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子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huì zǐ shàn pì惠子善譬 | 把別人的長處看作短處,強迫別人改變。 | 《新序·善說》:“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無譬,則不能言矣。” |
yǒu zǐ cún yān有子存焉 | 焉:表示陳述的語氣詞。有兒子在。 |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湯問》:“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
guò hé zú zǐ過河卒子 | 象棋規則中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過了河之后可以橫著走,威力更大。比喻只能前進,不能后退。 | 張友鸞《秦淮粉墨圖》第62回:“這是‘做了過河卒子,只有拼命向前’的時候呀!” |
bàn píng zǐ cù半瓶子醋 | 比喻稍有一點知識而知識并不豐富,略有一點本領而本領并不高強的人。 | 楊朔《我的改造》:“可是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我,這些年轉彎抹角的,直到現在還是個半瓶子醋。” |
fù zǐ míng bì復子明辟 | 辟:國君。稱帝王復位,重新掌權。 | 《尚書·咸有一德》:“伊尹既復政厥辟。” |
guǎn chéng zǐ管城子 | 毛筆的別名。 | 唐·韓愈《毛穎傳》:“秦皇帝使恬賜之湯沐,而封諸管城,號曰‘管城子’。” |
wàng zǐ chéng míng望子成名 | 望:盼望,希望。希望自己的子女成為有名聲有地位的人物。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6回:“卻說安老爺到了公子引見這日,分明曉得兒子已就取在前十名,大可放心了;無如望子成名,比自己功名念切,還加幾倍。” |
yǎ zǐ màn cháng huáng bǎi wèi,zì jiā yǒu kǔ zì jiā zhī啞子漫嘗黃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啞子:啞巴;黃柏:黃檗,味苦。啞子嘗到黃柏的苦味,知苦說不出。比喻有苦難言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回:“文姜深閨寂寞,懷念諸兒,病勢愈加,卻是胸中展轉,難以出口。正是‘啞子漫嘗黃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fēng qī yìn zǐ封妻蔭子 | 封:帝王把官爵或稱號賜給臣下;蔭:封建時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給予子孫入學或任官的權利。封建時代功臣的妻子得到封號;子孫世襲官職和特權。現在也指因一人的權勢地位而使老婆孩子都得好處的現象。 | 元 蕭德祥《殺狗勸夫》:“便是他封妻蔭子,也講不得《毛詩》,念不得《孟子》。” |
lǎo yóu zǐ老油子 | 指老于算計的人。 |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看他也不象習于行旅,相當難纏的‘老油子’,因而答應容留。” |
gū chén niè zǐ孤臣孽子 | 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無援的遠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艱難困苦的人。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朱熹集注:“孤臣,遠臣;孽子,庶子。” |
jūn zǐ zhī jiāo jiē rú shuǐ君子之交接如水 | 君子:品行端正的人。君子的交往清淡如水,而不是互相拉攏、利用。 | 西漢·戴圣《禮記·表記》:“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 |
fū zǐ zì dào夫子自道 | 指本意是說別人好處,而事實上卻正道著了自己。也用在不好的一面,意思是指摘別人,卻正指摘了自己。 | 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子曰:‘君子有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
è hǔ bù shí zǐ惡虎不食子 | 即使兇惡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傷害親近者。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杭州龍華寺靈照真覺禪師》:“山僧失口曰:‘惡習虎不食子。’” |
pèng dìng zǐ碰釘子 | 遭到拒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回:“何況給別人說話,怎么好冒冒昧昧的去碰釘子?” |
mǔ cí zǐ xiào母慈子孝 | 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范。 | 《尚書·康誥》:“天惟與我彝。”孔傳:“天與民五常,使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
máo tóu xiǎo zi毛頭小子 | 指年輕人。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1章:“想不到世事一變,這么個毛頭小子倒把他像毛頭小子一樣指教了一番!” |
