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
詞語解釋
協同
互相配合。
例協同辦理。
英do sth.in coordination; cooperate with; work in coordination with;
引證解釋
諧調一致;和合共同。
引《漢書·律歷志上》:“咸得其實,靡不協同。”
《后漢書·桓帝紀》:“內外協同,漏刻之閒,桀逆梟夷。”
宋?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誓書之外,各無所求,必務協同,庶存悠久。”
魯迅 《熱風·隨感錄三六》:“太特別,便難與種種人協同生長,掙得地位。”指團結統一。
引《三國志·魏志·鄧艾傳》:“艾 性剛急,輕犯雅俗,不能協同朋類,故莫肯理之。”
《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二·北齊元會大饗歌皇夏三》:“我應天歷,四海為家。協同內外,混一戎華。”協助;會同。
引《三國志·魏志·呂布傳》:“卿父勸吾協同 曹公,絶婚 公路。”
元?馬致遠 《岳陽樓》第三折:“勾頭文書元著我協同著你拿這 胡道人。”
清?李漁 《比目魚·奏捷》:“若果然是他,只消協同地方,拿來就是了。”
毛澤東 《給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命令》:“協同 朝鮮 同志向侵略者作戰并爭取光榮的勝利。”指互相配合。
引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一節:“遇有戰事,召集各部落長共同商議,調發兵眾,協同作戰。”
郭光 《英雄列車》一:“我們的英雄乘務員和旅客協同動作,又從洪水里搶救出來了九個災民。”
國語辭典
協同
共同。
引《后漢書·卷七五·呂布傳》:「將軍宜與協同策謀,共存大計。」
《儒林外史·第一三回》:「煩貴縣查點來文事理,遣役協同來差訪該犯潛蹤何處。」
網絡解釋
協同
協同一詞來自古希臘語, 或曰協和、同步、和諧、協調、協作、合作, 是協同學(Synergetics)的基本范疇。協同的定義, 《說文》提到“協, 眾之同和也。同, 合會也”。
所謂協同,就是指協調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不同資源或者個體,協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標的過程或能力。而所有有助于協同的軟件都可以稱作是協同軟件。
協同,按照康德關于范疇表中關于關系范疇的論述,協同至主動與受動之間的交互作用。
分字解釋
※ "協同"的意思解釋、協同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協同造句
1.惠州監獄則實現駐監檢察機關對監獄辦案過程的同步監督,并將協同平臺數據及時導入獄務公開網站。
2.它強調硬件軟件的協同性與整合性,軟件與硬件可剪裁,以滿足系統對功能、成本、體積和功耗等要求。
3.結論:細辛酊劑伍用異搏定局部應用對牙痛有協同鎮痛作用。
4.西醫像戰場上的坦克,善于奪取陣地;而中醫像步兵,善于清理、鞏固陣地,步、坦協同作戰才能打勝仗。
5.曹公奉迎天子,輔贊國政,威靈命世,將征四海,將軍宜與協同策謀,圖太山之安。
6.他在其他兵種(首先是裝甲坦克兵、機械化兵及炮兵)的協同下,在歷次戰役中完成了最重要的任務。
7.接下來,我省將進一步推動工業、信息產業和生產服務業“三業”協同發展,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和服務化“三化”深度融合。
8.其中,佛山市南海區廣工大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就是一個合作典范。
9.正是因為妖族被人族分成四部分,而人族雖然也分為五大宗門,但卻有滅妖協會的組織和調和,可以各個宗門之間協同作戰,取長補短。
10.因為即將離開朝鮮,加之我們一再要求,朝鮮記協同盟的同志格外開恩,帶我們參觀了這一“自由市場”,并且準許我們每人兌換10美元的零花錢購物。
11.結果表明,頭孢噻肟鈉與磷霉素鈣聯合應用對治療雞大腸桿菌病具有較好的協同作用。
12.運用次梯度算法對拉格朗日因子進行更新,通過反復迭代的優化過程實現生產計劃協同。
13.而硅化物析出協同促進位錯滑移集中化,是熱穩定性下降的次要因素。
14.本研究并提出一架構供積體電路供應鏈不同階段下,界定其協同設計之關鍵成功因素。
15.但如果各地區、各部門固守本位主義,就會以鄰為壑,各行其是,各搞一套,各吹各調,不溝通、不協同、不支持,看著近在咫尺實則遠似天涯。
16.而他們這邊卻只是來打打閑架,沒有協同性可言,如果再跑一部分人,他們可就再沒有任何優勢了。
17.2014年5月份以來,我縣警方歷時7個月,行程近2萬公里,跨省協同作戰,成功破獲一起通過外地報紙宣傳、寄遞渠道銷售的制售治療糖尿病假藥案件。
18.研究表明,合金的剝蝕是一個從點蝕發展到晶間腐蝕,然后在應力協同作用下發生破壞的過程。
19.旭烈兀率軍攜帶大批石弩和火器,途經阿力麻里、撒馬爾罕、到波斯碣石城,告諭西亞諸王協同消滅木剌夷。
20.安貞里學區研討家校協同教育。
相關詞語
- yī kǒu tóng shēng一口同聲
- yī tóng一同
- yī mài tóng qì一脈同氣
- yī shì tóng rén一視同仁
- yī guǐ tóng fēng一軌同風
- yī cí tóng guǐ一辭同軌
- sān shì tóng cuàn三世同爨
- sān shì tóng cái三世同財
- sān tóng三同
- sān guó xié yuē三國協約
- sān guó tóng méng三國同盟
- sān jīng tóng zhū三荊同株
- sān m? tóng cáo三馬同槽
- xià tóng下同
- bù xié不協
- bù tóng不同
- bù tóng fán xi?ng不同凡響
- bù tóng dài tiān不同戴天
- bù gǎn gǒu tóng不敢茍同
- bù qī ér tóng不期而同
- bù yuē ér tóng不約而同
- bù móu ér tóng不謀而同
- yǔ zhòng bù tóng與眾不同
- yǔ shòu tóng kē與受同科
- yǔ tóng與同
- yǔ mín tóng lè與民同樂
- yǔ mín tóng yōu與民同憂
- shì jiè dà tóng世界大同
- li?ng tóng xīn兩同心
- zhōng guó zhōng xué shēng tǐ yù xié huì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
- zhōng guó rén mín zhèng zhì xié shāng huì yì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 zhōng guó rén mín zhèng zhì xié shāng huì yì gòng tóng gāng lǐng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 zhōng guó xié hé yī kē dà xué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 zhōng guó tóng méng huì中國同盟會
- zhōng guó dà xué shēng tǐ yù xié huì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
- zhōng guó mín zhǔ tóng méng中國民主同盟
- chuàn tóng串同
- zhà tóng zhà yì乍同乍異
- èr xié二協
- 亦同
- rén tóng cǐ xīn人同此心
- rén xīn bù tóng,gè rú qí miàn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 rén shén tóng jí人神同嫉
- rén shén tóng fèn人神同憤
- cóng tóng從同
- yí tóng儀同
- yí tóng sān sī儀同三司
- fá yì dǎng tóng伐異黨同
- zhòng kǒu tóng shēng眾口同聲
- zhòng tóng fēn眾同分
- zhòng zhòu tóng yīn眾啄同音
- zhòng hǔ tóng xīn眾虎同心
- huǒ tóng伙同
- huì tóng會同
- huì tóng gu?n會同館
- bàn tóng伴同
- tǐ yù xié huì體育協會
- hé méi xié dìng何梅協定
- zuò xié作協
- qiān tóng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