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3 個韙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mào dà bù wěi冒大不韙 | 見“冒天下之大不韙”。 | 《清史稿·禮志二》:“嚴諭集議,尚未裁決遵行,則后人孰肯冒大不韙?” |
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éi冒天下之大不韙 | 不韙:不是,錯誤。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認為不對的事情。指不顧輿論的遣責而去干壞事。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 |
fàn tiān xià zhī bù wéi犯天下之不韙 | 犯:觸犯;不韙:不是,錯誤。公然做天下都認為最大錯誤的事情。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