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子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luàn chén zéi zǐ亂臣賊子 | 舊時指不忠君主;不守臣道;作風反叛的大臣。后指破壞國家統一;損害人民利益的惡人。也作“逆子賊臣”。 |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
yú zǐ lù lù余子碌碌 | 余子:其他的人。指其他人平庸無能,表示對別人的輕視。 | 《后漢書·猿文苑傳下·禰衡》:“唯善魯國孔融及弘農楊修。常稱曰:‘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數也。’” |
yǒu fēng zǐ yǔ友風子雨 | 指云。云以風為友,以雨為子。蓋風與云并行,雨因云而生。 | 《荀子 賦》:“托地而游宇,友風而子雨。” |
dàn wán hēi zǐ彈丸黑子 | 亦作“彈丸黑志”。喻極小。語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地惟黑子,城猶彈丸。” | 語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地惟黑子,城猶彈丸。” |
nǚ zǐ wú cái biàn shì fú女子無才便是福 | 舊道德規范認為婦女無須有才能,只需順從丈夫就行。 |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第三卷:“昔人云:‘女子無才便是福。’然今之閨秀,比比是矣!” |
mù kōng yú zǐ目空余子 | 眼里沒有別人。形容驕傲自大,看不起人。同“目中無人”。 | 馬南邨《燕山夜話·交友待客之道》:“如果遇到對方有弱點,就更加盛氣凌人,目空余子。” |
yī tā guā zǐ一塌刮子 | 總共加在一起。 | 毛澤東《評國民黨對戰爭責任問題的幾種咎案》:“他不是如同蔣介石那樣,將戰爭責任一塌刮子推到共產黨身上。” |
zhì chéng jūn zǐ志誠君子 |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形容志行誠篤的人。 | 明·徐霖《繡襦記·姨鴇夸機》:“他是個志誠君子,與別人不同,怎么開口起發他的?” |
miàn hóng bó zǐ cū面紅脖子粗 | 臉紅脖子變粗。形容因激動、窘迫、發怒或羞漸而臉色漲紅的樣子。 | 高陽《玉座珠簾》:“皇帝面紅脖子粗地大罵言官沽名釣譽,恭王與醇王自恃長親,渺視皇帝,話越說越多,也越離譜了。” |
wù rén zǐ dì悮人子弟 | 悮:耽誤。指因無才或不負責任而耽誤人家后輩學生 | 續范亭《寄山西土皇帝閻錫山一封五千言書》:“你知道悮人子弟,男盜女娼,強迫人做漢奸,這是何等的罪惡!” |
xù qī yǎng zǐ畜妻養子 | 畜:養育。舊指維持妻子和兒女的生活。 | 《孟子 梁惠王上》:“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
ǎi zǐ kàn xì矮子看戲 | 比喻只知道附和別人,自己沒有主見。也比喻見識不廣。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27卷:“正如矮人看戲一般,見前面人笑,他也笑,他雖眼不曾見,想必是好笑,便隨他笑。” |
méi máo hú zi yī bǎ zhuā眉毛胡子一把抓 | 俗語。比喻做事不分輕重緩急。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七章:“你們真個胡子眉毛一把抓,人人眼里插棒槌。” |
qī zǐ bā xù七子八婿 | 唐郭子儀有子八人,婿七人,皆朝廷重官。見《舊唐書·郭子儀傳》。后因以“七子八婿“形容子、婿眾多。 | 《舊唐書·郭子儀傳》載:唐郭子儀有子八人,婿七人,皆朝廷重官。 |
ruǎn dāo zǐ軟刀子 | 比喻使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損害和腐蝕的手段。 | 魯迅《集外集拾遺·老調子已經唱完》:“我們的老調子,也就是一把軟刀子。” |
wǒ fù zǐ dài我負子戴 | 謂夫妻同安于貧賤。詳“我黼子佩”。 | 漢·揚雄《琴清英》:“天下有道,我黼子佩;天下無道,我負子戴。” |
xián rén jūn zǐ賢人君子 | 指有才有德的人。 | 唐·陳子昂《明必得賢科》:“凡賢人君子,未嘗不思效用,但無其類獲進,所以湮沒于時。” |
yǎ zǐ zuò mèng啞子做夢 | 比喻有話或苦衷說不出。 | 宋·蘇軾《雜纂》:“啞子做夢——說不得。” |
lín zǐ fèng chú麟子鳳雛 | 麒麟之子,鳳凰之雛。比喻年輕的穎異俊秀之人。 | 漢·焦贛《易林》第二卷:“麟子鳳雛,生長家國。” |
luàn kòu mào zǐ亂扣帽子 | 指隨意給別人定性。 |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卷:“你亂扣帽子。” |
qī lí zǐ sàn妻離子散 | 妻子離異;子女流散。表示一家人被迫離散。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 |
qiān qiān jūn zǐ謙謙君子 | 指謙虛而嚴格要求自己的人。 | 《周易 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