chuī hú zǐ dèng yǎn jīng吹胡子瞪眼睛 | 形容生氣、發怒的樣子。 |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100回:“隨州的差役到他家催錢糧,也照著催別的百姓那么一樣,下來咧,吹胡子瞪眼睛的。” |
yìng mén kǎn zǐ硬門檻子 | 比喻不易克服的困難。 | |
xiǎo jiā zi qì小家子氣 | 形容人的言談舉止及做事不大方。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辦得不露火勢,也不露小家子氣。” |
zǐ xiào fù cí子孝父慈 | 兒女孝順,父母慈愛。同“父慈子孝”。 | 《左傳 隱公三年》:“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 宋 朱熹《朱子語類》卷十六:“須是就君仁臣敬、子孝父慈與國人信上推究精微,各有不盡之理。” |
sā kāi yā zǐ撒開鴨子 | ||
jiào huā zǐ叫化子 | 乞丐。 |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四回:“管他有衣服沒衣服,比要飯的叫化子總強點,就算那間廚房旁邊的小房子,也怪暖和的,沒有什么不可以的。” |
hèn xiǎo fēi jūn zǐ,wú dú bù zhàng fū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 君子:有才德的人;丈夫: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對仇敵要痛恨,打擊要堅決徹底。指壞人心狠手辣。 | 元·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叵奈楊景無禮。” |
zǐ yuē shī yún子曰詩云 | 子:指孔子;詩:指《詩經》;曰、云:說。泛指儒家言論。 | 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一折:“我堪恨那伙老喬民,用這等小猢猻,但學得些妝點皮膚,子曰詩云。” |
qiān jīn zhī zǐ,zuò bù chuí táng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 垂堂:靠近屋檐的地方。家有千金的人不在屋檐下停留。形容有錢人非常看中自己的身體。 | 西漢·司馬遷《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
rú zǐ kě jiào孺子可教 | 指年輕人可培養。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 |
jūn zǐ yī yán,kuài mǎ yī biān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 比喻一言為定,決不翻誨。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袁州南源道明禪師》:“快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頭來,無事各自珍重。” |
bài jiā zǐ敗家子 | 指任意揮霍家產的不成器的子弟或任意浪費國家財物的人。 | 老舍《詩人》:“這些行動都是有失正統的,故每每呼詩人為怪人、為狂士、為敗家子。” |
fèng zǐ lóng sūn鳳子龍孫 | 帝王或貴族的后代。 | 《二刻拍案驚奇》卷七:“真個是鳳子龍孫,遭著不幸,流落到這個地位。” |
xiōng zhōng zhèng,móu zǐ liǎo胸中正,眸子瞭 | 眸子:瞳仁,眼睛;瞭:明亮。心地純正,眼睛明亮。 |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 |
dì zǐ hái ér弟子孩兒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養的。 | 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二折:“我走到半路,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兒把我攔住,道我是犯夜的。” |
ài mín rú zǐ愛民如子 | 舊時稱贊某些統治者愛護百姓,就象愛護自己的子女一樣。 | 西漢 劉向《新序 雜事一》:“良君將賞善而除民患,愛民如子,蓋之如天,容之若地。” |
gǒu tuǐ zǐ狗腿子 | 走狗,為惡勢力效勞幫兇的人。 | 鄧小平《躍進中原的勝利形勢與今后的政策策略》:“有些被殺的所謂狗腿子,十有八九是窮人。” |
yǎn lǐ róu bù xià shā zǐ眼里揉不下沙子 | 比喻對壞人壞事不能容忍。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9回:“奶奶寬洪大量,我卻眼里揉不下沙子去。” |
qī mén zǐ hè妻梅子鶴 | 以梅為妻,以鶴為子,表示清高。 | 清·徐釚《詞苑叢談》卷三:“林處士妻梅子鶴,可稱千古高風矣。” |
zhōng chén xiào zǐ忠臣孝子 | 對君主盡忠對父母盡孝的人。 | 戰國·趙·荀況《荀子·禮論》:“使生死終始若一,一足以為人愿,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極也。” |
cù tán zǐ醋壇子 | 裝醋的壇子,指在男女關系上嫉妒心很強的人。 |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三章:“倘她打翻醋壇子,可就要砸鍋了。” |
zhuāng sūn zǐ裝孫子 | 裝可憐相。 | 劉心武《鐘鼓樓》第六章:“他對事物最嚴厲的批評是:‘甭裝孫子!’” |
fú sūn yīn zǐ福孫蔭子 | 謂福蔭及于子孫。 | 元·本高明《琵琶記·五娘葬公婆》:“這墳呵,只愿得中干燥,福孫蔭子也者難料;便蔭得個三公,也濟不得親老。” |
