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關系,只列出前 100 個懷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guān huái bèi zhì關懷備至 | 關心得無微不至。 | 劉白羽《海天集 偉大創業者》:“總理對人總是關懷備至,體貼入微。” |
huái róu tiān xià懷柔天下 | 使天下歸服。懷柔:舊指統治者用政治手腕籠絡人心,使之歸服。 | |
huái bì qí zuì懷璧其罪 | 懷:懷藏。身藏璧玉,因此獲罪。原指財能致禍。后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 | 左丘明《左傳 桓公十年》:“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
hán rén huái yì含仁懷義 | 謂有仁義之德。 | 漢·劉向《說苑·辨物》:“故麒麟麕首牛尾,圓頂一角,含仁懷義。” |
huái dào mí bāng懷道迷邦 | 猶言懷寶迷邦。 | 《晉書·董京傳》:“楚乃貽之書,勸以今堯舜之世,胡為懷道迷邦。” |
dǔ wù huái rén睹物懷人 | 睹:看見;懷:想念。看見死去或離去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想起了這個人。形容深切的懷念。 | 明·湯顯祖《還魂記·憶女》:“睹物懷人,人去物華銷盡,道的個仙果難成、名花易殞。” |
bào sù huái pǔ抱素懷樸 | 抱:胸懷;素:質樸;樸:敦厚。指風俗敦厚,人心質樸。 | 《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一》:“易亂除邪,革正異俗,兆民反本,抱素懷樸。” |
huái cái bào dé懷材抱德 | 抱:胸懷。既有才學,又有德行。 | 元·秦簡夫《剪發待賓》第一折:“因為山間林下,多有懷材抱德之人,不肯進取功名,今著小官五路采訪。” |
huái cái bào qì懷材抱器 | 猶言德才兼備。材,才能;器,器度。 | 唐·封演《封氏聞見錄·匭使》:“東曰延恩匭,懷材抱器,希于聞達者投之。” |
miǎn huái zhī suì免懷之歲 | 謂三歲。《論語·陽貨》:“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后因稱三歲為“免懷之歲”。 | 《論語·陽貨》:“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 |
huái jīn tuō zǐ懷金拖紫 | 見“懷金垂紫”。 | 晉·陸機《謝平原內史表》:“復得扶老攜幼,生出獄戶,懷金拖紫,退就散輩。” |
huái zhēn bào sù懷真抱素 | 真:純真。素:質樸的本色。指人格和品德純潔高尚,質樸無華。亦作“懷質抱真”。 | 《宋書·孝武帝紀》:“其有懷真抱素,志行清白,恬退自守,不交當世,或識通古今,才經軍國,奉公廉直,高譽在民,具以名奏。” |
piān huái qiǎn gàng偏懷淺戇 | 偏懷:胸懷狹窄;戇:愚拙。胸懷狹窄,見識淺陋愚拙。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7回:“周瑜小子偏懷淺戇,自負其能,輒欲以卵投石。” |
xīn huái guǐ tāi心懷鬼胎 | 心里隱藏著不可告人的事或壞主意。鬼胎:比喻不可告人的念頭。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誰知素梅心懷鬼胎,只是長吁短嘆,好生愁悶,默默歸房去了。” |
xiōng huái dà zhì胸懷大志 | 懷:懷藏。胸有遠大志向。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
huái gū wò qiàn懷觚握槧 | 見“懷鉛提槧”。 | 清·龔自珍《<阮尚書年譜>第一序》:“海內之士,懷觚握槧之倫,介景者鏘軍,祝延者漎萃。” |
cí bēi wéi huái慈悲為懷 | 佛教認為人應以救助普濟他人疾苦為己任。 | 章詒和《往事并不如煙·最后的貴族》:“慈悲為懷的康氏母女把她接到了羅宅。” |
shí yuè huái tāi十月懷胎 | 比喻事情成熟需要足夠的時間。 | 毛澤東《反對本本主義》:“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調查就是解決問題。” |
zhèng zhòng qí huái正中其懷 | 正:恰好;中:投合。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意。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87回:“孝公聞‘伯術’二字,正中其懷。” |
huái è bù quān懷惡不悛 | 悛:悔改。心藏奸惡,不思悔改。 | 《周書·武帝紀》:“而彼懷惡不悛,尋事侵軼,背言負信,竊邑藏奸。” |