nì chén zéi zǐ逆臣賊子 | 逆臣:叛亂之臣;賊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 《晉書 王導傳》:“逆臣賊子,何世無之?豈意今者近出臣族!” 唐 陳子昂《請措刑科》:逆臣賊子,頓伏嚴誅。” |
è hǔ bù shí zǐ惡虎不食子 | 即使兇惡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傷害親近者。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杭州龍華寺靈照真覺禪師》:“山僧失口曰:‘惡習虎不食子。’” |
jūn zǐ bù duó rén zhī hào君子不奪人之好 |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好:喜愛。道德高尚的人不奪取人家喜愛的東西。 | 元·馬致遠《馬丹陽三度任風子》:“我這里勸著道著他不采分毫,別人的首級他強要,他小心兒不肯自量度,可不道君子不奪人之好。” |
gāo yú zǐ dì膏腴子弟 | 富貴人家的子弟。 | 南朝·梁·鍾嶸《〈詩品〉序》:“于是庸音雜體,人各為容,至使膏腴子弟,恥文不逮,終朝點綴,分夜呻吟。” |
xiān xiǎo rén hòu jūn zǐ先小人后君子 | 先不講客氣,說明條件,按章辦事,然后再講禮貌。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49回:“凡事先小人后君子好,先君子后小人就不好了。” |
yǎ zǐ chī huáng lián啞子吃黃連 | 歇后語。比喻有苦說不出。 |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三回:“正是啞子吃黃連,苦在自肚里,敢怒不敢言。” |
liáng shàng jūn zǐ梁上君子 | 梁:房梁。躲在房梁上的君子。原指竊賊。后比喻上不沾天下不著地的、脫離實際的人。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陳寔傳》:“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
zhàn zhēng fàn zǐ戰爭販子 | 挑起戰爭的人。指依靠煽動戰爭而從中牟利的人。 | |
dǎ yě yā zǐ打野鴨子 | 捕捉野鴨子,借指業余時間干活掙錢。 | 徐懷中《我們播種愛情》第一章:“你再這樣可不行喲!傷口沒好就出來打野鴨子。” |
zǐ xià xuán chún子夏懸鶉 | 鶉:鶉鳥尾禿有如補綻百結。指子夏生活寒苦卻不愿做官,衣服破爛打結,披在身上像掛著的鶉鳥尾一樣。形容人衣衫襤褸,生活困頓卻清高自持,安貧樂道。 | 《荀子 大略》:“子夏家貧,衣若懸鶉。” |
chì zǐ zhī xīn赤子之心 | 赤子:初生的嬰兒。孩子純真無邪的心靈。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純潔。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gǒu ná hào zǐ狗拿耗子 | 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閑事。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4回:“你這孩子,才叫他娘的‘狗拿耗子’呢!你又懂得幾篇兒幾篇兒。” |
mǎ shàng fáng zi馬上房子 | 指當面贊成,背后反對。 | 明 戚繼光《練兵實紀雜集 登壇口授》:“何謂‘馬上房子’?只是眼前奉承過去,心中已不然其言。” |
jiā rén fù zǐ家人父子 | 家人:一家人。指一家人。 | 唐·柳宗元《桐葉封弟辯》:“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況號為君臣者耶?” |
yǎn pí zǐ báo眼皮子薄 | ||
lí niú zhī zǐ犁牛之子 | 比喻父雖不善卻無損于其子的賢明。 | 春秋·魯·孔丘《論語·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
guǎn chéng zǐ管城子 | 毛筆的別名。 | 唐·韓愈《毛穎傳》:“秦皇帝使恬賜之湯沐,而封諸管城,號曰‘管城子’。” |
kòu shǐ kuī zǐ扣屎盔子 | 中國東北方言,比喻給人妄加罪名,進行誣蔑。 | |
kōng xīn jià zǐ空心架子 | 空話、謊言或無實際內容的東西。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4回:“人也不認得,你在那個面前搗鬼,扯甚么空心架子!” |
bù rù hǔ xué,bù dé hǔ zǐ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不進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擔風險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班超傳》:“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 |
