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ī shì
注音ㄕ ㄕˋ
1.就語意上而言,過量結構只允許有意志性的施事者,并描述一個有界的情況。
2.用在謂語動詞后面,強調這動作的施事者或時間、地點、方式等。
3.文言文中,被動句的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
4.其次,舉例分析了連動句中主語角色的復雜性,即可以為施事論元、受事論元或施受同體論元。
5.筆者試圖從語法平面分析直接施事賓語句,探討其結構類型和特點。
6.受形態規則制約,這些動詞的施事被壓制,外部題元為空。
7.能夠構成雙賓句的二價動詞除了施事論元外,一般可以帶三種論元,即受事論元、材料論元和結果論元。
8.施事可以是專名、不定的名詞詞組、非生物性名詞詞組,同樣也可以是動名詞和從句。
9.原型構式中對施事、接受者與受事的語義限制常常被打破,產生隱喻轉喻擴展。
10.研究者一致認為施事在題元階層中高于客體,但對于客體和目標在題元階層中的位置問題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11.典型場合中,在“主位推進”條件下使用被動句的情況最多,而在強調施事條件下使用被動句的情況最少。在語料庫中還出現了“不該用而用”即被動句的誤用情況。
12.文章認為,施事在被動句中有跟句外的背景進行對比,以強調施動者是此而非彼的作用,因而是被動句中的話題焦點。
13.非名詞性詞語在一定條件下也能充當施事。