zuò huái bù luàn坐懷不亂 |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沒有發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56回:“人人都說他無行,其實水秀才原是坐懷不亂的。” |
jīn huái tǎn bái襟懷坦白 | 襟懷:胸懷;坦白:坦率。形容心地純潔;光明正大。 | 清 陳文述《放牛行同前韻》:“董君性仁慈,襟懷亦坦白。” |
huái zhe guǐ tāi懷著鬼胎 | 比喻藏著不可告人的心事。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回:“這劉太公懷著鬼胎,莊家們都捏著兩把汗。” |
huái yín yū zǐ懷銀紆紫 | 指顯貴。銀,銀印;紫,紫綬。漢制,相國、丞相、太尉、公侯皆紫綬;秩二千石皆銀印。 | 漢·王充《論衡·命祿》:“懷銀紆紫,未必稷契之才。積金累玉,未必陶朱之智。” |
xiōng huái lěi luò胸懷磊落 | 心地光明正大。 | |
míng yuè rù huái明月入懷 | 比喻人心胸開朗。 | 南朝 宋 鮑照《代淮南王》詩:“朱城九門門九閨,愿逐明月入君懷。” |
wò yú huái jǐn握瑜懷瑾 | 比喻人具有純潔優美的品德。 |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九章 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 |
tóu huái sòng bào投懷送抱 | 指投入別人的懷抱以博取歡心。借指投靠。 | 高陽《胡雪巖全傳·紅頂商人》:“凡是富春江上‘江山船’中投懷送抱的船娘,一上岸都以阿狗嫂為居停。” |
shēn zài lín quán,xīn huái wèi què身在林泉,心懷魏闕 | 舊指解除官職的人,仍惦記著進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諷刺迷戀功名寶貴的假隱士。同“身在江湖,心存魏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八回:“我老臣雖是身在林泉,心懷魏闕,豈知平地風波,生此異事。” |
huái cì màn miè懷刺漫滅 | 刺:名帖,名片。身藏名片太久,以致名片字跡模糊消失。形容自視甚高,看不起他人。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禰衡傳》:“始達潁川,乃陰懷一刺,既而無所之適,至于刺字漫滅。” |
shēn huái liù jiǎ身懷六甲 | 六甲:傳說為上帝造物的日子。指婦女懷孕。 | 《隋書·經籍志三》載有《六甲貫胎書》 |
mǎn huái xìn xīn滿懷信心 | 心中充滿自信心。 | 曲波《林海雪原》:“戰士們滿懷信心地要走這條三關道。” |
huái cái bù yù懷才不遇 | 懷:懷藏;才:才干;才能。很有才能但是沒有碰到賞識和重用他的人;沒有施展的機會。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眼見別人才學萬倍不如他的,一個個出身通顯,享用爵祿,偏則自家懷才不遇。” |
gěng gěng zài huái耿耿在懷 | 耿耿:形容有心事;懷:心懷。老放在心里,不能忘懷,牽縈回繞。 | 郭沫若《題畫記》:“在日本時我也曾替他題過畫,當時是更加沒有把握,記得有一張《瞿塘圖》,我題的特別拙劣,至今猶耿耿在懷。” |
zhèng zhòng jǐ huái正中己懷 | 正合自己的心意。同“正中下懷”。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回:“夏婆子聽了,正中己懷,忙問:‘因什么事?’” |
huái qiān wò sù懷鉛握素 | 鉛:石墨筆。常帶書寫工具,以備寫作的需要 | 南朝·梁·任昉《為梁武帝集墳籍令》:“便宜選陳農之才,采河間之闕,懷鉛握素,汗簡殺青。” |
huái huáng pèi zǐ懷黃佩紫 | 指懷里揣著金印,腰間佩著紫綬。指身居高官顯位。同“佩紫懷黃”。 | 《梁書 陳伯之傳》:“,贊帷幄之謀;乘軺建節,奉疆埸之任。” |
xū huái ruò gǔ虛懷若谷 | 謙虛的胸懷像深廣的山谷。形容非常謙虛。谷:山谷。 | 先秦 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 |
huái gǔ shāng jīn懷古傷今 | 懷:想念;傷:憂思。懷念過去的時光,哀嘆現在。 | 魯迅《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現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國聯,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 |