zéi zǐ luàn chén賊子亂臣 | 見“賊臣亂子”。 | 唐·魏徵壽《隋書·許善心傳》:“國惡雖諱,君舉必書,故賊子亂臣,天下大懼,元龜明鏡,昭然可察。” |
bǎi jiā zhū zǐ百家諸子 | 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諸子:指孔子、老子、莊子、荀子等。后來對先秦學術思想派別的總稱。 | 晉·常璩《華陽國志·梓橦人士》:“自五經四部、百家諸子、伎藝算計、卜數醫術。” |
jué zǐ jué sūn絕子絕孫 | 指斷絕子孫。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2回:“等他絕子絕孫之后,他祖宗的香煙都要斷了,還充那一門孝子?” |
yǒu qí fù bì yǒu qí zǐ有其父必有其子 | 有什么樣的父親一定會有什么樣的兒子。 | 《孔叢子·居衛》:“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 |
xiào zǐ cí sūn孝子慈孫 | 對祖先孝順的子孫。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名之曰‘幽’、‘厲’,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 |
mò zǐ qì sī墨子泣絲 | 比喻人變好變壞,環境的影響關系很大。 | 《淮南子·說林訓》:“墨子見練絲而泣之,為其可以黃可以黑。” |
míng líng zhī zǐ螟蛉之子 | 螟蛉:綠色小蟲,寄生蜂蜾贏常捕捉螟蛉,產卵在它們身體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比喻義子。 | 《詩經·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贏負之。” |
shì rén rú zǐ視人如子 | 見“視民如子”。 | 唐·張說《河西節度副大使鄯州都督安鄉神道碑》:“其在軍州,傾心下士,視人如子,無約而視附,不言而條理。” |
zhī zǐ mò ruò fù知子莫若父 | 沒有比父親更了解兒子的了。 | 先秦 管仲《管子 大匡》:“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
pò guàn zǐ pò shuāi破罐子破摔 | 破罐子:比喻壞了貞操的女人或名聲不好的人。比喻已經弄壞了的事就干脆不顧。 |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娘們走了以后,好些年來,他自輕自賤,成了習慣,破罐子破摔,不想學好了。” |
huáng kǒu rú zǐ黃口孺子 | 黃口:兒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譏諷別人年幼無知。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3回:“朕用兵老矣,豈反不如一黃口孺子耶!” |
xiā zǐ mō yú瞎子摸魚 | 比喻做事盲目,缺乏調查研究。 |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粗枝大葉,夸夸其談,滿足于一知半解。” |
yǐ zǐ zhī máo,gōng zǐ zhī dùn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子:對別人的稱呼;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擋住敵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對方的觀點、方法或言論來反駁對方。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難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
guì zǐ lán sūn桂子蘭孫 | 對人子孫的美稱。 | 明·湯顯祖《紫簫記·就婚》:“作夫妻天長地遠,還愿取桂子蘭孫滿玉田。” |
jūn zǐ yī yán,kuài mǎ yī biān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 比喻一言為定,決不翻誨。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袁州南源道明禪師》:“快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頭來,無事各自珍重。” |
hǔ xué dé zǐ虎穴得子 | 比喻詩文貼切中肯。 | 明·郎瑛《七修類稿·佛頂菊》:“先生之作,誠可謂虎穴得子矣!” |
lǎo zǐ tiān xià dì yī老子天下第一 | 老子:不謙虛的人的自稱。自以為是天下第一號人物。 | 毛澤東《反對自由主義》:“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 |
xiǎo guān zǐ xià小冠子夏 | 指漢代杜欽。比喻眼睛不好的人。 | 東漢·班固《漢書·杜欽傳》:“欽惡以疾見詆,乃為小冠,由是京師更謂欽為‘小冠杜子夏’。” |
