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guān)系,只列出前 88 個怪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huāng guài bù jīng荒怪不經(jīng) | 極其荒唐,不合常理。 | 宋·王楙《野客叢書·相如上林賦》:“其夸苑囿之大,固無荒怪不經(jīng)之說,后世學(xué)者,往往讀之不通。” |
shǎo jiàn duō guài少見多怪 | 少見:見識少。見識太少;遇到事情就以為奇怪。多形容見聞淺陋。 | 漢 牟融《理惑論》:“諺云:\'少所見,多所怪,睹駱駝,言馬腫背。” |
shī jīng dǎ guài失驚打怪 | 形容神色慌張或動作忙亂。也指大驚小怪。 | 宋 洪邁《夷堅三志已 善謔詩詞》:“后人多少繼遺蹤,到我便失驚打怪。” |
máng fēng guài yún盲風(fēng)怪云 | 指急驟的風(fēng)云。 | 宋 姜夔《圣宋鐃歌吹曲 時雨霈》:“五領(lǐng)之君,盲風(fēng)怪云,毒蛇臻臻,相其不仁。” |
lù lí guāng guài陸離光怪 | 形容現(xiàn)象奇異,色彩繁雜 | 清 曾樸《孽海花》第七回:“見船上扎著無數(shù)五色的彩球,夾著各色的鮮花,陸離光怪,紙醉金迷。” |
guài dàn bù jīng怪誕不經(jīng) | 怪誕:離奇古怪;不經(jīng):不合常理。指言語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原序》:“有如《西游》一記,怪誕不經(jīng),讀者皆知其謬。” |
gǔ gǔ guài guài古古怪怪 | 稀奇怪異的樣子。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9回:“一座古古怪怪的高山,好兇險!” |
jiàn guài bù guài見怪不怪 | 看見奇怪的事也不以為怪;能泰然處之。指遇事沉穩(wěn)不慌。 | 宋 洪邁《夷堅三志 己 姜七家豬》卷二:“畜生之言,何足為信,我已數(shù)月來知之矣。見怪不怪,其怪自壞。” |
gǔ lǐ gǔ guài古里古怪 | 怪異、奇特。 | 林徽因《梅真同他們》第一幕:“可是差不多也就算是了,你知道當(dāng)時的那些辦法古里古怪的……” |
guài dàn guǐ qí怪誕詭奇 | 怪誕:荒唐,離奇;詭奇:詭詐,奇異。形容荒唐離奇的事物。 | |
guài shēng guài qì怪聲怪氣 | 形容聲音、語調(diào)、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難聽。 | 魯迅《二心集 宣傳與做戲》:“以關(guān)老爺、林妹妹自命,怪聲怪氣,唱來唱去,那就實在只好算是發(fā)熱昏了。” |
kuáng péng guài lǚ狂朋怪侶 | 行為狂放不循常軌的朋友。 | 宋·柳永《戚氏》詞:“帝里風(fēng)光好,當(dāng)年少日,暮宴朝歡。況有狂朋怪侶,遇當(dāng)歌、對酒競留連。” |
zǐ bù yǔ guài子不語怪 | 子:孔子;語:談?wù)摗V覆徽劰之愐活愂虑椤?/td> |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子不語怪、力、亂、神。” |
qiān qí bǎi guài千奇百怪 | 許許多多奇特怪異的事物。 | 宋 釋惟白《續(xù)傳燈錄》:“如人在州縣住,或聞或見,千奇百怪,他總將作尋常。” |
guài lǐ guài qì怪里怪氣 | 形狀、裝束、聲音等奇怪,跟一般的不同。 | 徐懷中《我們播種愛情》第一章:“朱漢才用手電筒照著圖解,叫著各種怪里怪氣的名稱。” |
chěng guài pī qí逞怪披奇 | 炫耀奇異。 | 明·方孝孺《息耕亭記》:“尚修其辭,逞怪披奇,窮精備思,遐觀千載,竟亦何裨,此謂名勞。” |
xī qí gǔ guài稀奇古怪 | 指很少見,很奇異,不同一般。 | 清邵梅臣《畫耕偶錄》:“稀奇古怪,我法我派。一錢不值,萬錢不賣。” |
dà jīng xiǎo guài大驚小怪 | 指對不足為奇的事情過分驚訝、奇怪。 | 宋 朱熹《答林擇之書》:“要須把此事來做一平常事看,樸實頭做將去,久之自然見效,不必如此大驚小怪,起模畫樣也。” |
