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 個淹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yān yān yī xī淹淹一息 | 形容呼吸微弱,瀕于死亡。 | 《儒林外史》第十五回:“馬二先生大驚,急上樓進房內去看,已是淹淹一息,頭也抬不起來。” |
yān huì guàn tōng淹會貫通 | 猶融會貫通。 | 明·高啟《〈史要類鈔〉序》:“遂使義理之微不備,事變之實不詳,無以淹會貫通,明其同異而辨其得失矣。” |
dà shuǐ yān le lóng wáng miào大水淹了龍王廟 | 龍王廟:管水之神的廟宇。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識而互相之間發生了爭端。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4章:“闖王派我來,也只是同你們見見面,交交朋友,免得日后大水淹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td> |
yān xún kuàng yuè淹旬曠月 | 淹:滯留。曠:荒廢。拖延時日,荒廢歲月。 | 宋·蘇舜欽《漣水軍新閘記》:“至者必淹旬曠月,不得遽去?!?/td> |
yān guàn jīng wēi淹貫精微 | ||
jiāng yān cái jìn江淹才盡 | 南朝梁江淹,少有文名,世稱江郎。晚年詩文無佳句,時人謂之才盡。后來常用“江淹才盡”比喻才思衰退。 | 南朝·梁·鐘嶸《詩品》:“爾后為詩,不復成語,故世傳‘江淹才盡’?!?/td> |
jiāng yān mèng bǐ江淹夢筆 | 傳說南朝梁江淹夜夢郭璞索還五色筆,爾后為詩遂無佳句。后因以“江淹夢筆”喻才思減退。 | 元·白樸《惱煞人》:“宋玉悲秋愁悶,江淹夢筆寂寞,人間豈無成與破。” |
yān huáng liáo dǎo淹黃潦倒 | ||
nián yān rì jiǔ年淹日久 | 淹:滯留。形容時間久遠。 | 聞一多《屈原問題》:“遭受讒言,使氣出走,而年淹日久,又不見召回。” |
yān jì liáo cài淹薺燎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