yǐ xiǎo rén zhī xīn,duó jūn zǐ zhī f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測品行高尚的人。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 |
bù rù shòu xué,ān dé shòu zǐ不入獸穴,安得獸子 | 不進野獸窩,怎能捉到小野獸。比喻不冒險進入險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 《周書·李遠傳》:“古人有言:‘不入獸穴,安得獸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濟。” |
pāo qī qì zǐ拋妻棄子 | 拋:丟棄。丟棄妻子兒女。形容逃難時的凄慘狀況或分居兩地的情景。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18卷:“人生最苦為行商,拋妻棄子離家鄉。” |
dǎ zhǒng liǎn chōng pàng zī打腫臉充胖子 | 比喻寧可付出代價而硬充作了不起。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十章:“打腫臉充胖子,你還知道羞恥不?” |
dài gāo mào zǐ戴高帽子 | 吹捧、恭維別人。 | 《北史 儒林傳下 熊安生》:“道暉好著高翅帽、大屐,州將初臨,輒服以謁見。仰頭舉肘,拜于屐上,自言學士比三公。” |
zǐ nǚ jīn bó子女金帛 | 子女:指年輕的男女奴婢。指人民和財物。也泛指財物、財產。 | 《宋史·岳飛傳》:“金賊所愛,惟子女金帛,志已驕惰。” |
fán fū sú zǐ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9回:“瞧我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夢都沒有一個。” |
dài dà mào zǐ戴大帽子 | 比喻給人加上夸大了的罪名。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8回:“中丞穿的是件接衫,也沒有戴大帽子。” |
jì zǐ lóng wén驥子龍文 | 驥子:千里馬;龍文:駿馬名,舊時多指神童。原為佳子弟的代稱。后多比喻英才。 | 《南史·張融傳》:“延俊從父兄宣明二子景鸞、景鴻,并有逸才,河東呼景鸞為驥子,景鴻為龍文。” |
shéng shū zhī zǐ繩樞之子 | 樞:門上的轉軸;繩樞:用繩子系樞軸。形容生活貧窮的人或指貧苦人家子弟 | 西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陳涉,甕牖繩樞之子。” |
sǐ yào miàn zǐ huó shòu zuì死要面子活受罪 | 指因愛面子而遭受痛苦。 | 高陽《胡雪巖全傳·紅頂商人》:“阿巧姐卻是有點如俗語說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硬記三家出張,頗以為苦。” |
jūn zǐ zhī jiāo dàn ruò shuǐ君子之交淡若水 | 君子:品行端正的人。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而不是互相拉攏、利用。 | 戰國·宋·莊周《莊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
zǐ wéi fù yǐn子為父隱 | 兒子幫父親隱瞞惡跡。這是封建綱常禮教所提倡的。 | 《論語·子路》:“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漢·桓寬《鹽鐵論·周秦》:“聞子為父隱,父為子隱,未聞父子之相坐也。” |
ér nǚ zǐ yǔ兒女子語 | 女人和海子的話。比喻不識大體的言論。 | 《宋史 宗澤傳》:“汝為人將,不能以死敵我,乃欲以兒女子語誘我乎?” |
shēng zǐ dāng rú sūn zhòng móu生子當如孫仲謀 | 孫仲謀:三國時吳主孫權。形容智勇雙全的英雄人物。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吳主傳》:“生子當如孫仲謀。” |
shí zǐ xùn jūn食子徇君 | 謂吃自己兒子的肉以媚主邀功。 | |
yǎ zǐ xún mèng啞子尋夢 | 見“啞子做夢”。 | 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似鰾膠粘住口角,似魚刺嘎了喉嚨,低著頭似啞子尋夢。” |
guì yóu zǐ dì貴游子弟 | 貴游:無官職的貴族。貴族或達官貴人的子弟 | 《周禮·地官·師氏》:“凡國之貴游子弟學焉。” |
zhuāng sūn zǐ裝孫子 | 裝可憐相。 | 劉心武《鐘鼓樓》第六章:“他對事物最嚴厲的批評是:‘甭裝孫子!’” |
bǎi jià zǐ擺架子 | 指自高自大,裝腔作勢。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5回:“林之洋道:‘他果另眼相看,俺更要擺架子說大話了。’” |
wàng zǐ chéng míng望子成名 | 望:盼望,希望。希望自己的子女成為有名聲有地位的人物。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6回:“卻說安老爺到了公子引見這日,分明曉得兒子已就取在前十名,大可放心了;無如望子成名,比自己功名念切,還加幾倍。” |