xiāo shé guǐ guài梟蛇鬼怪 | 比喻丑惡之徒。 | 魯迅《兩地書·致許廣平112》:“這即使是對頭,是敵手,是梟蛇鬼怪,我都不問。” |
chǒu bā guài丑八怪 | 相貌丑陋的人。 | 老舍《我這一輩子》:“一個漂亮小伙子所最怕的恐怕就是娶個丑八怪似的老婆吧。” |
chéng yāo zuò guài成妖作怪 | 怪:妖怪。變成精靈妖怪危害人間。 | 明·羅貫中《平妖傳》第22回:“似此成妖作怪,決留他不得了,只教他離了我家便了。” |
bù zú wéi guài不足為怪 | 不足:不值得。不值得認(rèn)為奇怪。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12回:“主帥差矣!輸贏勝敗,兵家常事,不足為怪。” |
duō duō guài shì咄咄怪事 | 咄咄:表示驚訝的聲音。使人驚訝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情理;叫人不能理解。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黜免》:“殷中軍(殷浩)被廢在信安,終日恒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
nuò cí guài shuō懦詞怪說 | 荒誕無稽之談。 |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洪范>洛書義》:“《易經(jīng)大全》、《書經(jīng)大全》言九圈十圈之河圖洛書,懦詞怪說布滿篇章。” |
jiàn guài fēi guài見怪非怪 | 見“見怪不怪”。 | 明·無名氏《白兔記·牧牛》:“見怪非怪,其怪自害。” |
kuáng péng guài yǒu狂朋怪友 | 行為狂放不循常軌的朋友。同“狂朋怪侶”。 | 元 楊文奎《兒女團圓》楔子:“見你每朝逐日,伴著那火狂朋怪友,飲酒作樂。” |
tiān qí dì guài天奇地怪 | 怪:奇異。指天地間非常奇怪的事情。 | 宋·周密《齊東野語·黃婆》:“此事前所未聞,是知窮荒絕數(shù),天奇地怪,亦何所不有。” |
xī jiǎo zhú guài犀角燭怪 | 借以贊美詩文的深刻。 | 《晉書·溫嶠傳》:“嶠旋武昌,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世云其下多怪物,嶠遂毀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滅,奇形怪狀。” |
lǐ duō rén bù guài禮多人不怪 | 對人多行禮儀,人不會怪罪。 |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31回:“橫豎‘禮多人不怪’,多作兩個揖算得什么!” |
guī qí gù guài歸奇顧怪 | 歸:清代歸莊。顧:清代顧炎武。歸莊奇特,顧炎武怪異。 | 清·江藩《漢學(xué)師承記·顧炎武》:“絕不與世人交,獨與里中歸莊善,同游復(fù)社,相傳有歸奇顧怪之目。” |
shī jīng dǎo guài失驚倒怪 | 猶失驚打怪。驚恐;慌張。 | 《天花雨》第十四回:“回家方稀奇事,失驚倒怪落三魂。” |
qí lí gǔ guài奇離古怪 | 猶言希奇古怪。 | |
diāo zuān gǔ guài刁鉆古怪 | 刁鉆:狡詐。為人行事狡詐怪僻。也形容問題、題目冷僻、怪異。 | 明 吳承恩《西游記》:“又各掛著一個粉漆牌兒,一個寫著‘刁鉆古怪’,一個寫著‘古怪刁鉆’。” |
qí qí guài guài奇奇怪怪 | 指事物或行為稀奇特異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3卷:“卻有個波俏的女子,也因燈夜游玩,撞著個狂蕩的小秀才,惹出一場奇奇怪怪的事來。” |
tián bù wéi guài恬不為怪 | 恬:安然;為:認(rèn)為。指看到不合理的事物,毫不覺得奇怪。 | 東漢 賈誼《治安策》:“至于俗流失,世壞敗,因恬而不知怪。” |
sù yǐn xíng guài素隱行怪 | 隱:隱暗的事;行:從事;怪:怪事。求索隱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意指身居隱逸的地方,行為怪異,以求名聲。 | 《漢書·藝文志》:“孔子曰:‘索隱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為之矣。” |
