 《列子·周穆王》:“神遇為夢,形接為事,晝想夜夢,神行所遇。” |
dà mèng chū xǐng大夢初醒 | 象做了一場大夢才醒。比喻被錯誤的東西蒙蔽了許久,開始醒悟過來。 | 《莊子·齊物論》:“且有大覺,而后知此其大夢也。” |
mèng xiǎng shén jiāo夢想神交 | 交:相遇。夢中也在想念,心神相交會。形容非常想念。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94回:“恨不得別人不中用,都積在狄希陳一人身上,夢想神交,只要算計報仇雪恥。” |
bái rì mèng白日夢 | 白日做夢。比喻不切實際的、不可能實現的幻想。 | 朱自清《論百讀不厭》:“他們沒有多少自由,卻有做白日夢的自由。” |
gēng cháng mèng duǎn更長夢短 | 更: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約兩個小時;更長:指漫漫長夜;夢短:指睡眠不踏實,極易醒。形容思緒煩亂,很難入眠。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清腔類·步步嬌〉》:“可憐正凄涼正眠,冷清清把紗窗半掩,更長夢短使人愁悶添。” |
mèng lǐ hú dié夢里蝴蝶 | 比喻虛幻不真實的事情。 | 戰國·宋·莊周《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
shēng sǐ zuì mèng生死醉夢 | 醉:沉酣。形容非常專心。 | 明·郎瑛《七修類稿·事物·戴進傳》:“生死醉夢于繪事,故學精而業著,業著而名遠。” |
shēng sāng zhī mèng生桑之夢 | 夢見桑樹從井中長出。比喻死期將至。 | 晉·陳壽《益都耆舊傳》:“何祗夢桑生井中。趙真占曰:‘桑非井中之物,桑字四十八,君壽恐不過此。’祗年四十八而卒。” |
zuì shēng mèng sǐ醉生夢死 | 像在醉夢中那樣糊里糊涂地過日子。形容生活目的不明確而頹廢、沉淪。 | 宋 朱熹《小學》卷五引程灝曰:“雖高才明智,膠于見聞,醉生夢死,不自覺也。” |
mèng bǐ shēng huā夢筆生花 | 比喻寫作能力大有進步。也形容文章寫得很出色。 | 五代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后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
chūn mèng wú hén春夢無痕 | 比喻世事變幻,如春夜的夢境一樣容易消逝,不留一點痕跡。 | 宋·蘇軾《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詩:“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
zhuāng shēng mèng dié莊生夢蝶 | 莊生:戰國人莊周。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胡蝶。比喻夢中樂趣或人生變化無常。亦作“莊周夢蝶”。 | 戰國·宋·莊周《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
mèng mèng zhā zhā夢夢查查 | 形容人乍醒時的恍惚、迷糊。 | |
yè cháng mèng duǎn夜長夢短 | 喻因有心事而難以入睡。 | 許地山《歸途》:“夜長夢短,她只睜著眼等天亮。” |
bái rì zuò mèng白日做夢 | 大白天做起夢來。比喻脫離實際的幻想;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 明 豫章醉月子《精選雅笑 送匾》:“以為必中而遍問星相者,亦是白日做夢。” |
chóng wēn jiù mèng重溫舊夢 | 重:再一次;溫:復習。重新經歷舊日的夢境。比喻再次經歷或回憶以前美好的事情或情境。也作“舊夢重溫”。 | 明 湯顯祖《牡丹亭 尋夢》:“天呵,昨日所夢,池亭儼然,只圖舊夢重來,其奈新愁一段。” |
nán kē yī mèng南柯一夢 | 南柯:朝南的樹枝。指一場大夢;或比喻一場空歡喜。 | 宋 黃庭堅《戲答荊州王充道烹茶四首》:“香從靈堅隴上發,味自白石源中生。為公喚覺荊州夢,可待南柯一夢成。” |
huǎng rú mèng mèi恍如夢寐 | 指好像做夢一樣。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張鴻漸》:“兩相驚喜,握手入帷。見兒臥床上,慨然曰:‘我去時兒才及膝,今身長如許矣!’夫婦依倚,恍如夢寐。” |
yǎ zǐ tuō mèng啞子托夢 | 見“啞子做夢”。 | 元·鄭廷玉《看錢奴》第三折:“做了個啞子托夢,說不的這場板障。” |
yǎ zǐ dé mèng啞子得夢 | 啞子:啞巴。啞子做了一個夢,心里全明白,卻不能向人表達。比喻有某種感受卻無法向人說出來。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石霜圓禪師》:“啞子得夢向誰說,須彌頂上浪滔天。” |
huáng liáng yī mèng黃粱一夢 | 黃粱:小米。比喻虛幻不能實現的夢想。 | 唐 沈既濟《枕中記》:“怪曰:‘豈其夢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猶是矣。’” |
chī rén shuō mèng癡人說夢 | 癡:呆;傻。原指對傻子說夢話;傻子信以為真。現在比喻憑妄想說根本辦不到的荒唐話。 | 宋 無名氏《愛日齋叢鈔》第三卷:“蘇公肯亦效癡人說夢邪?” |
yè cháng mèng duō夜長夢多 | 比喻時間拖久了;事情就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 | 清 呂留良《呂晚村先生家訓真跡》:“薦舉事近復紛紜,夜長夢多,鞏將來有意外,奈何?” |
zhì rén wú mèng至人無夢 | 至人:指思想道德等方面達到最高境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不會做想入非非的夢。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五十九回:“自古至人無夢,夢境忽來,未必無兆。” |
mèng zhōng shuō mèng夢中說夢 | 原為佛家語,比喻虛幻無憑。后也比喻胡言亂語。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596卷:“復次善勇猛,如人夢中說夢所見種種自性。如是所說夢境自性都無所有。何以故?善勇猛,夢尚非有,況有夢境自性可說。” |
hǎo mèng nán chéng好夢難成 | 在睡眠時,要想做個好夢也是不輕而易舉的。比喻美好的幻想難以變成現實。 | 宋·聶勝瓊《鷓鴣天·寄李之問》:“尋好夢,夢難成;有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
huáng liáng mèng黃粱夢 | 黃粱:小米。比喻虛幻不能實現的夢想。 | 金·元好問《過邯鄲四絕》:“死去生來不一身,定知誰妄復誰真?邯鄲今日題詩客,猶是黃粱夢里人。” |
rú mèng chū xǐng如夢初醒 | 像剛從夢中醒來。比喻過去一直糊涂;在別人或事實的啟發下;剛剛明白過來。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厲公大喜曰:‘寡人聞仲之言,如夢初醒。’” |
sì mèng chū jué似夢初覺 | 像剛從夢中醒來。比喻過去一直糊涂,剛剛明白過來。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54回:“三藏聞言,如醉方醒,似夢初覺,樂以忘憂,稱謝不盡。” |
tóng chuáng gè mèng同床各夢 | 比喻共同生活或共做一事而各有打算。 | 宋·陳亮《與朱元晦秘書書·乙巳春書之一》:“同床各做夢,周公且不能學得,何必一一說到孔明哉!” |
hán dān mèng邯鄲夢 | 邯鄲:古趙國都城。比喻虛幻不能實現的夢想。 | 宋·王安石《中年》詩:“中年許國邯鄲夢,晚歲還家壙埌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