nì zǐ èr chén逆子貳臣 | 貳臣:由舊朝投降后在新朝又擔任官職的人。忤逆不孝的兒子,不忠的大臣。 | 瞿秋白《魯迅的精神》:“魯迅從進化論進到階級論,從紳士階級的逆子貳臣進到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的真正的友人,以至戰士。” |
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fǔ shǒu gān wéi rú zǐ ni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橫眉:怒目而視;千夫指:眾人都指責;孺子牛:甘為為人服務的人。指對待敵人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甘愿服務。 | 魯迅《自嘲》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dài lǜ mào zǐ戴綠帽子 | 比喻妻子有外遇的丈夫。 |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九章:“只要不怕戴綠帽子,橫豎有人巴結。” |
pò jiā yù zǐ破家鬻子 | 鬻:賣。家庭毀壞,子女出賣。指困苦到了極點。 | 宋·楊萬里《民政上》:“上賦其民以十,則吏因以賦其百。朝廷喜其辦而不知有破家鬻子之民。” |
píng xū gōng zǐ憑虛公子 | 憑:依托。比喻假設的人或事。 | 漢·張衡《西京賦》:“有憑虛公子者,心奓體忲。” |
fù zǐ wú gé sù zhī chóu父子無隔宿之仇 | 宿:夜。父子間沒有隔夜解不開的仇怨。指仇怨容易消除。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1回:“你這個潑怪,豈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父子無隔宿之仇’!你傷害我師父,我怎么不來救他?” |
jiàng mén hǔ zǐ將門虎子 | 將門:世代為將的人家。比喻父輩有才能,子孫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門庭。 | 三月夫《吳三貴·異象少年》:“將門虎子!這孩子面相極佳,將來說不定會是國之棟梁啊!” |
hóu zǐ jiù yuè猴子救月 | 形容沒事找事,結果自己反而受到傷害。 | 《法苑珠林·愚贛篇·雜癡部》:“連獼猴重,樹弱枝折,一切獼猴墮井水中。” |
qiān jīn zhī zǐ,bù sǐ yú shì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 市:眾人聚集的地方。指富貴人家子弟犯了死罪,可以免除服刑。 | 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序》:“諺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 |
mài jué zhuì zǐ賣爵贅子 | 贅子:窮苦人家把孩子賣給富家做奴婢。因生活所迫,出賣爵位和子女。 | 東漢·班固《漢書·嚴助傳》:“數年歲比不登,民待賣爵贅子以接衣食。” |
rú zǐ kě jiào孺子可教 | 指年輕人可培養。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 |
shì mín rú zǐ視民如子 | 形容帝王、官吏愛護百姓。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三年》:“吳光新得國,而親其民,視民如子,辛苦同之,將用之也。” |
yàn yì zǐ sūn燕翼子孫 | 燕翼:燕子用翅膀覆蓋著它的小燕子。比喻保護子孫。 | 《詩經·大雅·文王有聲》:“武王豈不仕,治厥孫謀,以燕翼子。” |
zhuā niú bí zǐ抓牛鼻子 | 比喻抓工作能夠抓根本、抓重點。 | |
jiē liū zǐ街溜子 | 指游蕩街衢、不務正業的奸滑之徒。 |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四章:“你看他在黃堡興盛德字號當過伙計的那身街溜子氣吧!” |
rào bó zǐ繞脖子 | 說話、做事繞彎子。形容言語、事情折費思索。 | 馮驥才《鋪花的歧路》:“算了,我不和你繞脖子了。” |
yǎ zǐ tuō mèng啞子托夢 | 見“啞子做夢”。 | 元·鄭廷玉《看錢奴》第三折:“做了個啞子托夢,說不的這場板障。” |
yū fū zǐ迂夫子 | 迂腐的書呆子。 | 朱自清《論書生的酸氣》:“人們常說‘書呆子’、‘迂夫子’、‘腐儒’、‘學究’等,都是嘲諷書生的。” |
láng zǐ yě xīn狼子野心 | 狼子:狼崽子;幼小的狼;野心:野獸兇殘的本性。狼崽子雖小卻有野獸的兇殘本性。比喻壞人兇殘的秉性或瘋狂的欲望。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四年》:“子文曰:‘必殺之。是子也,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弗殺,必滅若敖氏矣。’諺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