guǐ guài yāo mó鬼怪妖魔 | 泛指各種害人的妖怪,比喻社會上作惡害人的惡勢力和壞人。 | 清·無名氏《說唐》第62回:“原來是鬼怪妖魔都來拜我生日。” |
yū guài bù jīng迂怪不經(jīng) | 經(jīng):常規(guī)、規(guī)則。迂曲怪誕不合常理。 | 《隋書·王劭傳》:“劭在著作,將二十年,專典國史,撰《隋書》八十卷。多錄口勒,又采迂怪不經(jīng)之語及委巷之言。” |
guǐ jué guài dàn詭譎怪誕 | 怪誕:奇異古怪。形容十分古怪離奇。 | 宋·陸九淵《書與包洋道》:“一旦駭于荒唐繆悠之說,驚于詭譎怪誕之辭,則其顛頓狼狽之狀,可勝方哉?” |
xīng yāo zuò guài興妖作怪 | 原指妖怪裝神弄鬼或興事害人。現(xiàn)多比喻無事生非;制造事端;暗中破壞搗亂。 | 元 無名氏《碧桃花》:“你既然還有陽壽,陰曹地府不管,你卻這等興妖作怪。” |
máng fēng guài yǔ盲風(fēng)怪雨 | 謂非常急驟兇猛的風(fēng)雨。 | 唐·韓愈《南海神廟碑》:“吏滋不供,神不顧享;盲風(fēng)怪雨,發(fā)作無節(jié)。” |
guài shì duō duō怪事咄咄 | 同“咄咄怪事”。 | |
jiàn guài bù guài,qí guài zì jué見怪不怪,其怪自絕 | 怪:奇異的;絕:絕跡,了卻。發(fā)現(xiàn)怪事怪物不要驚慌,它就不會危害了。 | 謝覺哉《作風(fēng)漫談》:“既是毫無根據(jù),那見怪不怪,其怪自絕,又何必大驚小怪呢。” |
dòu guài zhēng qí斗怪爭奇 | 謂以奇怪取勝。 | 清·郁永河《土番竹枝詞》之八:“銅箍鐵鐲儼刑人,斗怪爭奇事事新。” |
dà rén bù jiàn xiǎo rén guài大人不見小人怪 | 怪:責(zé)備,埋怨。指地位高對地位低的過錯不見怪,加以原諒。 | 陳蔭榮《興唐傳·鬧花燈》第12回:“常言道:大人不見小人怪,宰相肚里能行船。一為他們無知,二看卑職面上,您就恕過他們吧。” |
jiàn guài bù guài,qí guài zì huài見怪不怪,其怪自壞 | 怪:奇異的;壞:敗。發(fā)現(xiàn)怪事怪物不要驚慌,它就不會危害了。 | 宋·洪邁《夷堅三志·己·姜七家豬》:“畜生之言,何足為信,我已數(shù)月來知之矣。見怪不怪,其怪自壞。” |
yāo shēng guài qì妖聲怪氣 | 說話腔調(diào)妖里妖氣,姿態(tài)怪異而輕佻。 | |
tiān zāi wù guài天災(zāi)物怪 | 災(zāi):災(zāi)禍。天地間所發(fā)生的災(zāi)害和變異 | 《明史·王家屏傳》:“天災(zāi)物怪,罔徹宸聰,國計民生,莫關(guān)圣慮。” |
qí tán guài lùn奇談怪論 | 非常古怪又不合情理的談?wù)摗⑽恼隆?/td> | 清 錢泳《履園叢話 春舊 仲子教授》:“乾隆戊申歲,余往汴梁,遇華秋帆中丞幕中,兩眼若漆,奇談怪論,咸視異物,無一人與言者。” |
huī guǐ jué guài恢詭譎怪 | 見“恢恑憰怪”。 | 戰(zhàn)國·宋·莊周《莊子·齊物論》:“恢詭譎怪,道通為一。” |
jiàng yāo zhuō guài降妖捉怪 | 迷信指降伏妖精,捉住鬼怪。比喻制服兇惡的人。 | 明·周楫《西湖二集·馬神仙騎龍升天》:“聞?wù)f葉天師慣會降妖捉怪,明日便張?zhí)鞄煶怨砻砸病!?/td> |
guǐ xíng guài zhuàng鬼形怪狀 | 猶言奇形怪狀。 | 《禪真逸史》第二十回:“看看走近城邊,驀然城門開處,突出四個夜叉,生得鬼形怪狀,面目猙獰,種種奇異之像。” |
zhuāng yāo zuò guài裝妖作怪 | 裝扮妖怪騙人。比喻故意做作,把事情弄得玄妙莫測。 | 清 古吳墨浪子《西湖佳話 白堤政跡》:“只應(yīng)送來這些詩,不是陳腐,就是抄襲,若要新奇,便裝妖作怪,無一首看得上眼。” |
niē guài pái kē捏怪排科 | 作怪、搗鬼、為難之意。 | 元 無名氏《百花亭》第一折:“著那等干眼熱滑張杓,任從那些打草驚蛇,盡教他捏怪排科斯間諜。” |
shū xíng guài zhuàng殊形怪狀 | 殊:特殊。形容形狀稀奇古怪,與眾不同。 | 唐·竇冀《懷素上人草書歌》:“殊形怪狀不易說,就中驚燥尤枯絕。” |