bàn zǐ zhī yì半子之誼 | 半子:女婿。半個兒子的情分。 | 《舊唐書·回紇傳》:“昔為兄弟,今為子婿,半子也。” |
rèn zéi zuò zǐ認賊作子 | 見“認賊為子”。 | 明·徐復祚《一文錢》第三出:“有一等顛倒喪志,投東覓西,失卻眼前至寶,這便是認賊作子。” |
shū rén jūn zǐ淑人君子 | 淑:溫和善良。君子:古代指地位高,品格高尚的人。指賢惠善良,正直公正、品格高尚的人。 | 《詩經·曹風·鸤鳩》:“淑人君子,其儀一兮。” |
èr dào fàn zǐ二道販子 | 指非法地買進賣出商品以獲利的商販。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13章:“人民幣魔力無邊,只要肯出高價,二道販子手里有的是軟臥票。” |
dǎ zhǒng liǎn zhuāng pàng zǐ打腫臉裝胖子 | 比喻沒有能耐或內里空虛,卻要硬撐門面裝作了不起。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你也不要在我老張面前打腫臉裝胖子,硬不要朋友幫助。” |
jūn zǐ gù qióng君子固窮 | 君子:有教養、有德行的人;固窮:安守貧窮。指君子能夠安貧樂道,不失節操。 | 《論語·衛靈公》:“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
yǎ zǐ zuò mèng啞子做夢 | 比喻有話或苦衷說不出。 | 宋·蘇軾《雜纂》:“啞子做夢——說不得。” |
lǎo zǐ tiān xià dì yī老子天下第一 | 老子:不謙虛的人的自稱。自以為是天下第一號人物。 | 毛澤東《反對自由主義》:“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 |
fán fū sú zǐ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9回:“瞧我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夢都沒有一個。” |
duàn zǐ jué sūn斷子絕孫 | 指沒有子孫后代。多用作詛咒語。 | 元 柯丹邱《荊釵記 執柯》:“你再不娶親,我只愁你斷子絕孫誰拜墳。” |
yī zǐ chū jiā,jiǔ zǔ shēng tiān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 指子孫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升天。常用以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百回:“常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你那夫主冤愆解釋,亦得超生去了。” |
zhuā xiǎo biàn zǐ抓小辮子 | 比喻抓住缺點作為把柄。 | 季羨林《牛棚雜憶》:“訓話者每天主要做法是抓小辮子,而小辮子我們滿頭都是,如果真正沒有,他們還可以栽在你頭上嘛。” |
hóu zǐ bó shǐ猴子搏矢 | 形容喜歡賣弄小聰明的人容易上當。 | 戰國·宋·莊周《莊子·徐無鬼》:“王射之,敏給搏捷矢。王命相者趨射,狙執死。” |
kōng xīn jià zǐ空心架子 | 空話、謊言或無實際內容的東西。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4回:“人也不認得,你在那個面前搗鬼,扯甚么空心架子!” |
wàng zǐ chéng lóng望子成龍 |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學業和事業上有成就。 |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德公望子成龍,一會想送他上英國,一會又想送他上美國。” |
hé dōng shī zǐ河東獅子 | 舊指妒悍的婦女。 | 明·梅鼎祚《玉合記·砥節》:“吼動河東獅子,驚回海底鷗兒。” |
pèng yī bí zǐ huī碰一鼻子灰 | 想討好而結果落個沒趣。 | 鄧小平《關于西南少數民族問題》:“你們可能碰一鼻子灰,或者對你們提出的問題不重視,或者對問題見解不同。” |
bù rù shòu xué,bù dé shòu zǐ不入獸穴,不得獸子 | 不進野獸窩,不能捉到小野獸。比喻不冒險進入險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 《北史·韋佑傳》:“古人稱不入獸穴,不得獸子。安危之事未可預量。” |
xī zǐ pěng xīn西子捧心 |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越國的美女。形容女子的病態美。比喻名家的詩文、字畫等,其本身存在的某種疵病不足以掩蓋其固有的優點,有時反而增色。 | 《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 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
chén gǔ zǐ làn zhī má陳谷子爛芝麻 | 比喻陳舊的無關緊要的話或事物。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5回:“可是我糊涂了,正經說的話且不說,且說陳谷子爛芝麻的混搗熟。” |
ǎi zǐ kàn xì矮子看戲 | 比喻只知道附和別人,自己沒有主見。也比喻見識不廣。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27卷:“正如矮人看戲一般,見前面人笑,他也笑,他雖眼不曾見,想必是好笑,便隨他笑。” |