zhí tǔ xiōng huái直吐胸懷 | 直率而不加掩飾地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 明·楊循吉《朱先生詩序》:“余觀詩不以格律體裁為論,惟求能直吐胸懷,實敘景象,讀之可以喻。” |
yuǎn huái jìn jí遠懷近集 | 謂遠近的人都來歸附。 | 晉·葛洪《抱樸子·博喻》:“德盛業廣則宅心者眾,舍瑕錄用則遠懷近集。” |
xiōng dì kǒng huái兄弟孔懷 | 孔:很;懷:思念。兄弟之間非常思念。 | 《詩經·小雅·常棣》:“死喪之威,兄弟孔懷。” |
jīn huái sǎ luò襟懷灑落 | 襟懷:胸懷;灑落:灑脫。心情坦率,光明正大。 | 宋·周必大《益公題跋·三·跋唐子西貼》:“不妄與人交,而襟懷灑落,人自受之。” |
gǎn wù shāng huái感物傷懷 | 感:感動;傷懷:傷心。因見到某種事物而感動傷心。 | |
róu yuǎn huái lái柔遠懷來 | 安撫邊遠地區,懷柔歸附者。 | 唐·張九齡《敕劍南節度使王昱書》:“柔遠懷來,在卿良算。” |
ān lǎo huái shào安老懷少 | 尊重老人,使其安逸;關懷年輕人,使其信服。 | 南朝 梁 陸倕《石闕銘》:“安老懷少,伐罪吊民,農不遷業,市無易賈。” |
gǎn ēn huái dé感恩懷德 | 感激別人的恩德。 | 《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勇過聶政,功逾介子,可謂殺身成仁,釋生取義者矣”南朝·宋·裴松之注:“古之舍生取義者,必有理存焉,或感恩懷德,投命無悔,或利害有機,奮發以應會,詔所稱聶政、介子是也。” |
gěng gěng yú huái耿耿于懷 | 耿耿;形容有心事。老是放在心里;不能忘懷。形容有無法排遣的心事。 | 宋 文天祥《賀前人正》:“心繞賀星,遙指于軫中,拳拳公壽,雪立于門外,耿耿于懷。” |
pèi zǐ huái huáng佩紫懷黃 | 腰間佩掛紫色印綬,懷里揣著黃金官印。漢代丞相、太尉等皆金印紫綬。因以“佩紫懷黃”指身居高官。語出《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吾持粱刺齒肥,躍馬疾驅,懷黃金之印,結紫綬于要,揖讓人主之前,食肉富貴,四十三年足矣!” | 語出《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吾持粱刺齒肥,躍馬疾驅,懷黃金之印,結紫綬於要,揖讓人主之前,食肉富貴,四十三年足矣!” |
xiōng huái tǎn bái胸懷坦白 | 坦白:坦率。形容心地純潔,待人誠懇,光明正大。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到任之后,會見大先生胸懷坦白,言語爽利,這些秀才們,本不來會的,也要來會會,人人自以為得明師。” |
pī hè huái bǎo被褐懷寶 | 被:通“披”,散開;褐:獸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身穿粗布衣服,懷中藏著寶玉。比喻人有才德而深藏不露。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郎顗傳》:“臣伏見光祿大夫江夏黃瓊,耽道樂術,清亮自然,被褐懷寶,含味經籍。” |
huái cái bào dé懷才抱德 | 抱:胸懷。既有才學,又有德行。 | 元·關漢卿《陳母教子》楔子:“怕有那山間林下,隱跡埋名,懷才抱德。” |
huái cái bào qì懷才抱器 | 見“懷材抱器”。 | 唐·唐彥謙《樓上偶題》詩:“可能前嶺空喬木,應有懷才抱器人。” |
pī hè huái zhū被褐懷珠 | 身穿粗布衣服而懷抱寶珠。比喻雖是貧寒出身,但有真才實學。 | 《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 |
bù huái hào yì不懷好意 | 懷:包藏。沒安好心。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七回:“武松聽了這話,自家肚里尋思道:‘這婦人不懷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 |
róu yuǎn suí huái柔遠綏懷 | 安撫遠方歸順者。懷,歸附。 | 清·林則徐《喻各國商人呈繳煙土稿》:“雖以天朝柔遠綏懷,亦不能任其藐玩,應即遵照新例,一體從重懲創。” |
wò qiàn huái qiān握槧懷鉛 | 槧:古代書寫的木板;鉛:鉛粉筆。拿著木板,帶著鉛粉筆。指寫作或校勘。 | 唐·史承節《后漢大司農鄭公之碑》:“今故尋源討本,握槧懷鉛,兼疏本傳之文。” |
zhú wù gǎn huái讬物感懷 | 假借事物抒發胸懷。 | |
huái huáng wò bái懷黃握白 | 謂攜帶著錢財。黃,指黃金;白,指白銀。 | 晉·葛洪《抱樸子·勉學》:“于是莫不蒙塵觸雨,戴霜履冰,懷黃握白,提清挈肥,以赴邪徑之近易,規朝種而暮獲矣。” |
wèi wēi huái dé畏威懷德 | 懷:思念。畏懼聲威,感念德惠。 | 《國語 晉語八》:“民畏其威,而懷其德,莫能勿從。” |