duàn guài chú yāo斷怪除妖 | 謂鏟除妖魔鬼怪。 | 明·無名氏《大破蚩尤》第二折:“我我我,仗神鋒斷怪除妖,是是是,賃道法驅(qū)邪斬虎。” |
qiāo qī zuò guài蹺蹊作怪 | 蹺蹊:奇怪。奇怪多端。 |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只因這封簡帖兒,變出一本蹺蹊作怪底小說來。” |
jīng qí gǔ guài精奇古怪 | 形容十分奇特,不同一般。 | 明·湯顯祖《還魂記·硬拷》:“你精奇古怪虛頭弄。” |
sōu qí jué guài搜奇抉怪 | 搜:搜索。抉:抉擇,挑選。奇、怪:奇異的,罕見的。搜索新奇的,挑選罕見的。多指詩文刻意求新求奇。亦作“搜奇檢怪”。 | 唐·韓愈《荊譚唱和詩序》:“志存乎《詩》、《書》、寓辭乎詠歌,往復(fù)循環(huán),有唱斯和,搜奇抉怪,雕鏤文字。” |
jué guài zhī tán譎怪之談 | 譎怪:怪誕。荒誕不稽的言論。 |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辨騷》:“康回傾地,夷羿彃日,木夫九首,土伯三日,譎怪之談也。” |
huī guǐ lián guài恢恑憰怪 | 謂離奇怪異。 | 《莊子·齊物論》:“恢恑憰怪,道通為一。” |
shēng yāo zuò guài生妖作怪 | 生:產(chǎn)生。比喻搞鬼搗亂。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9回:“及至?xí)r運衰微,祿命將終之日,不但眾散親離,人心背叛,即魑魅魍魎也都來了,生妖作怪,播弄著你,所謂人衰鬼弄人是也。” |
bǎi guài qiān qí百怪千奇 | 形容花樣繁多。 | 清 李漁《閑情偶寄 飲饌 蔬食》:“世人制菜之法,可稱百怪千奇。自新鮮以至于腌糟醬臘,無一不曲盡奇能,務(wù)求至美。” |
dú mó hěn guài毒魔狠怪 | 兇惡殘忍的妖魔鬼怪。 | 《西游記》第九七回:“大哥是個了得的。向者那般毒魔狠怪,也能收服,怕這幾個毛賊?” |
xié mó guài dào邪魔怪道 | 猶言邪魔歪道。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68回:“你看《禹貢》上面,何嘗有一點這種邪魔怪道的話,他卻實實在在把水治平了。” |
guài xíng guài zhuàng怪形怪狀 | 奇異古怪的形態(tài)、樣子。 | |
chuāi wāi niē guài揣歪捏怪 | 捏:挑事。心藏壞意尋機挑起怪事和事端。 |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楔子:“俺兩個全仗俺父親的虎威,拿粗挾細(xì),揣歪捏怪,幫閑鉆懶,放刁撒潑。” |
guài yǔ máng fēng怪雨盲風(fēng) | 猶疾風(fēng)暴雨。 | 宋·劉克莊《滿江紅·和王實之韻送伯昌》詞:“怪雨盲風(fēng),留不住江邊行色。” |
zì jīng zì guài自驚自怪 | 自己覺得又害怕又驚異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2回:“晴雯笑道:‘也不用我唬去,這小蹄子已經(jīng)自驚自怪的了。’” |
xī qí gǔ guài希奇古怪 | 奇怪而罕見。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一回楔子:“還有許多騙局、拐局、賭局,一切希奇古怪。” |
shì guài zhuāng qí飾怪裝奇 | 謂故為怪異。 | 清·李漁《閑情偶寄·演習(xí)·變調(diào)》:“今之梨園,購得一新本,則因其新而愈新之,飾怪裝奇,不遺余力。” |
guǐ xíng guài zhuàng詭形怪狀 | 詭:怪異。奇特怪異的形狀。 | 宋·胡仔《山谷下》:“戴叔倫詩云:‘詭形怪狀翻合宜。’” |
jiàn guài fēi guài,qí guài zì hài見怪非怪,其怪自害 | 怪:奇異的。發(fā)現(xiàn)怪事怪物不要驚慌,它就不會危害了。 | 明·無名氏《白兔記·牧牛》:“見怪非怪,其怪自害。” |
yāo xíng guài zhuàng妖形怪狀 | 裝束奇特,舉止輕佻。多形容女性。 | 巴金《談<寒夜>》:“他看不慣媳婦‘一天打扮得妖形怪狀’上館子,參加舞會,過那種‘花瓶’的生活。” |