méi qī hè zǐ梅妻鶴子 | 以梅為妻,以鶴為子。比喻清高或隱居。宋·林逋隱居西湖孤山,植梅養鶴,終生不娶,人謂“梅妻鶴子”。 | 宋 沈括《夢溪筆談 人事二》:“林逋隱居杭州孤山,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云霄,盤旋久之,復入籠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諸寺。有客至逋所居,則一童子出應門,延客坐,為開籠縱鶴。良久,逋必棹小船而歸。蓋嘗以鶴飛為驗也。” |
mài jué zhuì zǐ賣爵贅子 | 贅子:窮苦人家把孩子賣給富家做奴婢。因生活所迫,出賣爵位和子女。 | 東漢·班固《漢書·嚴助傳》:“數年歲比不登,民待賣爵贅子以接衣食。” |
yī tā guā zǐ一塌刮子 | 總共加在一起。 | 毛澤東《評國民黨對戰爭責任問題的幾種咎案》:“他不是如同蔣介石那樣,將戰爭責任一塌刮子推到共產黨身上。” |
nèi jǔ bù shī qí zǐ,wài jǔ bù shī qí chóu內舉不失其子,外舉不失其仇 | 舉:推薦。舉薦身邊的人,即使是親屬也不回避;舉薦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敵也不躲開。形容辦事公正無私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荀慈明曰:‘昔者祁奚內舉不失其子,外舉不失其仇,以為至公。’” |
yī zǐ wù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一子悟道,九族升天 | 九族:本人的父、祖父、曾祖、高祖和子、孫、曾孫、重孫。一個孩子領悟天道,整個家族都能升到天堂去。 | 元·馬致遠《黃粱夢》第一折:“常言道:‘一子悟道,九族升天’,不要錯過了。” |
mìng gēn zǐ命根子 | 有生命或精力來源的東西。比喻最受人重視的晚輩或最重要或最受重視的事物。 |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19章:“寶生在他們老公母倆心上,真像命根子,寶貝疙瘩。” |
wù rén zǐ dì悮人子弟 | 悮:耽誤。指因無才或不負責任而耽誤人家后輩學生 | 續范亭《寄山西土皇帝閻錫山一封五千言書》:“你知道悮人子弟,男盜女娼,強迫人做漢奸,這是何等的罪惡!” |
qiān jīn zhī zǐ,bù sǐ yú shì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 市:眾人聚集的地方。指富貴人家子弟犯了死罪,可以免除服刑。 | 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序》:“諺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 |
hǔ tóu shàng zhuō shī zǐ虎頭上捉虱子 | 比喻干危險的事情。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8回:“你偏進去,又不就走,還要虎頭上捉虱子!” |
shǒu zhe bí zǐ mō zhe sāi守著鼻子摸著腮 | 形容彼此緊挨著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43回:“外頭守著鼻子摸著腮的都是人,我守的這點去處連足也摸不過來,……支了他那里去?” |
jūn zǐ ài cái,qǔ zhī yǒu dào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 君子:有才德的人。君子喜歡正道得到的財物,不要不義之財。 |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該當你老夫子的,自然當仁不讓。” |
mài jué yù zǐ賣爵鬻子 | 鬻:賣。因生活所迫,出賣爵位和子女。 | 漢·賈誼《新書·無蓄》:“歲惡不入,賣爵鬻子,既或聞耳矣。” |
niǎn zhe bí zi捻著鼻子 | 形容克制忍耐,受了氣也不敢發作。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朝奉帶了舵公到湯少爺船上磕頭,謝了說情的恩,捻著鼻子回船去了。” |
guǎng hán xiān zǐ廣寒仙子 | 廣寒:即廣寒宮,傳說中月亮上的仙宮。廣寒宮里的仙子——嫦娥。 | 元·高明《琵琶記·伯喈牛小姐賞月》:“環珮濕,似月下歸來飛瓊。那更,香鬢云鬟,清輝玉臂,廣寒仙子也堪并。” |
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fǔ shǒu gān wéi rú zǐ ni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橫眉:怒目而視;千夫指:眾人都指責;孺子牛:甘為為人服務的人。指對待敵人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甘愿服務。 | 魯迅《自嘲》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qiān qiān jūn zǐ謙謙君子 | 指謙虛而嚴格要求自己的人。 | 《周易 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
lí yuán zǐ dì梨園子弟 | 見“梨園弟子”。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通省梨園子弟各班愿與者,書名畫知,屆時齊集湖亭,各演雜劇。” |
huà dí jiào zǐ畫荻教子 | 荻:蘆葦。用蘆葦在地上書畫教育兒子讀書。用以稱贊母親教子有方。 | 《宋史·歐陽修傳》:“家貧,致以荻畫地學書。” |
dà yǎ jūn zǐ大雅君子 | 大雅:對品德高尚,才學優異者的贊詞。君子:泛指有才德的人。指有才德的人。 | 《漢書·景十三王傳贊》:“夫唯大雅,卓爾不群,河間獻王之矣。”《論語·八佾》:“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 |