huái qiān tí qiàn懷鉛提槧 | 懷:懷藏;鉛:鉛粉;提:手里拿著;槧:古代書寫用的木片。常帶書寫工具,以備寫作的需要。。 | 晉 葛洪《西京雜記》第三卷:“楊子云好事,常懷鉛提槧,從諸計吏,訪殊方絕域四方之語。” |
huái bǎo mí bāng懷寶迷邦 | 懷寶:具有才德;迷邦:讓國家迷亂。舊指有才德而不出來為國家效力。 |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
huái jīn chuí zǐ懷金垂紫 | 舊指官尊位高,榮耀顯貴。金:指金印。紫:指系印的紫色絲帶。 | 《后漢書·馮衍傳下》:“衍少事名賢,經歷顯位,懷金垂紫,揭使奉節。” |
kàng huái wù wài抗懷物外 | 抗:通“亢”,高尚;物:指世俗。胸懷高尚,超出塵俗之外。 | 宋·洪邁《容齋四筆·王逸少為藝所累》:“以抗懷物外,不為人役,故功名成就,無一可言。” |
xīn huái pǒ cè心懷叵測 | 心里藏著難以測度的惡意。形容用心險惡。心懷:居心;存心;叵:不可;測:揣測;猜測。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7回:“曹操心懷叵測,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
pǐ fū wú zuì,huái bì qí zuì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 百姓本沒有罪,因身藏璧玉而獲罪。原指財寶能致禍。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桓公十年》:“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
huái dé wèi wēi懷德畏威 | 畏:害怕,恐懼。對君王或上司既感懷恩德又畏懼其威嚴。 | 《北齊書·文宣帝紀》:“懷德畏威,向風清順。” |
qióng niǎo rù huái窮鳥入懷 | 窮鳥:困窘的鳥;懷:投入懷抱。比喻處境困難而投靠別人。 | 晉 孫盛《魏氏春秋》:“政投原曰:‘窮鳥入懷。’原曰:‘安知斯懷之可入邪?’” |
bào bǎo huái zhēn抱寶懷珍 | 懷:藏有。比喻人具有美好的品德、才能。 | 漢·蔡邕《陳寔碑》:“于皇先生,抱寶懷珍,如何昊穹,既喪斯文。” |
rì yuè rù huái日月入懷 | 舊稱生貴子的吉兆。形容心胸開闊。也比喻光彩奪目。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時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懷。” |
mèn huái dùn shì悶懷頓釋 | ||
mù yè huái jīn暮夜懷金 | 比喻暗中行賄。 | 《后漢書·楊震傳》:“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 |
yù yàn tóu huái玉燕投懷 | 見“玉燕投懷”。 |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夢玉燕投懷》:“張說母夢有一玉燕自東南飛來,投入懷中,而有孕生說,果為宰相,其至貴之祥也。” |
háo bù jiè huái毫不介懷 | 毫:絲毫;介:進入。指絲毫不往心里去。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2章:“對此不惟毫不介懷,且愿趁此為陛下舉薦賢材,為國效力。” |
kuān huái dà dù寬懷大度 | 胸懷寬闊,度量大。 | 郭澄清《大刀記》第五章:“他怎能不對主子的‘寬懷大度’感激涕零?” |
huái zhū yùn yù懷珠韞玉 | 晉陸機《文賦》:“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后因以“懷珠韞玉”比喻懷藏才德。“懷珠韞玉”比喻懷藏才德。 | 晉·陸機《文賦》:“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 |
yǒu nǚ huái chūn有女懷春 | 謂少女愛慕異性。 | 《詩·召南·野有死麇》:“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
xīn huái tǎn tè心懷忐忑 | 心神不寧的樣子。指因心虛或憂慮而不能安心。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巧娘》:“聽松聲謖謖,宵蟲哀奏,中心忐忑,悔至如燒。” |
huái jǐn wò yú懷瑾握瑜 | 瑾、瑜:美玉。懷里揣著瑾;手里拿著瑜。比喻人具有純潔而優美的品德。 |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九章 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 |