jiàn guài bù guài,qí guài zì bài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 怪:奇異的。發(fā)現(xiàn)怪事怪物不要驚慌,它就不會危害了。 |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下卷:“見怪不怪,其怪自敗。無如愚夫愚婦始終不悟耳。” |
suǒ yǐn xíng guài索隱行怪 | 索:探索;隱:隱暗的事;行:從事;怪:怪事。求索隱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意指身居隱逸的地方,行為怪異,以求名聲。 | 《漢書 藝文志》:“孔子曰:\'索隱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為之矣。” |
guài qiāng guài diào怪腔怪調(diào) | 怪:奇異的。形容人的腔調(diào)怪異 | 宗璞《東藏記》第三章:“米太太的中國話怪腔怪調(diào)。” |
chǒu rén duō zuò guài丑人多作怪 | 長相丑陋的人經(jīng)常做出一些離奇古怪的事來為難別人。 | 茅盾《叩門》:“是你這工于吠影吠聲的東西,丑人作怪似的驚醒了人,卻只給人們一個空虛!” |
chéng jīng zuò guài成精作怪 | 精:精靈;怪:妖怪。變成精靈妖怪危害人間。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40卷:“形如枯木,心若死灰,以致病死,陰靈不散,成精作怪,故曰鬼仙。” |
tián bù zhī guài恬不知怪 | 謂安然處之,不以為怪。語本漢賈誼《治安策》:“至于俗流失,世壞敗,因恬而不知怪。” | 語出漢·賈誼《治安策》:“至于俗流失,世壞敗,因恬而不知怪。”宋·蘇軾《謝中書舍人表》:“既任止于訓(xùn)詞,故權(quán)移于胥史,恬不知怪,習(xí)為故常。” |
zuò guài xīng yāo作怪興妖 | 比喻壞人破壞搗亂,無事生非,制造事端。 | 清·張岱《答袁萚庵》:“今人于開場一出,便欲異人,乃裝神作鬼,作怪興妖。” |
qí xíng guài zhuàng奇形怪狀 | 形容形狀稀奇古怪;與眾不同。 | 唐 房玄齡《晉書 溫嶠傳》:“須臾,見水族覆滅,奇形異狀,或乘車馬著赤衣者。” |
guài lì luàn shén怪力亂神 | 指關(guān)于怪異、勇力、叛亂、鬼神之事。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 “子不語怪、力、亂、神。” |
yāo mó guǐ guài妖魔鬼怪 | 迷信的傳說中危害人類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東西或人。 | 元 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一折:“我家東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個妖魔鬼怪,信著他跟將去了。” |
yīn yáng guài qì陰陽怪氣 | 形容態(tài)度怪癖,冷言冷語,不可捉摸。 | 曹禺《北京人》第二幕:“他們哪一個是想順我的心?哪一個不是陰陽怪氣?” |
lí qí gǔ guài離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見 | 蘇曼殊《與劉三書》:“曼近日所遭,離奇古怪,待長者今冬回申,當(dāng)極談耳。” |
guài mú guài yàng怪模怪樣 | 形態(tài)奇怪。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龍老三你還不把那些衣服脫了,人看著怪模怪樣!” |
guāng guài lù lí光怪陸離 | 光怪:奇異的光彩;陸離:色彩繁雜。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本經(jīng)訓(xùn)》:“五彩爭勝,流漫陸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