ǎi zǐ guān cháng矮子觀場 | 場:戲場。比喻只知道附和別人,自己沒有主見。也比喻見識不廣。 | 明 徐復祚《一文錢》第三出:“全心即佛,全佛即人,直是饑人見飯;心不是佛,智不是道,何殊矮子觀場。” |
yī bí zǐ huī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 《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
zuǒ duì rú rén,gù nòng zhì zǐ左對孺人,顧弄稚子 | 孺人:對婦女的尊稱,借指妻子;稚子:幼兒。左邊對著妻子,右邊看顧小孩。指家庭生活。 |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青門種瓜人,左對孺人,顧弄稚子,憶侯門似海,珠履雜遢之盛事。” |
yǐ xiǎo rén zhī xīn,duó jūn zǐ zhī f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測品行高尚的人。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 |
nǎo zǐ shēng xiù腦子生銹 | 比喻思想僵化。 | |
yǐn jūn zǐ隱君子 | 隱居逃避塵世的人,借指吸毒成癮或吸煙成癮的人。 | 西漢·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隱君子也。” |
pò guàn zǐ pò shuāi破罐子破摔 | 破罐子:比喻壞了貞操的女人或名聲不好的人。比喻已經弄壞了的事就干脆不顧。 |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娘們走了以后,好些年來,他自輕自賤,成了習慣,破罐子破摔,不想學好了。” |
gōng zǐ wáng sūn公子王孫 | 指王公貴族子弟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孫,左挾彈,右攝丸,將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類為招。” |
yǎ zǐ chī huáng lián啞子吃黃連 | 歇后語。比喻有苦說不出。 |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三回:“正是啞子吃黃連,苦在自肚里,敢怒不敢言。” |
sàn tān zǐ散攤子 | 散伙;解體。 | |
cái zǐ jiā rén才子佳人 | 才子:有文學才華的男人;佳人:容貌美麗的女子。有才學的男子和美貌的女子。舊時指才華杰出的男子與容貌秀美的女子。舊時多指有愛情關系或婚姻關系匹配相當的男女。 | 宋 晁補之《鷓鴣天》詞:“夕陽荒草本無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
yì zǐ ér jiào易子而教 | 易:交換。交換孩子進行教育。 | |
zhàn zhēng fàn zǐ戰爭販子 | 挑起戰爭的人。指依靠煽動戰爭而從中牟利的人。 | |
jūn zǐ zhī jiāo dàn rú shuǐ君子之交淡如水 | 君子:古代指地位高、有道德的人;現在也稱品行好的人為君子;交:交情。君子之間建立在道義基礎上的交情高雅純凈;清淡如水。 | 西漢 戴圣《禮記 表記》:“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 |
bù rù hǔ xué,bù dé hǔ zǐ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不進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擔風險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班超傳》:“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 |
zhū zǐ bǎi jiā諸子百家 | 諸子:指孔子、老子、莊子、荀子等;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各種學術思想派別的總稱。后用來對我國先秦學術思想派別的總稱。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
yī chuí zǐ mǎi mài一錘子買賣 | 只做一次生意。多指價錢貴,貨色次,服務態度不好,顧客不愿再來打交道。 | 老舍《女店員》第二幕:“咱們哪,砂鍋砸蒜,一錘子的買賣,我永遠不再到這兒來!” |
bái dāo zǐ jìn,hóng dāo zǐ chū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 指要殺人見血、動手拼命。紅刀子:帶血的刀子。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不和我說別的還可;再說別的,咱們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 |
ruǎn dīng zǐ軟釘子 | 比喻委婉的回絕或批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0回:“總辦碰了他這么一個軟釘子,氣的又不敢惱出來,只得和他軟商量。” |
xié tiān zǐ yǐ zhēng sì fāng挾天子以征四方 | 挾:挾制。挾制皇帝,用朝廷的名來征討四方。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曹公,豺虎也,挾天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為辭,今日拒之,事更不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