yǐn liú huái yuán飲流懷源 | 指喝水時應該想想水源。比喻不能忘本。 | 北周·庾信《征調曲》:“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
yóu mù chěng huái游目騁懷 | 游目:遠眺;騁懷:放開胸懷,往遠處想。縱目四望,開闊心胸。 | 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
fēng chài zuò yú huái xiù蜂蠆作于懷袖 | 比喻出乎意外的驚嚇。 | 《晉書·劉毅傳》:“蜂蠆作于懷袖,勇夫為之驚駭,出于意外故也。” |
huái tǔ zhī qíng懷土之情 | 懷:懷念;土:故土,家鄉。懷念故鄉的情感。 | 漢·班彪《王命論》:“悟戍卒之言,斷懷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膚之愛。” |
huái bì wéi zuì懷璧為罪 | 璧:寶玉。身藏寶玉,因此獲罪。比喻有才能而遭忌妒、迫害。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華歆傳》:“本無拒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單車遠行,將以懷璧為罪,愿賓客為之計。” |
kuān dà wéi huái寬大為懷 | 寬大:對人寬宏大量;懷:胸懷。對別人抱有寬大的胸懷。 | 馮玉祥《我所認識的蔣介石》第71章:“我們最好是寬大為懷,不為己甚。” |
chù jǐng shāng huái觸景傷懷 | 見“觸景傷情”。 |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夜來皓魄當空,澄波萬里,上下一碧,燦若獨自無聊,觸景傷懷,遂爾口占一曲。” |
kāi huán chàng yǐn開懷暢飲 | 開懷:心情無所拘束,十分暢快。比喻敞開胸懷,盡情飲酒。 | 元·無名氏《射柳棰丸》第三折:“令人們安排酒肴,與眾大人每玩賞端陽,開懷暢飲。” |
chěng huái yóu mù騁懷游目 | 騁懷:放開胸懷,往遠處想;游目:遠眺。縱目四望,開闊心胸。 | 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
huái zhū bào yù懷珠抱玉 | 見“懷珠韞玉”。 | 《梁書·劉顯傳》:“懷珠抱玉,有歿世而名不稱者,可為長太息,孰過于斯!” |
wò sù huái qiān握素懷鉛 | 猶言握鉛抱槧。 | 《北史·儒林傳序》:“握素懷鉛,重席解頤之士,間出于朝廷。” |
huái zhì bào zhēn懷質抱真 | 指人格和品德純潔高尚,質樸無華。同“懷真抱素”。 | 《梁書 武帝紀上》:“其有勇退忘進,懷質抱真者,選部或以未經朝謁,難于進用。” |
zhèng zhòng xià huái正中下懷 | 正好對上自己的心意(中:投合;符合;下:在下;自己)。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3回:“蔡福聽了,心中暗喜:‘如此發放,正中下懷。’” |
róu yuǎn huái ěr柔遠懷邇 | 懷柔遠方,安撫內地。 | 后蜀·何光遠《鑒誡錄·誅利口》:“豈謂蜀國皇帝,柔遠懷邇,居安慮危?” |
pī hè huái yù被褐懷玉 | 身穿粗布衣服而懷抱美玉。比喻雖是貧寒出身,但有真才實學。 | 先秦 李耳《老子》第70章:“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河上公注:“被褐者,薄外;懷玉者,厚內。匿寶藏懷,不以示人也。” |
huái ān bài míng懷安敗名 | 懷安:貪圖安逸。貪圖安逸會敗壞自己的名聲。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 |
huái shān xiāng líng懷山襄陵 | 謂洪水洶涌奔騰溢上山陵。 | 《尚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 |
wò yú huái yù握瑜懷玉 | 瑜:美玉。懷藏有美玉。比喻富有文學才能。 | 《南史·劉虬傳》:“是以握瑜懷玉之士,瞻鄭邦而知退,章甫翠履之人,望閩鄉而嘆息。” |
tuō wù gǎn huái托物感懷 | 假借事物抒發胸懷。 | 清·汪琬《說鈴》:“故能托物感懷,纏綿凄惻,若使饑寒切膚,亦未暇爾爾。” |
hǎi huái xiá xiǎng海懷霞想 | 唐李白《秋夕書懷》詩“海懷結滄洲,霞想游赤城。”本托意仙游。后以“海懷霞想”謂遠游隱居之思。 | 唐·李白《秋夕書懷》詩“海懷結滄洲,霞想游赤城。” |
yū zhū huái jīn紆朱懷金 | 紆:系結;朱:朱紱,系印的紅色絲帶;懷:懷藏;金:金印。比喻做了大官。 | 漢·揚雄《法言·學行》:“或曰使我紆朱懷金,其樂不可量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