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ǔ yín
注音ㄎㄨˇ 一ㄣˊ
1.像豪放飄逸的李白,像盤馬彎弓、親歷戰陣的邊塞詩人高適、岑參等人,其俠氣雄心或可理解;但是就連一些“苦吟派”。
2.匯即興、苦吟于一體,熔古風、絕句、律詩、竹枝詞于一爐;集感物、述懷、讀書、詠史、懷人、唱和于一冊,上下古今,倒峽懸河,莫測津涯。
3.非為矜才炫博,堆砌詞藻,捻須苦吟,閑作聯字之游戲也。
4.他們極端苦吟的創作態度、奇澀精警的五律體制、清寒幽僻的藝術旨趣,在中國文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5.只能請那些在黃卷青燈間搔首苦吟的人們不要寫詩了,那模樣本不屬于詩人。
6.從孟郊、賈島到姚合,隨著苦吟的內蘊變化,詩人的藝術追求也發生了重要變化。
7.在唐宋以還的詩論之中,主張隨物應機、情景適會的創造方式的人很多,這些人有意識地批評、否定苦吟力索的構思方式,由此逐漸形成了中國古代詩論的一個傳統。
8.實際上,李賀也有過類似的努力,但實驗和混鬧還是有區別的,我們知道李賀是如何苦吟。
9.這些物像又像幽靈般地在紙上水墨里若隱若現,宣紙上那斑斑點點、潑墨淋漓中滿是苦吟詩人般的愁腸百結。
10.杯酒失意何語狂,苦吟且稱展愁殤。魚逢淺岸難知命,雁落他鄉易斷腸。葛衣強作霓裳舞,枯樹聊揚蕙芷香。落魄北來歸蓬徑,憑軒南望月似霜。傾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